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培养生长干部学员法制权威意识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军队院校"法制权威教育"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模式较落后、缺少专业军事法律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法制权威教育"应从统一思想认识、普及法律意识和规范教育体系等三个层面做好工作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体意识的法律基础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法律基础教学面临"法律工具论"、"法律法条论"和"法律课堂论"等困境,因此,在处理课程性质、教育目标及教学方法等相关关系时应强化主体意识,创立以法学学科为主体依托,以培养现代法律意识为主体目标,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法律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从更新法律教育基本理念开始,积极运用案例教学,大力拓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环境,并辅之以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行,多管齐下,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可以通过案例介绍、案例点评、法律辩论与推理、综合评价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法律课堂演讲的实效性,还可利用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同时应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净化网络环境,以利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使大学生成为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精选教育内容,以提高针对性,采取必要措施,以增强实效性,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成为"四有"新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承担着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律课堂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囿于教学时间所限,如何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需要对“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我们认为该课程应以法律知识为基本,培养大学生先进的法学理念,进而培养大学生尊重法律、敬仰法律的崇法意识,这是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教学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的主渠导作用,明确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拓展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培养“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对加强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要求入手,讨论了语言意识的内涵和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际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法制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德育教育为诸教之首"这一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增强实效性需要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树立法律信仰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途径.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融合,依法治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评价方式,能有效推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需要依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大学生是公民中先进的特殊群体,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实施依法治国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在认清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法律基础课建设,注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综合素质教育中贯穿法律意识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尊重法律意识和法律主体意识,逐步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将国家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力量外化为法律行为,从而实现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实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提高这门课程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医事法律素质教育要坚持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德教育、普通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医事法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医事法律知识、医事法律意识、医事法律思维和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令人堪忧,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实践能力欠缺。从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医事法律素质培养的系统,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是以预防违法犯罪为内容的教育,几乎已经成为定式。然而,20多年法制教育的教训又不得不令人深思,催人反省。应该拓宽中小学法制教育对象的范围;应该遵循法治本身的规律,从权利意识培养角度进行法制教育,增进受教育者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成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非常紧迫和必要。农民必须树立权利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立社会本位意识,保障社会利益;养成法治意识,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就必须推进政府和社会的普法教育,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并且国家和社会要营造法律意识培育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开设法律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增强学生法制观点和法律意识。针对课程性质和目前大学生思想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法律信仰意识,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沟通交流,实现师生教学、学习、交往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之客观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进程的新陈代谢决定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精英群体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未来有生力量,而法治文明则是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必由制度路径,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构成一项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巨大工程.法律意识之养成在于塑造一个法律世界现,但科学合理的法律世界现之形成应依赖客观因素之促进.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是健全和改善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佳途径.必须区别对待我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立足传统并通由有策略的高校法制教育、司法的社会感召等措施培养、引导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之养成.只有在"四有"新人的基础上补上"有法律"这一缺环,这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法律基础》课隶属高校“两课”体系,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系列课程之一,它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等院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国家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和各类专业人才。学习民族法律法规,能够使大学生在自觉中树立和增强民族权利意识,同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树立享受民族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起民族责任的观念。因此,在民族院校《法律基础》课中增加民族法律法规内容既有现实需要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定位与过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学生行为的自我规范。因此,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案例的运用应当与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有所区别。案例要以具备法的基本精神、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标准,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科学的教学过程,“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才能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