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月楠  吕建永 《科学咨询》2022,(11):164-16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同向同行,意义重大。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尚未形成,教师缺乏合作机制,理念方法滞后。因此,需要建设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机制,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着力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沟通合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约束力,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通识课协同育人,共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章彬  郑文兴  王伟 《科学咨询》2022,(11):171-173
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本文以机械类智能制造技术课程为例,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从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教材、教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专业课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机遇下,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思政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当中。高校思政课应该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专业课应该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二者要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探讨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尽早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丹 《科学咨询》2023,(12):244-246
本文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依托双一流专业群及其五个专业,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组建由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的课程思政讨论组,开展课程思政创新示范课,并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活动。此外,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完善了课程思政激励制度,并形成了以教学和学习效果相统一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实施“导、研、创、赛、促、评”的六位一体策略,旨在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并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文化视角出发,以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概况》课程为依托,探索《中国文化概况》与课程思政的交集点,以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进而探讨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改实施的有效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吕文平  刘春元 《科学咨询》2022,(10):166-168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我们面临的重要议题,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培养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必须把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本文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的特殊性,从两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的双重建设。一方面,将其作为一门普通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专业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利用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走向,引导学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系统,为专业课老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源平台,推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祚 《科学咨询》2022,(7):184-186
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如何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研究热点。品牌管理课程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引入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思政育人与专业知识传授、高阶能力培养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效果,强化了专业课的价值引领目标。  相似文献   

8.
余正龙 《科学咨询》2023,(6):111-113
高校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服装工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教师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发挥专业课程引导优势,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从课程知识点、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入手,探究服装工艺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实践。教师要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耦合育人”的策略,实现“全课程”“全课堂”“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思政建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服装工艺课程的思政教学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袁笑  彭子茂 《科学咨询》2023,(1):214-216
电子商务概论作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中至关重要的课程,涉及若干个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提供方向性指引,输出更多复合型人才。基于新时代背景,本文从高职电子商务概论专业课的教学视角出发,对融合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融合思政教育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供了融合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策略,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他们成长成才指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加强思政教育与高校课程思政的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意义深远。笔者结合多年在农林高校任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经历,对于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学生成长之需、师资提升之需、高校改革之需厘清本模式的价值理据,提出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举措增进课程育人实效,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化学作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材料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课程思政”能够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当代大学生培养质量。针对理工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明显、专业知识融入思政元素难度较大、思政教育途径不明确等问题,笔者力图在高分子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笔者从构建材料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出发,全面探索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与融合,同时构建行之有效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体系,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本项目的开展将有力推动材料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为理工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开辟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应与专业课、通识课相互融合、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阳光学院主动对接搭建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基于服务乡村振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孙亚红 《科学咨询》2023,(1):193-195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高校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现阶段存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不够、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欠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不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支撑不强等问题,需要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打色”,提升课程思政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但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主渠道与主阵地并列平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各自为政,各司其职",割裂了思政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影响了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为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水平,高职院校应主动探索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学生建构全新的思政学习模式。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路径进行分析,进而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一体化、精准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如何深层次做到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亟需探索的议题。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术德并修”的协同育人效应,探索高职中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新路径,本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岗位需求、专业要求,提炼出符合中医药人才医德培养逻辑的“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元素,与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相融合。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中医学专业1~3班学生(共18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思政意识问卷调查评分、思政课堂评分进行课程思政实施前后的对比,发现课程思政实施后中医学1~3班思政意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得分(P<0.01),“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实施后学生提高了对仁爱观、中和观、精勤观、至诚观的认知。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各班学生前20次课程思政素意识平均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初见成效。基于“四观八元”思政元素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经管类通识课程教学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同时在协同育人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的问题,本文以通识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为例,通过引入OBE教育理念,进行“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课程教学方式的重构;以思政为背景,将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加清晰的课程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深度访谈(ORID)”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构,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翻转。  相似文献   

18.
高校建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既要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理解与认知,还要共同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都要准备充足,以此来更好地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开展。本文基于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如何在商科类高职院校进行语文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和职业精神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实施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大学语文应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商科院校育人要求,明确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独有的教学理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的融合,不仅是一种课程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对于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论述,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及教育评价机制之中,从而解决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教学实践在协同共生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