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坤 《科学咨询》2022,(10):172-174
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教学课程,是系统性地对学生思想、行为、政治观展开教育的主要途径,推进素质化教育有效发展,其中立德树人是课程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强化了对文化内容的摄取。因此,在当前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就需要在教学中积极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晓  冯欣 《科学咨询》2023,(2):25-27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要将思政教育与出国境交流人员的管理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出国境交流人员的选拔、行前教育、过程管理和归国再教育等各个环节的协同育人,提高学生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使学生坚定政治站位。高校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培养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曹娜 《科学咨询》2022,(3):210-212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关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愤图强。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指出了将文化自信融合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必要性,再次分析了文化自信融合于高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融合实践措施,为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和深度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思政”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和基础手段,同时也是对高职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情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今社会,为了提高高职大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璇  王国超 《办公室业务》2023,(24):113-115
体育课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渠道。近几年,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课程思政开始在教育界盛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体育学科是思政教育的优秀载体,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首先提出了课程思政在高校体育中的必要性,并探寻了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随后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要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维度融入思政内容,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要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7.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爱国主义、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是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设计、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思政幼苗在语文教学中"拔节孕穗"成长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周亚芳 《科学咨询》2023,(10):239-241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育学基础是高校面向师范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载体。本文按照师范生培养“为什么要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么立德、怎么树人”这一逻辑展开,并提出教育学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方向:转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观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建筑模型课程是一门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传承建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目标,从指导思想、提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开展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0.
研究如何在商科类高职院校进行语文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和职业精神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实施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大学语文应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商科院校育人要求,明确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郑景文  刘康平 《科学咨询》2023,(12):250-252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思政背景下的“四史”教育与红色校史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网络思政”的重要性,指出“网络思政”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成为“新的阵地制高点”和“重要的新工具”。接着,文章分析了利用“网络思政”手段开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强调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受网络影响加深以及传统思政教育途径受网络冲击而效果下降的现象。文章还提出了在网络思政背景下构建“四史”教育与红色校史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方案,包括开设红色校史相关的网络课程和网络公众号。最后,文章讨论了网络思政背景下的“四史”教育与红色校史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主要包括促进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及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学生去传承和发扬。本文建议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建立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达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真正展现出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植物生理生化”作为农业领域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重要的思政教育和专业引导作用。本文建立了围绕“学生职业素养需求导向”的主线,突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教学理念。以“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的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与必要性,阐明了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思政目标“三者融合”的教学设计思路,挖掘了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所蕴含的思政点,通过“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相关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措施。文章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角度出发,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观融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探讨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三位一体”模式的实施路径,并通过具体章节内容进行举例,以期为会计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如何深层次做到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亟需探索的议题。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术德并修”的协同育人效应,探索高职中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新路径,本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岗位需求、专业要求,提炼出符合中医药人才医德培养逻辑的“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元素,与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相融合。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中医学专业1~3班学生(共18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思政意识问卷调查评分、思政课堂评分进行课程思政实施前后的对比,发现课程思政实施后中医学1~3班思政意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得分(P<0.01),“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实施后学生提高了对仁爱观、中和观、精勤观、至诚观的认知。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各班学生前20次课程思政素意识平均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初见成效。基于“四观八元”思政元素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学校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积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目前国家在各个层面重视红色文化的学习与教育,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积极融入红色资源,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感受到我党在光辉的发展历程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红色精神文化、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提高本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本文主要分析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探讨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路径,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受到其专业背景和职业培养目标的限制,英语教学偏重于实现其工具性、就业性目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2020年"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政策的推出,高职英语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也要树立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唐莹 《科学咨询》2023,(1):211-213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既承担着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承担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就必须从“课程思政”的视阈下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课程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如何将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进行融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从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改革的意义、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李万敬 《科学咨询》2022,(11):192-194
大思政背景下的高职基础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只有在教师提升思政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前提下,深度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化学习辅助资源,才能达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协同进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冉 《秘书之友》2022,(5):26-29
<正>公文写作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课程理论内容具有显在的思政优势。在理论领域,课程引入大量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公文,接轨当下的社会工作,解读党政文件,如嘉奖通报、表彰决定,反映秘书职业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涉及古代公文,在肯定其语言精练、思想精粹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课程实践领域具有显在的德育优势。该课程虽然在不同高校的课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