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党巨大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医卫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产生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医卫类高校应在思政教育课堂中融入革命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宣传革命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体悟弘扬革命精神、在教师队伍中持续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从而提高医卫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勇担使命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历经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实践和传承后,铸就了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互联网+”,是培养学生匠心匠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又有良好的精神品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4.
姜成林 《科学咨询》2023,(3):209-211
抗美援朝精神是在战争中凝结而成的崇高精神的集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美援朝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助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推进抗美援朝精神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利用网络平台以及党团组织生活等方式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从而不断实现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陈嘉庚是20世纪海外华人的杰出代表,他以倾资兴学闻名于世,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不谋而合的。将陈嘉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重要机遇,不仅拓展时空,变革模式,丰富内容,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效果也带来挑战。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创新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理论武装、强化责任担当、注重文化熏陶等重要价值。伟大建党精神可以通过强化理论研究与阐释、创新思政课教学、强化实践融入等形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学校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积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目前国家在各个层面重视红色文化的学习与教育,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积极融入红色资源,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感受到我党在光辉的发展历程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红色精神文化、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提高本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本文主要分析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探讨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路径,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当代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并提出了将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融入专业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社会实践、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等路径,以期能对我国的青年学生教育水平提升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吴小伟 《科学咨询》2023,(7):205-2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促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坚韧的毅力。文章从焕发红色记忆生机、文化传承的需要、增强忧患意识的需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打造高校红色育人队伍、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建立新媒体矩阵等路径,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出来的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入"红色因素",教育新时代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发挥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对红色文化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价值以及作用进行分析,以达到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对促进思政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哲 《办公室业务》2024,(4):184-186
美育作为提升学生道德情操,涵养心灵教育的直接手段,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应针对青年大学生特点,进一步厘清“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美育工作的内在逻辑,探索新时代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美育德、以美培元”,不断开拓美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女排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早己跨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该文以女排精神为主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结合教育学、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把握女排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尝试开展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深刻的“立德”情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导向,创造了话语环境。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存在着理论渗透不够、针对性不强、融入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坚持理论导向、突出中国特色、深化夯实文化根基、传承文化基因、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若将二者融合,既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文将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探讨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方式的根本性上说是异曲同工,都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耳、入心。不管是从历史发展层面或是理论研究层面,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要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三个方面着手,分析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及其路径,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达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客观环境、目标要求、方法途径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将从高中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教学的新出路等方面分析,提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有利于思想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强化政治站位,创新工作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完善培训、评价等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