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敏 《经营管理者》2013,(30):274-275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导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作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导师在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中具有指导、引导和纠正作用;在指导研究生德法实践与观念确立中发挥着塑造、示范和强化作用;在提升研究生心理素质中发挥了感染、熏陶和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主要呈现出“父子关系”“师徒关系”“导学关系”“雇佣关系”几种表征,这些关系隐含着师生之间固有的矛盾和冲突。本文尝试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并探索提出基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重构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管理学报》2012,(12):1881
重庆工商大学是位于西部的一所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有5个学院归属于管理类学科,包括管理学院、商务策划学院、会计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是学校的龙头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员工6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共计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学院拥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重庆市及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名。  相似文献   

4.
浅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建立研究生指导教师运行机制、完善研究生导师的管理模式和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建立研究生指导教师运行机制、完善研究生导师的管理模式和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白圣豪 《科学咨询》2008,(11):30-30
本文探讨了建立研究生指导教师运行机制、完善研究生导师的管理模式和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目前在校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生承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许多方面低于普通人。而研究生教育部门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还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研究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呼吁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应对研究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出现了下滑趋势,种种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既损害了学术的威信,阻碍了学术的进步,也败坏了社会的风气.我们应该分析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从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自身及研究生导师等多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杜绝各种学术失范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导师不再是单纯的“导师”,研究生不再是单纯的“研究生”,两者的利益化、紧张化、冲突化愈演愈烈。解决这一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德治与法治是两大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具有注意发展实际、入学难度系数、实践教育模式、认可度提升有赖职场等特征,保证质量必须实行双导师制。但由于高校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设置问题严重、实践教学载体选择局限、校企缺乏互动实践困难等,影响了双导师制的实施。为此,必须建立"五种机制",即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扬长互补机制;导师组与研究生"双向选择"机制;校外合作导师选聘、管理与考核机制;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有效保障机制;校企联合指导项目组实践运作机制等,有效推进双师制。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管已产生数年,但仍属新生事物。本文厘清了专业学位概念,说明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从社会认同度、生源较少、特征不明、导师缺乏、质量监控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理念、程序规范、双师指导、实践环节、质量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背景及原因,认为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手,还要从学校的相关政策上面落实,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向,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管已产生数年,但仍属新生事物。本文厘清了专业学位概念,说明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从社会认同度、生源较少、特征不明、导师缺乏、质量监控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理念、程序规范、双师指导、实践环节、质量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廖振宇  高中华 《管理学报》2013,10(6):839-846,861
以北京某高校226名研究生为对象,探讨导师辱虐型指导方式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分析了师生交换关系和同门支持的中介及调节机制,以此探索在导师辱虐型指导之下的高校研究生"命运救赎"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导师采取辱虐型指导方式会破坏其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继而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如果该学生获得同门成员的支持,导师采取辱虐型指导方式则相对更容易导致其与该学生交换关系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俞雄武 《经营管理者》2011,(3X):276-276
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导师队伍的参差不齐、管理方式的非专业化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对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现状和不足进行系统的剖析,并提出规范化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赵妍 《秘书之友》2024,(1):32-35
<正>研究生档案管理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关涉毕业生的就业派遣,还和毕业生培养质量检测密切相关。根据李玉柯、张小军对42所双一流高校的调研,目前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1)由行政职能部门主管;(2)由档案管理部门主管;(3)由学院主管,其中,由行政职能部门主管的高校20所,占到双一流高校的48%。然而,高校实际档案管理归口不一,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附属性”及其边缘化。当前,高校档案集中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档案集中展现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上各种学术腐败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持续向院校蔓延,学术诚信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和高等院校的培养质量.文章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和作者学习体会,就研究生“学术失信”现象从个人、院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剖析.  相似文献   

18.
李文敏  高洁 《科学咨询》2023,(12):259-26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实习生对双导师指导的需求和期望。统计分析显示,实习生期望得到导师指导与帮助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指导以帮助他们转化角色,希望双导师能及时交流反馈,确保实习质量。然而,这些期望和需求存在不平衡性。针对调查结果,师范学校在实施“双导师制”模式指导实习过程中,应将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优化指导策略,丰富指导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引导师范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在探索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创新意义的道路,即,在本科教学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指的是给大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民族学系制定的《民族学系本科生导师制》中。此制度介绍了推行“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担任导师的条件和职责以及指导关系的建立与解除原因。一、“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导师制”的鲜明特点是:以导师制为“龙头”带动了学生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诊断和研究,并采用16PF问卷对4151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研究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当然,也存在16PF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如本我与超我的不协调性,进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最后,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