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要素以及环境和条件,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学习平台,运用网络进行思政课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思政课网络平台,能够对思政课教学起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实现自主式、协作式教学,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之不足,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余波 《决策探索》2021,(2):39-40
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微化”教学作为一种形式灵活多样、可操作性强、教育效果理想的教学模式备受各方关注。思政课教师应当把握机遇,将这种教学形式引入常态化教育活动中去,使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时代不仅促使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发展,更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的强烈诉求——“帮助每个人获取新技术,驾驭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回应全球对“AI+X”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分析智能时代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模式的背景、意义及现存问题,提出革新以提高学生数字化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校人工智能通识“CEE”课程体系、打造高校人工智能通识“O2O-IPBL”教学方式、搭建“AI+U-G-E”协同育人平台四方面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肩负教育学生培养人才职能的重要教学基地,应当牢牢把握住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并且建立高校人工智能技术思政教育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结合现代新兴科学技术,通过高校人工智能技术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来切实实现高校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本职工作。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了简单概述,其次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最后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进行了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5.
吴鹏 《办公室业务》2024,(3):172-17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创新创业带入教育视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要让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程,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更好的效用。为此,文章针对“互联网+”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总和。将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课进行深度融合、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思政课改革的必然要求。“微时代”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需要深耕思政课教材体系、盘活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7.
余建娟 《科学咨询》2023,(1):220-222
推进伟大事业,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并将新时代发展理念融入教育事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破解难题,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引领高中思政课,能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注入新鲜活力。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协调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复杂场域;绿色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生态链”;开放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认知建构;共享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建构。  相似文献   

8.
孙燕 《科学咨询》2023,(4):53-55
高校思政课要进一步深化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高校要准确把握思政课与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在根本任务、实现路径和时代价值等方面的内在契合点,探究党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和教师等各要件中的具体运用,为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提供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路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多维课程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同一流大学相比,普通高校不仅存在思政课的共性问题,还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本文从教师素养、教学手段、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发,以探索实现思政课优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思政课”理念的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维度。海南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搭建“大思政”实践平台,将海南地域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在目标、内容、形式、体验、评价等模块寻求创新,以实现实践内容与地域文化价值目标相融、教学手段与地域文化资源内涵相融、实践教学与地域文化开发利用相融、信息教学与地域文化精神传播相融。  相似文献   

11.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的思路,以期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12.
连娜 《科学咨询》2023,(2):228-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这是对思政课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也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八个相统一”的视角出发,探析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共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的不断调整,“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尽管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2005年方案的设置意见,原有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已经整合为一门课程,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为本科层次非政治学相关专业4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对于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来说,“毛泽东思想概论”仍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如何以教学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满足这些专业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体系的现实需求,是当前高校该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教师必须奏好“优化、拓展、参与”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对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当前大数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教师缺乏思政经验、主观重视度不够、“道术”不高以及缺乏明确的思政教学效果等问题,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大数据专业教师的思政修养,促进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改进教学手段,倡导教学新方法,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结合大数据平台,将课程思政内容植入教学中,并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这些措施旨在为提升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宗永平 《科学咨询》2023,(2):198-200
按照教育部、中宣部的重要指示:在各高校内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现有的高校“思政课”针对本科与专科学生,从中分别划出2个与1个学分进行教学实践。本文聚焦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的含义、作用、类型等进行了解读,并尝试设计项目化、模块化、标准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体系逐渐完善、教学程度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6.
刘丁玲 《科学咨询》2023,(1):157-159
我们当前已进入了以手机APP为载体的自媒体时代。目前,思政课教师自媒体素养不高、大学生思维批判力下降、高校自媒体平台建设滞后制约着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增强自媒体时代思政课的实效性需要思政课教师、大学生和高校管理部门协同努力,共画同心圆。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自媒体素养、大学生的思维批判力以及建立优质的思政自媒体平台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85方案”背景下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到“05方案”背景下的问题导引式教学方法,不仅创新了传统教学方法,而且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将对今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程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问题、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反思,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应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等"五个注重"。  相似文献   

19.
刘丹 《科学咨询》2023,(12):244-246
本文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依托双一流专业群及其五个专业,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组建由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的课程思政讨论组,开展课程思政创新示范课,并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活动。此外,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完善了课程思政激励制度,并形成了以教学和学习效果相统一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实施“导、研、创、赛、促、评”的六位一体策略,旨在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并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童 《经营管理者》2011,(5X):326-326
思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标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就业为导向,要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凸显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颇显力不从心,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努力探索就业导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