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教育,对推动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职业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仅就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理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1,(29):23-23
山东试行城乡客运一体化 早在2005年底.山东省就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2011年初开始.山东省在莱芜、邹平等十余县(市)试点“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同一幅发展蓝图中。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衡阳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且呈快速拉大的势头,后果相当严重,文章在剖析衡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以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着力消除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新课程的全面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给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春天。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34):20-21
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对教育均衡发展提出新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30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是继去年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后,我国教育领域又一重要改革举措,由此形成了免费义务教育全国城乡一体化格局,我国义务教育由此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义务教育免费,解决的是最基础的公平问题。实行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为政府合理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政府从均衡教育发展出发,解决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办学环境等问题。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城市间以至校际间配置失衡等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消除。在义务教育全免费朝代,各地区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财政投入继续向农村倾斜,逐步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新的时期教育发展需要着力攻艰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的开局年,也是下陆区奋起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产业均衡化、城乡一体化、设施现代化”统领城区发展,奋力打造黄市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7.
许涛 《决策探索》2014,(4):71-72
2013年9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决定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这是关乎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好事、实事,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施“九义”教育,倡导“普十二”,以普遍提升广大农村村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索养,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乡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和谐社会,其关键还是要靠科技和教育。推进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却离不开教师的牵导作用。因此,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求发展,本文结合我校在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方面的探究,说明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安玉  周江 《决策》2009,(11):44-45
面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课题挑战,平鲁区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之路。9月初,来自北京的数位学者齐聚平鲁,探求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城乡融合协同治理主要面临城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产业融合度较低、城乡居民差距明显等挑战。为此,应统一规划城市乡村,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产业融合速度;推进配套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晓光 《决策》2009,(7):I0014-I0016
城乡一体化不是以延缓城市的发展来迁就乡村,不是“削肥补瘦”,而是以城带乡,以城促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来,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一直关注、研究当代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当代教师工作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生活在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里,执教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如何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如何使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如何持续提高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决策导刊》2007,(4):29-30
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这是因为教师是课改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说,在课程改革中,成功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邮电大学成功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依托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信息资源优势,建成了以“红岩网校”为核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网站,  相似文献   

16.
李红 《决策》2012,(1):3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从世界范围看,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为"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均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这些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均注意发挥了  相似文献   

17.
高莹 《科学咨询》2023,(3):81-83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摆脱绝对贫困的限制,乡村振兴已经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一目标,我国需要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建设数字乡村。现阶段,建设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有效动力。我国在建设数字乡村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建设数字乡村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首先,本文阐述了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其次,本文分析了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对建设数字乡村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掀起了各地新一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热潮。《标准》为中小学广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由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城市教师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又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如何依据《标准》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期通过培训来缩短城乡差距,共同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成了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重庆正式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给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高职教育也将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高职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是重庆高职教育应对这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格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学校领导起着教育领导监督的作用,因而教育信息化对学校的领导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向信息化,学校领导该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从传统的学校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教学与课程的革新者和学校信息化的领头羊?又该如何协助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期校长会客厅邀请到部分中小学校长代表共同就“教师专业发展”的话题发表各家之言。我们也欢迎有更多的学校管理者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