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艾青一生创作并发表的481首诗歌中,240多首包含色彩词汇。这些色彩词汇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色彩鲜明、情感丰富的诗人的视觉世界。大体上,艾青诗歌中的黑色多表现痛苦、贫困与忧郁,白色象征希望和虚弱,红色则是激情和危险的代名词,金色在艾青的世界里永远是希望与美好的象征,黄色、灰色、褐色系列则多用于表现忧郁、苦难和衰颓,绿色、蓝色、青色在艾青的构图中似乎于明媚中带着忧伤,而紫色是使艾青有别于其他运用色彩作诗的诗人的独特的色彩元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色彩、意象的视角,进入艾青诗的艺术世界。从黎明与太阳的意象、忧郁、苦难的母题、紫色的灵魂与泥黑的脸颜以及绘画美和散文美等诸多侧面,解读了艾青诗的深层内蕴。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当代电影艺术最重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之一.色彩在画面叙事和视觉美学的自我构建中,体现了当代影视和现代艺术的自我革新和体式变革,也体现了人类审美的时代追求与心理演进.新时代的审美文化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尤其关注色彩和色调在美术创作中的艺术构图、视界成型和哲理引导.通过研究电影色彩的叙事手法进一步探寻电影色彩的形式、时代、情感、伦理、原型的审美价值以及对审美公众的审美意义,有助于充分发挥电影色彩的价值,进一步探索电影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诗发性情之和。诗人性情之产生与出现 ,常常与他生活的社会时代与政治环境紧密相关 ,并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谢灵运生活在晋宋交替时期 ,士族政治地位的下移 ,给他的心灵带来了种种创伤和忧愤 ,为此 ,他在政治上曾作过努力的奋斗 ,但失败了。他的诗歌创作便是在这种境遇下展开的 ,因而具有强烈的士族感情色彩 ,忧时悯世 ,慷慨凄婉 ,孤寂冷峻的情调。  相似文献   

5.
"动"的精神是艾青诗歌的重要特质,来自于诗人燃烧的生命体验.大量动词、动感画面、情绪转换、动感意象构成"动"的精神之表征.自由诗体、省略标点和押韵、大量排比句等形式结合无间,创造出全新的"动感"审美."动"的审美体验,完全区别于古典诗歌的静态审美,也以其抒情主体的独立个性,与古典豪放派诗歌有着内在区别."动"的精神,根源于社会格局变动、异域和都市生活体验,更在于发现生命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人与世界的全新关系和全新发现."动"的精神,构成了现代新诗在诗学和美学意义上的开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楚漆器艺术的造型、纹饰、色彩出发, 着重对其审美表现特征进行了考察, 认为楚漆器艺术的审美表现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以圆融贯通的造型方式表现神秘虚幻的精神氛围,以富艳精工的纹饰传达“有意味的形式”, 以惊采绝艳的色彩复现神秘玄远的生命观念。这些特征不仅是楚人审美意识的物化和艺术能力的生动体现, 而且还是楚人具有原始思维特质的精神逻辑顺序的显现。  相似文献   

7.
每个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以表现主体心境的复杂情味.以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审视之,则其中的每种艺术手法,依然带着整体意味,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功能.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表现之一的色彩艺术即如此.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表现手法以其特有的色相、秩序、节奏,融人诗人最深的心灵隐秘,在悠然、静美的冥想中,完成其特有的精神体悟.画史上的王维不仅以"水黑最为上",也善着色山水.  相似文献   

8.
浅谈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服装色彩,装扮体表,美化生活。它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于一体,充分展示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及追求。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的产生、色彩引起的审美心理及其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色彩与服装审美的心理关系,对着装、服装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凤翔彩绘泥塑作为北方民间艺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其用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凤翔彩绘泥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关于色彩观念的影响,并结合当地民众的审美习惯,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也是当地民众情感、观念和愿望的有效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角度分析了色彩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及其功能,结合具体案例对电视广告的色彩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设计制作电视广告时应打“色彩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文革”后的诗歌史,艾青的地位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主要关联其诗歌特点与时代风尚的不一致:艾青诗歌强烈的时代和群体色彩及以抒情为中心的艺术风格,与当前诗歌界流行的个人性和知性特点存在较大冲突。但其实,艾青诗歌不是空洞群体思想的回声,而是将自我心灵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其时代声音中贯注着诗人真实的感情和感受。而且,抒情诗歌与知性诗歌各有所长,并不适合简单地臧否与取舍。艾青的名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典型体现出艾青诗歌的特色,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连横诗词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具有豪放沉郁的艺术风格,本文评论连横诗词特有的审美艺术特色,并针对其艺术成就形成的原因加以探索和考察.  相似文献   

16.
色彩介入诗歌,使诗歌融合绘画艺术的技法和审美特征,能丰富诗歌的表现力。在古典诗歌的审美视野里,色彩美有着重要的地位。纷繁的色彩能表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再现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形与色的和谐统一能展示别样的民族审美心理。通过对古典诗歌中色彩现象的分析,将古典诗歌色彩从视觉认知、情感联想、象征意义三个层面上来解读,可以从多个层面认识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艾青的早期诗歌中,苦难意象是诗人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心灵情感的主要符码。一系列的苦难意象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其苦难意象显示了巨大的美学魅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苦难意象映照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们弃恶从善的发动机,是产生崇高情感的催化剂。总之,艾青早期诗歌中的苦难意象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姚燮诗歌情文笃挚,气骨雄健,不拘一格,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其一,以细致入微的笔法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摹写具体情境,动人心脾,出新出奇。其二,在构思谋篇上苦心经营,巧妙运用铺叙、虚实相生、以文为诗、视角转换、反衬、悬念设置、顶针等多种创作手法。其三,陶铸众家,风格多样,然辗转求质,形成了质古拙峭的主导风格,这与姚燮推崇汉魏、重视学养、法古求创的诗学主张密切相关。姚燮不名一家的创作取径和自成面目的艺术追求,折射出嘉道时期诗人群体普遍具有的融通意识和求变精神。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以综合有序的语义结构和完整自足的审美客体观照谢灵运诗,便可借前人"深秀"一语总括其审美特质.谢诗通过锤练章法句法字法及用典法彰显诗艺与诗蕴的双重深厚而形成深美特质;通过繁富的物象、逼真鲜明的意象及自铸的语象达成状溢目前的诗境而形成秀美特质.二者作为谢诗审美特质的两翼,又深深植根于作者原初的创造意图与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维多利亚时期的主流伦理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人性和自由的压抑、对名利的追求、对上帝的怀疑等.丁尼生对诗人所应承载的道德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从个人的意志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的层面对当时的自由观、生态观、爱情观和宗教观等方面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新的构想,倡导超越世俗的精神自由、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自然伦理、平等互信的爱情关系、以及超越教义的宗教信仰等伦理思想,从而有利于缓解维多利亚时期思想混乱和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