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的国有企业很多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即使在已经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模式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普遍性的经营体制变革到“抓大放小”国家战略性调整以及后来的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变革过程,应该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建立并正在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计划体制下“国有单位”‘集体劳动”“平均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国有企业改革仍面临着种种来自旧体制下文化“惯习”等嵌入性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问题,甚至部分中小型国企一度陷入困境.笔者认为,这与其说是经济的问题,不如说是社会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变革中国企A的嵌入性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来认识在体制变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中揭示出国有企业“转机建制”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并从宏观方面就政府在国有企业“转机建制”中如何进行分类指导和自身的改革、微观方面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强本固基等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搞活国有工交商贸企业,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促进彝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楚雄州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楚雄州国有企业的改革,同全国一样,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1978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人手,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和实行“利改税”,初步打破了“国有企业统负盈亏”的旧体制格局。第二阶段:(从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向公司制迈进的同时 ,其“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渐突出。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得出的结论是 :必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健全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 ,才能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由易到难、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变革道路。20年来,已经走过了从扩权让利、承包经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改革国有企业到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从改革到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艰难路程。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展望未来,国有企业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同时深化改革,沿着商品生产者——商品经营者——资本经营者的轨迹发展,实现市场化和资本化,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出忠于国有资本的企业家,使国有资本成为资本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6.
从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十几年过去了,“同样的天,同样的地”的国有企业有的搞活了,而有的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究其原因,不能不承认“重‘改革’,轻管理”现象的存在,即所谓的改革“风风火火”,管理“山河依旧”,已严重地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改革必须与管理并重。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张海翔杜发春从70年代末至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近20年的改革之路。进入90年代以来,企业改革由政策性调整步入了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关系到我们是否可以达到既定的改革目标与发展的目标,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在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再上新台阶。本文将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触及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产权改革。由国企产权改革导致的国资流失问题引爆了2004年8月至今的“郎顾之争”,论战的焦点是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当前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是: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为产权流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国企产权改革建立法制规范,使其步入法制化轨道;必须正视改革大潮中的社会公平,在各利益主体角色切换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使改革在稳定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应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钱雪亚国有企业的改革自1978年以来,大体经历了1984年以前的“放权让利”,1984~1986年的“利改税”,1987~1991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1992年开始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资委的成立使政府、国有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为制定新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契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企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分配结构的调整进行的。在这个阶段的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关于国有企业的运行目标的问题、关于国企的经济利益问题以及关于政府与国企的关系问题。从实践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国企改革的成效,而且影响到我国国企进一步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国有资产流失存在耦合性。国企改革不同阶段表现出国有资产治理不同层面的缺陷,3类国有资产流失行为因此呈现出\  相似文献   

14.
在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公司国有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不一定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收购不应该承担流失国有资产的责任;赋予国资委国资出资人身份依然不能根除国资产权主体天然缺失的弊端。实践中确实存在国有资产市场性流失的不良现象,但这不能成为无期限延迟国企改制的借口。国企通过重组壮大国有经济,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加快包括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国企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以来,在国有企业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和合理化。在经济学人看来,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018年8月《中国经济学人》杂志就此问题,从国企在产业升级中的地位与不足、国企改革、对外投资等维度对经济学人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经济学人认为:首先,国企与民企在产业升级中的地位不分伯仲,且兼具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其次,国企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官员型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缺失、晋升锦标赛与既得利益者阻碍导致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再次,竞争改革比产权改革更有利于国企推动产业升级,且国企完全私有化不是最有效激发国企创新能力的方式;最后,并购外企是国企促进产业升级最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经济规模偏大、国有资本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在企业布局上错位的现状要求我国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向是退出竞争性领域.为使国有企业能顺利实现有序退出,应遵循科学的退出时序和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体和基础.国企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国家与企业以及职工利益的重新分配,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必须探索新思路,以加快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8.
目前理论界对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而对这个作为改革前提的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对我国的改革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同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依然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作者在分析国外国有企业的有关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特征以及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必须实现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单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并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国企经营者偏好企业控制权的强烈动机体现了国企经营者激励模式中的行政取向,也是当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激励悖论的主要原因.应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以缓解国企中的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