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级特大地震.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施救.中华儿女也迅速凝聚一心,展开了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这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誉,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是抗震,在一切自然灾害面前,科技都是抗灾、防灾、减灾的强大武器,是变"历史灾难"为"历史进步"的重要"补偿"手段.改革开放造就的综合国力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共存.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展现,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艰苦奋斗精神的本质是要有民族自信心,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并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地拚搏奋斗,直到最后胜利.在抗震救灾中,艰苦奋斗作为精神动力,时刻激励灾区人民迅速从废墟中站起来,咬紧牙关,知难而进,攻克时限;时常号召受灾人民尽快从地震中走出来,振奋精神,排除万难,拼搏进取.四川乃至全国人民前一段时间的抗震救灾实践早已证明,牢固确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人蕴涵动力,奋发有为;摧人通力合作,共度灾难;让人无坚不克,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牵动全国,震惊世界.面对这场特大灾难,中国人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抗灾热情,社会各阶层同心协力、积极行动,一个较为典型的现代公民社会的图景跃然展现.本文在协同善治的视阈中,阐述行政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协同善治,并着力构建以灾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多中心治理主体(政府、企业、NGO组织、志愿者、社会精英、普通民众等)互动合作的抗震救灾新模式--简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协同善治模式.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巨大损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有力支持下,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科学组织下,在灾区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四川不仅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而且实现了灾后重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大胜利,四川在危难中奋发崛起,从"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书写了从灾难到进步、从悲壮到豪迈的恢弘篇章。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4):F0002-F0002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给灾区群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牵动着我校广大师生的心,抗震救灾瞬时成为民院的焦点。全校各族师生以各种形式,自发开展了多次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  相似文献   

7.
赈灾捐赠与公司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的一次重大灾难,在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活动中,人们都希望能够为灾区人民贡献一点力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由于不可能人人都前往灾区作志愿者,所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包括公司)都选择以捐赠的方式对灾区进行支持.其中,各个公司在捐赠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差异较大,引起了人们对赈灾捐赠与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普遍关注和讨论,笔者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承载的不只是灾难信息的传播,同时也有其情感上的功能.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有着情感传播功能,我们有必要发挥摄影记者在情感传播中的中心作用,注重情感的审美价位,在灾难报道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媒体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显著,新媒体报道的把关功能就越重要.新媒体参与重大自然灾难报道时,有效弥补了传统媒体报道的不足,但也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新媒体在参与灾难报道过程中出现了某些负面现象,这是新媒体灾难报道伦理应及时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08,(3):12-13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省社科界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之中.有的大力组织力量投入一线抗震救灾.有的广泛开展赈灾宣传和募捐活动。有的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有的向灾区发放相关资料.充分体现了社科界的智力优势和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与灾区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灾、重建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杨群瑛 《南方论刊》2009,(5):39-40,1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抗震救灾活动,以人为本通过及时运用各种公共危机应急方案,第一时间给予灾区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救助。团结全国人民力量,取得了全面胜利,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和赞扬。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中国政府敏锐及高效的危机处理值得借鉴及学习。  相似文献   

12.
张晓春 《兰州学刊》2005,(1):272-273
因为与人类自身安危密切相关,灾难事件备受重视,灾难新闻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缺少以人为本的精神,本文在审视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质量已有改观,并为优化今后的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困难和灾难的斗争史,与自己命运的抗争史。渡川大地震后,举国上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这次抗震救灾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展现了以人为本的至高理念。如同以往的抗洪斗争、抗非典斗争和抗雪灾斗争等一样,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情怀。在这场斗争中。我们感悟到崭新的、震撼人心的时代精神的潮涌。紧随着山崩地裂后展开的奋战,始终以抢救人的生命、以抚平受灾的伤痛为首要的出发点。生命的价值,人民的安全,成为空前的最高音符。无数感天动地的行为,都在拨动共  相似文献   

14.
《四川社科界》2008,(3):13-13
“5&#183;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省社科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心。灾害发生后。我省社科界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省社科联在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指导各级社科联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相关学会开展灾后救助工作.针对灾区群众急需心理咨询救助的情况.与长期从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四川省易学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了心理咨询队伍,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区群众送去我们社科工作者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15.
灾难严重阻碍社会发展,而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又诱发和加剧灾难.汶川大地震的突发性与破坏性史无前例,暴露了我们的发展在灾难频频突发的今天的巨大脆弱性.社区既是灾难的第一受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以社区为基础的反脆弱性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如果说"反脆弱性发展"理念本身还具有较强的宏观性与抽象性的话,那么,探讨社区发展的脆弱性问题就使其具有了微观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为人类应对灾难、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当生命饱受考验的时候,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除了那些可亲可敬的救援人员们,还有来自最基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们。他们给记者的震撼超乎想象。  相似文献   

17.
《四川社科界》2008,(3):21-21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这场罕见的灾害瞬间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成都市文化产业协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号召,迅速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工作。各会员积极主动,各尽所能的志愿参与抗震救灾.组织企业捐款捐物、参与灾民救助工作.在灾难面前展现了我市文化企业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8,(4):37-37
目前,雅安市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灾后重建阶段,怎样做好灾后防疫、环境消毒、自救互救等工作,帮助灾区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健康的心态自救,走出心灵的阴霾,重拾信心,更加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重建美好家园,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为此,雅安市社科联与市卫生局、雅安电视台联合举办“雅州讲坛,抗震救灾电视专题讲座”,5月27日,特邀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游永恒教授、  相似文献   

19.
周亮 《兰州学刊》2009,(5):165-167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四川汶川地震,在这一特殊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为灾区人民的心灵送去安慰,传递温情,并且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得四川人民在困难时期,音乐为其增添信心、增加力量,极大的体现了社会功能性。文章首先探究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性特征,其次介绍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歌曲创作状况,进行分析其社会意义,最后提出运用音乐治疗恢复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后重建与宅基地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恢复重建阶段,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工作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宅基地为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现有的宅基地法律制度中,根据灾民意愿,在充分考虑到地震所导致的宅基地的毁损情况下,采取5种符合实际的重建措施,切实解决灾区农民的宅基地权问题,切实维护宅基地作为灾区农民"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活保障条件;吸引各种合法资金积极参与重建,联建房突破宅基地传统思维模式并与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