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李大钊就阐发劳动创造美的思想 ;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仅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 ,而且在中国介绍西方的美学思想 ,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美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他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接受和运用,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起点。李大钊着重接受马克思的雇佣劳动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并自觉运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来服务于中国劳工运动的实际,努力使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劳工运动找到了正确的出路,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奠人之一。他的史学思想和实践,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一)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李大钊同志是个民主革命者。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李大钊同志的爱国热忱,他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探求出路。从青年时代开始,他便勤奋地学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当辛亥革命爆发时,李大钊同志对革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寄予无限的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李大钊的伦理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伦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封建伦理道德桎梏下的徘徊到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唤醒下的觉醒,再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确立等三个发展时期,从而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在中国率先宣传唯物史观 ,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同时李大钊还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大量的努力。这一努力表现为心物关系、群己关系的唯物史观说明 ,历史变迁的辩证解析 ,大同理想的哲学探讨。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作为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和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中国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李大钊的光辉思想中不乏关于政治现代化的精彩论述。早期李大钊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具有浓厚的民主主义色彩。由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相继发生,李大钊开始关注苏俄社会主义并接触马克思主义,促使他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出现了重大转变。五四运动后他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则明显带有社会主义特征。本文在分别阐述李大钊五四前后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即具有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坚持革命原则、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革命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等的特点和优点。他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论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作出了贡献;他还第一次论证了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将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特性这一科学命题。他并且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和培育一代新人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建树。李大钊的名字与北大分不开。北大具有李大钊所开创的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共产主义主要发祥地之一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性质、方法、意义所进行的探究,表明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具解决中国面临的理论、实践问题中,所具有的思想上的独特性、创造性。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充满辩证性、实践性,而没有教条主义与机械主义的特征。李大钊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的一生是不断创新的一生。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进行深邃思考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对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中,他的创新思想和实践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他公开提出要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革命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他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研究李大钊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李大钊在中国赫然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李大钊就已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作了"初步提示",并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李大钊是倡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杨欣 《九江学院学报》2021,40(1):110-114
李大钊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其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早实践,倡导了中国"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先风.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理论发展五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集中论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理论的发展历程。在分析了建国后毛泽东宗教问题思想发展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初步形成了邓小平宗教问题理论, 以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对邓小平宗教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论证了邓小平宗教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特别强调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 集中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 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使得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的思想运动,成为新文化的主流。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本文拟从这一方面,探讨李大钊的贡献与作用。构画了李大钊在史学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三个方面,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构画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党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关于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阐述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从中得出了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从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出发,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李大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陈增辉江泽民指出: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阐述,影响和教育了我国早期的一代共产党人。①笔者认为,李大钊对毛泽东的影响和教育,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毛泽东的多次谈话,都说明了这一点。193...  相似文献   

16.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同志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学遗产。鲁迅说得好,“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来观察、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先驱。他所研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最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和最积极的宣传者。五四时期,他以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为此,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李大钊注重将宣传工作与组织工作相结合,最先倡导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的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问题和理论问题,坚持更好地宣传、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讨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各种学说的交流碰撞过程中,李大钊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先后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改良社会主义、封建复古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流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进而为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武器.这种斗争,既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真理轨迹的延续,也是中国人民经过认真选择而认同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一个富于生机的开端。他认为历史是物质的、变化的,历史有其自身矛盾运动和规律,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并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李大钊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和实践运用,以及运用唯物史观正确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和未来发展,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思想家,作为亚洲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将日本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其著作在中国多次再版,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起到了启蒙作用.我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曾赴日留学,在他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河上肇的思想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厘清河上肇对李大钊思想的具体影响,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