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恶搞"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恶搞"的生产者和受众大多是青年大学生.当前,我国网络"恶搞"现象愈演愈烈,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它对大学生的政治、道德、文化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要综合运用政治、法律、道德、技术等手段对网络"恶搞"进行规制,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恶搞"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盛行于网络。网络恶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折射出青年学生价值观、法治观和文化观的迷失及缺位。对于不同的网络恶搞资源,我们如能加以正确引导、规范及利用,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构起到积极作用,比单纯地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批评更有价值和意义。对于肆意恶搞,我们应坚决予以反对,而对于幽默恶搞,可鉴别加以利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潜能,把"恶搞"转化为"善搞"。  相似文献   

3.
"恶搞"文化的流行,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大众媒介的发展为"恶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市场需求,但同时媒介市场化也为"恶搞"文化的未来抹上了一层阴影.文章主要从媒介文化的角度研究"恶搞"文化繁荣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4.
陈璐 《华人时刊》2008,(10):63-63
四川乐山某医药公司的入职培训"有点特别":让新员工互相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公司的董事长称自己是在用亲身经历教育员工,"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自古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何来"受得屈中屈,方为人上人"一说?而这种竭尽羞辱之能事的培训,"人上人"的感觉没找到,"人下人"的下贱滋味倒先品尝了一个够。如此"恶搞",遭遇一地口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5.
对电影作品的网络"恶搞"是我国网络产业发展的新产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显著特点。网络"恶搞"能够迅速流行有深刻的文化和技术背景。从性质上说,网络"恶搞"属于新型文艺评论,也具备构成改编作品的条件。网络"恶搞"在网络的传播可能对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相关主体的名誉权和肖像权构成侵犯,尽管如此,我们应当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寻求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6.
在 YouTube 上搜索"spoof",可以领略美国网民们在"恶搞"方面的才华在中国,频繁见诸报纸杂志和门户网站的"恶搞"事件中,动静较大的应该是今年初《馒头血案》对《无极》的调侃。在持续了整整一年的争论后,我们的记忆最终定格于"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和"红色经典不容恶搞"的盖棺定论。不知道美国观众看到这些标题会作何感  相似文献   

7.
近来,日本文化界恶搞他国名著已造成越来越大的风波和反响。"原版格林童话"中的血腥、凶杀、欺骗和性描写让很多读者反感,对中国名著的恶搞更激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愤怒:日本为什么总是恶搞他国名著?  相似文献   

8.
以恶搞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符号学意义。具体而言,即研究符号运作背后以何种符号思维推动并以什么符号工具实现符号运作过程。将恶搞与狂欢化理论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三个层面存在相似性,从而提出狂欢化符号思维是恶搞符号运作背后的驱动力量;通过对具体恶搞文本中符号片面化、符号降解和伴随文本三种符号工具的分析,例证狂欢化符号思维这一隐含的社会文化规约是如何驱动恶搞符号运作过程的。恶搞文化现象的符号学意义在于,在后现代主义观照下,以“狂欢化”符号思维主导的恶搞符号运作通过夸张、讽刺、搞笑等外显表达层面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是在解构颠覆既定世界,重构新的意义世界,它隐含着对新生、创新、变革和多元化的憧憬。  相似文献   

9.
带有颠覆性和娱乐性的"恶搞"已然成为当前流行的文化时尚,并初步显示出其商业价值,而广告活动自然需要从这种新兴的媒介文化中汲取养分。而今,将"恶搞"引入广告活动已经具备了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但在其运用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红色经典”改编热和网络“恶搞”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红色经典"的改编已成为当代文学艺术领域不可回避的现象.改编"红色经典"既要把握其精神内核,又要体现出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追求,从而赋予它"一个时代的新生命".近年来在网络上出现的"恶搞"红色经典影片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经超越了文化和道德的底线,对人生观、价值观都未定型的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恶搞是借助网络流行起来的一种大众文化.它以文字、图片、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颠覆传统,解构"正常".零度和偏离存在于交际活动的四个世界之中,恶搞以一种非理性化的方式在许多方面偏离了"四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12)
背景新闻:布什在白宫面向全国发表"9·11"五周年电视演讲被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恶搞,称布什宣称将使用 Google 来寻找拉登。这篇恶搞文章称,布什承认,白宫上月利用 eBay 网站拍卖著名黑人歌手惠特尼·休斯顿的签名照来诱骗拉登,因为之前有消息称拉登是她的"粉丝"。  相似文献   

13.
“穷而后工”的三层溯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西方现代主体理论,从文学本体、作家主体、接受主体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穷而后工"进行深层溯因,将有利于增强对该命题的全面理解.对艺术创作来说,"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具有真情实感的要求.同时,"穷"之潦倒虽磨砺了文人身心,却成就了文人的文心,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齐物论"包含有"齐物"、"齐言"和"齐论"三方面的内容.人们往往只把"齐"理解为没有差别的绝对的"齐一"、"等同",其实不然."齐"与"不齐"正好构成了对事物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完整认识,不可偏执.在庄子的"齐物论"中,"齐"并没有否定"不齐",而正是以之为中介,"齐"的内涵才得到充分的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上门眙八字     
这句俚语意谓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往往与其平时的言行举止有关;一个家庭的境况如何,往往可从其门面的摆设略知一二。在旧社会,人们曾将上门眙(读作chi,看的意思。编者注)"瓦黑、床齐、茶暖、犬肥"等八个字来判断一户人家的生活条件。其中,"瓦黑"是房屋建筑结构新,"床齐"是长辈长寿家丁旺,"茶暖"是客来客去人缘好,"犬肥"是经济富裕足有余。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的"三境"论将传统诗学中境界范畴引入小说美学,孕育出新意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三境"论之"才"的内核,二,"三境"论之"无"的美学特征,三,"三境"论之"心"的物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网络恶搞已成为年轻一族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它冷视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注重仪式抵抗,张扬自我;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远离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其宿命的归属只能是或趋向商业化,或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最终被收编的态势。从后现代文化的视角进行观照,"屌丝"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生活,自有特殊的话语环境和文化归路。  相似文献   

18.
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岭南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与黎遂球、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有"粵中杜甫"之称。他是岭南诗派的传承者,他的诗歌既继承了岭南诗派一直以来"雄直"的风格,又影响了"岭南三大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他的诗歌雄壮豪迈,又多运用赋的手法,抒情上多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而且往往在诗歌的结尾卒章显志。  相似文献   

19.
圈热点     
《国际公关》2015,(2):42-43
事件一:duang火爆网络热度:★★★★★回顾:2月24日前后,一部由成龙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门打假的广告再次被网友们挖出来进行了新一轮恶搞。而这次恶搞的主要内容,则是将成龙和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神一般地同步成《我的洗发水》。一句"Duang"成了网络上最新最热门的词语。而在"Duang"红了以后,更有大量的网友跑到成龙最新一条微博下留言刷屏"Duang Duang"。2015年2月27日,成龙在转发微博时用"duang"自嘲引  相似文献   

20.
《关雎》禽鸟喻义问题,自来论者甚众,歧见多有,可商之处往往而在。细推诗意,征诸载籍,当知"关关"固为独鸣,"雎鸠"乃喻君子,"挚(鸷)而有别"实指勇而有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