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段怡 《云梦学刊》2001,22(1):109-110
高校办公室资料工作由各种文件、简报、各地教改信息、资料及有关报刊等方面组成.高校办公室资料工作人员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高校办公室资料工作的重点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信息和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应具有的时代意识、危机意识、信息反馈意识、经济意识、服务意识 ,论证了这些意识与信息社会交流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报要扩大影响和承载更多信息 ,能更广泛地被了解和利用 ,发挥自己原有的功能 ,强化编辑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过度使用量化指标来评估和监管高校教育质量,加之教育过度产业化导致高校办学方向扭曲和职能部门定位不清,我国大学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难以支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应试学习"继续蔓延、学风建设趋于松懈、理论基础日益薄弱等问题.对此,应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提高师资力量,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迭起,文化的全球交流更趋活跃。在各类信息跌宕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在贯彻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中,面对学生自主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增强,认清形势,转变思路,以学生的发展和接受能力为立足点,从传统灌输走向全面渗透,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华 《学术界》2004,(5):146-155
"学报编辑学者化"在存在着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表述缺陷和思想局限,甚至含有轻蔑编辑之嫌.它不利于引导社会准确地、客观地评定编辑工作的业绩.为了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倡导"学者编辑化"的理念,高校学者编辑化正日益成为高校选择学报编辑特别是主编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学刊的主编及编辑往往是学科发展的旗帜性人物.学报编辑同时具有学术管理的职能、学术研究的职能以及学术服务的职能,要胜任学报编辑工作,除了要强化刊物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之外,一定要强化刊物的市场营销意识.编辑成长的根本出路和职业境界在于让编辑回归"杂家",确立以"编绩"为核心理念的学报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确认编辑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强化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正式纳入档案管理的范围,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学生档案是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成长的完整记录,也是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式.因此,应强化大学生档案管理,在档案收集内容上,应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变化,适度扩大收集范围,以全面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过程;应适应新的建档要求,树立全员档案意识,形成相对严密的工作机制,保证学生档案收集的完整和质量;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努力实现大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档案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从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的重要性和传统导读、网络导读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包括新生入馆教育、新书推荐、开设文献检索课、个性化服务、定题跟踪服务、建立特色数据库,网络导航等措施,最后从职业技能和信息素质两方面阐述了导读馆员应具备沟通、信息意识和信息组织加工等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报工作者应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信息意识、导向意识、求实意识、竞争意识等现代理念,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开阔视野,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打牢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提高政治敏感性,增强识别错误思想的能力。在高校校报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更好的发挥现代新闻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媒介逐渐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放大器。高校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就要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切准引导的最佳时机,把握引导的分寸、火候,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质量。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高校应在舆论形成和引导过程中抓住引导时机,做好议程设置,培育代表官方声音的"意见领袖",努力融合"两个舆论场"。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信息意识的差异,提出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时,应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1.
在对文本进行校释的基础上,重新解读<老子>二十五章.关于章旨,这里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本章所论述的道的本质性状以及如何体道的问题,可归结为哲学意义上的"一"来理解.本文主要从"一"与"道"、"大"等的语源关系加以探讨;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句法特征,即主词和宾词围绕同一中心语而递相推转.这种句式在表达其内容时,更强调开头的主词和末尾的宾词之间的语义联系.所谓"人法自然"或"王居其一",充分表明了王作为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所应具备的体道精神.  相似文献   

12.
众评论家用“美”、“经典”、“爱”等对《天瓢》作了极高的评价。小说写得细腻、唯美,但是它的唯美却显得造作;而且细腻的文字、唯美的意境也难以掩盖结构上的粗疏、细节上的粗糙、内容上的虚伪和粗鄙。造作和粗鄙拉远了《天瓢》与唯美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高鑫 《齐鲁学刊》2002,(3):96-102
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个体大思精的历史交易学说体系,它内蕴了“三统”、“三道”、“四法”、“三等”等诸多学说。从表述形式而言,“三统”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而从内蕴实质而言,“三统”说则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它突出表述的思想是“继乱世者其道变”,并以此说明汉承周、秦之弊而需更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文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文化是一种后现代文化,它的虚拟性、普及性、扩散性等特点不仅给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和良好平台,而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创新群众工作的网络信息平台,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策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针对网络世界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信息文化的法制化建设,打造和谐有序的虚拟生态;缩小网络信息文化建设的区域差别,形成科学合理的网民结构;辩证地看待网络信息平台的工具性质,科学地评估网上信访的实际功效,持之以恒地用先进文化武装干部队伍,从而形成稳定常态的文化自觉观念,从容面对突发性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15.
仝国斌 《殷都学刊》2002,(4):104-108
“谁不”由一种反问格式渐而演变为一种以非疑问形式表达肯定意思的遍指句 ,跟“谁都”、“谁也”格式有了相同的句式意义。本文就“不”、“都”、“也”的分布及语义特征入手 ,讨论了形成这一相同句式意义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葛亮 《河北学刊》2003,23(6):183-189
汉代所谓民族之间的"和亲",是指民族之间停止战争,捐弃仇怨,从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汉代民族"和亲"的主旨是实现和平."和亲"之"亲",意为亲近、亲附、亲善,没有"婚姻"含义.汉代民族"和亲"与民族政治联姻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实证主义哲学相关,而且其代表人物左拉等人的诗学观念与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哲学观念在精神气韵上息息相通。自然主义作家所强调的"回到自然"、"客观中立"、"真实感",与胡塞尔现象学所强调的"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学悬置"、"意向性"分别存在着精神上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云:《邦风》“其声善”。“其声善”是对宗周“典乐”演礼流程的特征性总结。《邦风》以兴言礼义,以乐奏象礼,歌于君臣燕飨“典乐”,弦于乡人举贤序齿,“文而谲谏”,“广乐成教”,是获得上下认同的有效政治途径,广泛切实地履行宗周“典乐”温柔敦厚的《诗》教使命。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具备了勇敢、大度、聪敏、强记等品质,与《论语》中提到的古代圣人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论语》来说,所谓的"哲学王"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或称"士"、"大人"或"成人"。当所谓的"哲学王"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会有怎样的遭遇?对此,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核精华的前提下,对其加以灵活变通和扬弃,切不可固守陈规,应把经典放在现代语境中加以解读,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将其内化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20.
王群 《齐鲁学刊》2006,(3):89-91
唐宋禅宗语言里“自后”、“自外”、“自余”一类词可以追溯到中古汉语。“自后”是由上古汉语以来的介词“自”组成的时间短语“自Y后(已后,而后)”在一定句法环境里省缩词化的结果;“自外”、“自余”缺乏相应的“自”字短语词化的历史语言基础,大约是受“自后”形成的类化影响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