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北民间故事是世世代代生活在东北大地上的东北人民,在长期开发建设东北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是东北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构成了东北各民族民间故事的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积淀着东北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东北民间故事和其他民间文学形式一样,有着自己作为客观存在的渊源深厚、集体创作、口头传承、流动变异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人民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他特有的优美的文化和艺术。在维吾尔人民的这宗文化遗产中,民间故事占着一个特别的地位。维吾尔民间故事同维吾尔人民的古代神话传说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通过艺术形象鲜明地反映了维吾尔人有史以来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看法和对未来生活的愿望。它创造的正、反面形象是现实社会各个阶层、集团的典型代表。维吾尔民间故事具有丰富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间故事以其独特的审美特性的构成,即思维形态的虚幻性、象征意象的隐喻性、结构模式的立体性,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跨越了浩瀚悠邈的时空,满足了东北民众及其他地区民众多种多样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使得东北民间故事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迫害—复仇"型民间故事,这类故事拥有相似的"施害者加害受害者,英雄为受害者复仇"的情节。通过对此类故事的叙事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故事潜藏着劳动人民对物质生产、社会斗争的体验与认识,凝聚着宝贵的人类经验,主要表现为认识到了社会斗争的必然性,并积累了战胜敌人的办法。对民间故事的叙事展开分析,有利于揭示潜藏于叙事之下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密码。  相似文献   

5.
旧东北民间流传着很多"翁婿"故事,岳父和女婿形成对立的文化角色.这些故事在情节上的典型特征是女婿与岳父在社会地位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翁婿斗争中女婿的胜出.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必须结合旧东北的历史地域文化特征来探究.这些故事折射出的是旧东北农民的道德观念和阶级意识.对统治阶级的贬损和对下层民众的认同构成了这些民间故事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达斡尔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迫害-复仇"型民间故事,这类故事拥有相似的"施害者加害受害者,英雄为受害者复仇"的情节.通过对此类故事的叙事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故事潜藏着劳动人民对物质生产、社会斗争的体验与认识,凝聚着宝贵的人类经验,主要表现为认识到了社会斗争的必然性,并积累了战胜敌人的办法.对民间故事的叙事展开分析,有利于揭示潜藏于叙事之下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密码.  相似文献   

7.
江苏民间故事概论朱恒夫江苏的民间故事极为丰富,在前几年所进行的民间故事集成工作中,共搜集到故事六千多万字,它们虽然是人民的口头文学,对历史、现实的描述往往运用了夸张、变形等处理方法,但其内核仍然是对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尤其是人民自己所流露的文化心理,更...  相似文献   

8.
壮族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饱含着壮族人民对自己乡土的热爱和怀念,是承载壮族人民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它彰显了壮族劳动人民的优秀道德品质,反映了壮族人民的道德评价观念,表达了壮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追求,因而也成为了壮族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9.
讲述是民间故事生存的根本,在讲述过程中民间故事意义得到充分表达。近百年来,中国民间故事从搜集、整理和记录的文化运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联。民间故事讲述研究有益于系统建构民间叙事理论,有助于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掘,有助于文化多样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来,刘守华一直恪守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艺术这个学术观念,探索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文艺学的研究、比较研究、类型研究等等,以期从不同的通道切入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正是这一理念及其探索,把他的研究与其他流派、其他学人区别了开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来,他的学术视野不断扩大,研究方法逐渐从单一到多元综合,不仅打破了对民间故事学的文艺学研究,也打破了西方来源和背景的类型学研究,在多重文化纵横交错的历史背景上审视中国民间故事的构成演进,揭示各族民间故事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多姿多彩的艺术特色,从而以自己独有而深入的学术成就推进了国际民间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11.
鉴于伦理意蕴与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深度关联,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伦理主题研究运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和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不同的伦理主题为线索统摄、分析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这项研究既深度阐释民族民间文学蕴涵的伦理观念,也探寻特定伦理主题产生与演变的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渊源,同时还审视民族民间文学的伦理旨趣与汉文化正统伦理观念的顺应和差异。民族民间文学伦理主题研究在民间文学和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汉列美》是一部由侗族民间叙事诗改编成的爱情戏剧。一百多年来,这部戏剧在侗族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它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其影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民间故事数量的丰富性与形态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向标准的分类皆有其片面性.由此,有必要引入编写<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媒介视角,把纸媒介形态下的索引编写导入智能电子媒介形态,以"多维切分、开放扩展"的编写原则,继承原有索引的成果,充分利用智能电子索引的超文本性和数据库资源,实现相对全面的多维度把握故事,沟通类型与故事文本之间密切的生命关联.  相似文献   

14.
在绥芬河下游地区产生“宽永王”的传说并非偶然,根据史料推断,明清交替之际,一些日本人出海走私,其中有些人进入苏城沟采参,由于他们使用日本宽永年号或宽永钱,因此,当地居民把这批日本人的首领称作“宽永王”。传说中的宽永王与日本的宽永年号、宽永通宝之间不应仅仅是巧合。  相似文献   

15.
接续韦伯命题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迁对于农民伦理的影响的争论,以湖北S村为关键案例,考察在农业经营结构改变的前提下,小农的心理境况经历了怎样的变动,其如何与国家、地方政府、村级治理组织及民众互动,以及在此前提下,农民合作的产生、机制及其担纲者等问题.案例显示,村庄政治能人虽然能以对政治逻辑的熟练把握吸引国家外部资源注入,但是当其将政治逻辑导入村庄内部时,导致了村庄社会团结的瓦解与村庄秩序的紊乱.而浸没在社群伦理之中并且深谙农民合作在市场中重要性的民间精英,则一方面将个体农户带入现代市场,另一方面又能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自觉维持社群伦理、维护社区利益.S村案例提供了经济社会变迁下农民伦理变革一个解答,也暗示了宏观经济社会变迁对于农民伦理以及伦理秩序、集体意识变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艺界出现了“东北热”。今天,东北风格的文艺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东北文艺现象也引起了更多关注。东北艺人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对弘扬东北文化的自觉追求使源自于东北地域民间文化的东北文艺现象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与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紧密包容的主流性文化和文艺,改变了中国当下主流文化的品质和格局,对中国文化和文艺的发展历史都将产生重要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民间故事与传说只是关于乡土民间的叙说。本文从这个“美丽的误会”入手,以白蛇传为例,揭示古老传说与城市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白蛇传是一部关于城市的民间叙事作品,城市成为白蛇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不断地演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地承载着民众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想象,这些对城市的想象和表达,同时也构成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界有关"民族声乐"的讨论,近年来一直存在。对民族声乐阐释的不足,原因在于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准确的界定,这会造成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停滞。"缘情"是民族声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包括寻求符合不同民族审美习惯的情感方式,注重演唱主体的情感传递,情感原则中蕴涵伦理内涵等几个方面,作为语言美学、技术美学、原型美学的民族声乐,应该将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美学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竜神是布朗族的村寨保护神,竜神崇拜和祭竜仪式是布朗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民间信仰,影响着布朗族群众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一方面满足了布朗族群众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维护村寨的道德秩序、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被视为"封建迷信"而遭到批判和禁止的布朗族祭竜仪式在经过短暂的断裂之后迅速复兴,并逐步参与到国家的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民间信仰面对社会变迁和国家力量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适应性.这种传统的复兴与再造实质上是国家权力、民间精英以及民众生活动力等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神女神话是巫山本土巴文化的产物,高唐和楚先王在故事中的出现以及神女的"自荐枕席",是楚人征服巫山这一历史变迁的象征性反映。楚人利用民俗文化,把集体表象、原始宗教仪式与精神统治结合起来,从而把巫山神女神话改造成兼容巴楚民族基因的新质文化;宋玉将历史情感化,将原欲审美化,将社会行为心理化,使其历史内容潜隐到文本底层,爱的憧憬和美的追求得以突现,从而使巫山神女神话演变为浪漫主义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