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5.
李晓燕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8):25-26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代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既富有丰富的时间内涵,又具有深厚的艺术性特征。小说中蕴含着深刻的时间艺术,在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蕴,而心理时间又将现在与过去时刻连通,赋予心灵以极大的自由,体现出时间艺术的无穷奥妙。 相似文献
6.
论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曾艳兵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兼评论家安德烈·莫罗亚说:“对于1900年到1950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并且,在别的作家都满足于开发众所周知的“矿脉”的同时,普鲁斯特却发现了新的矿... 相似文献
7.
阚少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0-92,130
任何小说都存在于时空之中,同时又要表现时空,这似乎是一个惯例。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其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独辟蹊径,采用追忆的方式表现时空,空间成了一块块碎片,而时间则被赋予了毁坏和拯救的双重力量,并且两者在追忆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特别是无意识记忆,从意识深处唤起既不可再现、客观上又无法逆转的时空,从而在心里上获得一种永恒的感觉,时间在空间里复活。 相似文献
8.
黄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6):105-109
对生命中理想、爱情的追求,对生命中生与死的探索是所有诗人都关注的主题。英国各时期的诗人在这些命题面前也驻足而立,用简短的诗句对生命进行理性描绘,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辨力量。 相似文献
9.
孙梅立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1,10(2):69-72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现代主义小说 ,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则是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本文就两部小说的结构 ,人物、环境、表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意在发现中西作家在审美观 ,思维方式、艺术表现诸方面的不同特点。尽管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 ,且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 ,但两部小说在结构 ,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而在叙事的精彩 ,人物造型的完美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韩扬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2):118-123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从充满主体色彩的回忆出发,重新建构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呈现明显间离色彩的"马塞尔的世界"。在后者的世界中,叙述者却再三申明自己所表现的乃是真实的生活本质。这种从内在出发,对生活本质所进行的重估,宣示了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新的小说体式对于唯一、超验之"理式"的反叛。这一反叛绝不仅是马塞尔梦幻般的私语,更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张介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2):91-97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以附丽于时间的艺术家的成长作为主题,以具体可感的物象和形象显现时间,以融时间于空间及无意追忆的画面感、共时性的精细叙述等各种空间化形式来变形时间,为小说这种"时间艺术"创造了一种新的境界,并为现代小说技巧另辟了新蹊.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许贝贝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9,(6)
两年前,我像一只漂浮在海上的纸船,经过风吹雨打,闯进了高中这片陌生的藕池。我享受着菡萏飘香,同时要忍受波浪颦蹙,拍打我单薄的身体。我不断跃跃欲试,欲摆脱 相似文献
19.
任卓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9,(4)
飘落的岁月宣示最后的一程已经停步。——题记淅淅沥沥的雨擦洗着大地,伴着夜曲,把我和沫沫拉到了一把伞下。街旁的点点银光,照亮了大地,点缀着幽幽的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