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名人幽默     
郝立军 《可乐》2008,(10):52-52
画不如文一次,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一尝有名的德国蘑菇,但服务员听不懂法语。他灵机一动,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递给服务员。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而去。大仲马拈须微笑,自得其乐。他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  相似文献   

2.
名人幽默     
管他什么丘吉尔;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我们的心情与你一样;都对你的讲话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3.
名人幽默     
《可乐》2007,(11)
长相林肯的长相并不英俊,他对此颇有自知之明。一次,一位议员当众指责他是个两面派。林肯答道:"要是我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您认为我会戴这副面孔吗?"  相似文献   

4.
孟磊 《山西老年》2010,(2):59-59
许多名人之所以能高寿,不仅平时在性格上开朗乐观,语言上诙谐幽默,而且患病后也能乐观幽默,这可能就是他们战胜疾病、获得长寿的秘诀吧。相声界一代宗师、语言大师侯宝林,一生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晚年他患  相似文献   

5.
艾森豪威尔总统是个秃头,他的财政部长乔治·汉弗莱也是秃头。第一次会见时,艾森豪威尔亲切地握着汉弗莱的手说:“乔治,我注意到你梳头的方式和我完全一样。”后来,汉弗莱常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艾森豪威尔平易近人的作风。德国空军将领乌戴特是个秃顶。在一次宴会上,一名年轻士兵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12)
据说在西方,演讲作为一门伟大的技艺,是伴随着宗教的兴盛而日益成熟起来的。宗教需要启迪人心,劝诫信徒皈依,需要牢牢抓住那些在荒野中漂泊的羊群,告知他们渺不可寻的上帝和天国,让他们“信奉那值得信奉的”。牧师们站在荒野的土堆上,或者是站在教堂的台阶上,“把死的说成活的”。为了最有效的撒播那些上帝的福音,他们惟有个个“像有权柄的人”,铿锵有力地去表达他们语言的智慧和机巧。  相似文献   

7.
“Parallelism"是英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排比结构的表现形式不同,在汉语中并无真正意义的对应项.对英美名人演讲中英语“Parallelism”与汉语“排比”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英汉在排比结构方面存在的非完全对应关系,以便建立英汉在排比结构方面的可比性框架.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7,(7)
会说话的女人一个疲倦的牧师在家休息,透过窗户,他看见琼斯夫人正朝他家走来。她是那种非常爱说话的人,他不想跟她说话,就对妻子说:“我要上楼去躲一会,直到她离开。”  相似文献   

9.
隐喻性表达不仅可以使演讲变得形象生动,而且有时候会产生很强的劝说功能。在概念隐喻理论与图尔敏论证模型的基础上,从隐喻论证和语用论辩的角度,对企业家(以马云为例)演讲中所存在的隐喻性表达进行分析,探讨隐喻论证中的“反驳”要素,以及隐喻论证的劝说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三字诀:马克思读书坚持博(博览群书)、记(做记号)、读(熟读成诵)。三法:徐特立读书用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相似文献   

11.
拉生意2月14日是情人节。这天,艾瑞一大早就在邮局的柜台前忙活。他在粉红色心形的明信片上写“我爱你”等字样,又拿出香水往明信片上喷。巴比见了很奇怪,问:“您在干什么?”艾瑞说:“嘿嘿,我今天要寄出  相似文献   

12.
英语幽默中的语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 ,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根据语用学的原理 ,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含义、指示语、前提及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能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3.
情感亦称“感情”。它是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来源于实践,是受人们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等制约的喜、怒、哀、乐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而情感思维,是人们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借助逻辑思维形成的“情”进行情感判断,表示情感态,以指导、支配、影响实践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心理功能。 情感渗透在人的一切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演讲中的叙事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是人类组织经验的方法,是理解社会、构建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个人来说,叙事也是身份的一种构建方式。千变万化的叙事表面下往往蕴含着相对固定的原型故事以及深层结构,它们是叙事构建作用的力量之来源。在政治话语中,演讲是政治家塑造其身份以及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叙事又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通过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演讲中的叙事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叙事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语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日语知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日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极其重要。演讲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日语演讲教学正是实现日语口语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语言与文化相依共存,进行日语教学的同时导入日本文化这一观点已逐步成为日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本文主要探讨日语演讲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实施这种模式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政治演讲作为政治话语交际活动的一种,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任何成功的话语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本文旨在通过一些实例,具体阐述非语言语境之文化语境在政治演讲中的运用,强调文化语境策略在获取听众心理认同和支持以及实现演讲目的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名人     
波波夫·亚历山大彼得维奇(A.P.Popov)院长从1995年开始着手建立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农科院与内蒙古农牧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内蒙古农牧学院签定了合作协议。为了进一步推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1996年,他应邀派霰达诺娃(V.B.Sandanova)和巴勒杜尼科娃(C.C.Bal-dunikova)等两位教师前来中国承担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的俄语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进路以及语料库,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通过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分类、识解和分析,探讨隐喻所起的不同作用.认为隐喻可以帮助实现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还能帮助总统们达到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9.
就职演讲是政治演讲中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政治演讲语类的共性外,还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就职演讲中情态词.在量值方面,就职演讲中的大部分情态动词是中值的,而低值的和高值的情态动词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且大致相当.这些不同的情态量值表达了不同的情态意义,反映了演讲者的不同情态倾向.  相似文献   

20.
就建立名人精子库的社会论说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评价标准双重性、以一种科学观点反对另一种科学观点等进行了一些梳理,希望能对类似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