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崇高在《西北人口》1985年第2期发表题为《优生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中说:堕胎术,现称人工流产术,是当前优生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防治手段,也是计划生育中控制人口的有效措施。而半个世纪以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禁止的,被认为是不人道的,法律规定堕胎是犯罪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流产术,在今天,除宗教治国严格的一些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对此都不再认为是“禁区”了。 安死术,又称安乐死。这是个古老的医术,在中世纪以前曾被采用过。近几个世纪,由于社会进步,提倡人道,此术遂被废弃。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一些学者,又重新加以研究。提出对那些极端痛苦而又确无治愈希望的晚期病  相似文献   

2.
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进行审理,最后做出了两项裁决:1.得克萨斯州法律不考虑怀孕的阶段和其他利益,把保护母亲以外的堕胎均规定为犯罪,是违反了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法律程序条款;2.在怀孕的前3个月,母亲的身体是她自己的,她和医生有权决定她是否堕胎;在怀孕的第4至6个月,州政府有权利和义务保护母亲的身体(允许为保护母亲的身体而堕胎);不允许在怀孕的最后阶段(7个月及以上)中止胎儿的生命,除非目的是挽救母亲生命。 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的依据是:1.在孕期的前6个月,能否堕胎是妇女个人的隐私权。它与避孕、性、婚姻、生殖、分娩等一样,是受宪法所保障的个人基  相似文献   

3.
人口信息     
最近,法国专家研制推出一种口服堕胎丸,据巴黎大学生化学家保利教授介绍,此丸没有严重的副作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报道,此丸的堕胎有效率为85%,该药为甾类化合物,其功用是阻断对怀孕必不可少的孕酮的作用。该丸最适宜怀孕两周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女人工流产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乔晓春 《人口研究》2002,26(3):16-25
利用卫生部和 1 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妇女人工流产比和人工流产率进行了估计 ,并利用 1 997年数据对人工流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中发现中国城市妇女的人工流产率大大高于农村妇女 ;只有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的人工流产率低于至少有一个男孩而怀孕的妇女。由于避孕失败造成意外怀孕是中国妇女实行人工流产的首要原因 ;但是在农村 ,由于不符合计划生育规定而实行人工流产则成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是世界范围内生殖健康领域优先议题之一,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作为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伴随着人工流产,子宫穿孔、不全流产、出血、感染、不孕等并发症或后遗症时有发生,不仅有损于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对世界范围及我国的人工流产现状做一综述,深入分析其原因,探讨人工流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人工流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1997~2017年4次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选择每次调查前5年有怀孕史的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重点对21世纪以来中国人工流产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与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避孕措施使用等有关信息相关联,剖析不同时段人工流产的生育特征。结果显示,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发生风险逐步下降,但生育子女数越少人工流产风险越高,且近期生育2孩女性人工流产风险明显上升。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未生育者婚前人工流产比例持续升高,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仍然严峻;曾生1孩和2孩者产后人工流产有所上升,表明生育后未满足的避孕需求亟待重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逐渐减少,但仍持续存在,需要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倡导。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未婚妇女妊娠的现象相当普遍,并且妊娠率在许多国家不断上升。据有关专家估计,1987年全世界有4000~6000万妇女做人工流产,其中有一半左右是非法人工流产;在非法人工流产中,又有一半是未婚妇女。在中国,近年来未婚妊娠及人工流产逐渐增多。据报道,一些地区未婚妇女人工流产占人工流产总数的20~50%。国内以往对已婚妇女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评价避孕有效程度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常以人工流产率的高低作为考核和衡量的指标之一。目前国内有关计划生育统计资料通常采用期内人工流产人数与期内出生人数之比值,即按出生数:人工流产数=100∶X的比例式求得比值,以此表示人工流产的比例,或是用人工流产与已婚有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之比,即: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的男孩偏好与人工流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使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中国农村在生育政策实施的不同时期的男孩偏好和人工流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流产与出生性别比的时间趋势、特征和变化模式基本一致;在只有两个孩子的妇女中,第一孩为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后进行人工流产的风险显著高于第一孩为男孩的妇女。这些结果揭示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普遍存在和男孩偏好对人工流产的重要影响,验证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出生性别比上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据人工流产观察》1984年10月报道:英国人口普查局在前不久提供的有关人工流产的统计资料显示,198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数为162,016人,它与1982年相比减少0.5%,这是该地区人工流产人数自197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据了解,在英格兰和威尔土的女性居比中,人工流产的人数降低了0.9%; 即从1982年的128,553  相似文献   

11.
<正> 德川时代,约三百年间,日本人口大约有3,000万人。统治者认为,人口和家畜一样,越增加越好。但是,扶养能力没提高,而且在人口移动被禁止的社会里,要增加人口,也不可能。那时,一般居民采取溺婴、“堕胎”等手段,是常见的行为。不久,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初期,在全国范围,政府禁止溺婴、堕胎,采取了积极奖励生育的政策。例如:对贫困家庭,发给育儿补贴,并实行孕妇登记、死产检查等制度。新政府采取的是增加人口的政策;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口号,鼓励人口的增加。明治20年代,在日本国内,出现了人口过剩的趋势,人口过剩论在日本被提出来了。因此,提倡向海外移民和开发北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级人工流产的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  庄亚儿 《人口学刊》2004,40(3):16-21
利用省级数据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对人工流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将20个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变量合成了3个分别代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侧面的因子。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因素对各省各孕次人工流产比例都有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第1孕次人工流产比例与计划生育无关。而随着孕次升高,计划生育的独立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工流产的研究大多从时期视角展开,缺乏生命历程视角的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数据中1930~1969年出生队列女性的终身怀孕信息展开分析,采用APC分层混合效应模型分离出影响女性终身人工流产水平的时期、队列和年龄效应。研究发现,在时期效应上,中国女性的人工流产水平呈现出波动性特征,生育政策调整和生殖健康服务发展对其有重要影响;在队列效应上,人工流产的数量选择机制和性别选择机制在不同出生队列的女性中产生分化;在年龄效应上,不同时期和不同出生队列女性的人工流产年龄模式表现出差异性和规律性。建议继续完善生殖健康服务,减少非意愿怀孕,促进性别平等,重点关注经历过人工流产的中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意识和现代观念中,子女性别偏好,尤其是男孩偏好,从东亚、南亚,到中东以及北非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这是许多国家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文化基础。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孩子几乎是满足期望的子女性别结构的唯一手段。当今世界,无论是自愿的或是非自愿的生育率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特征,少生孩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伴随现代避孕、胎儿性别鉴定、人工流产等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为人们满足既要少生,又要实现理想的子女性别结构提供了手段,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人工流产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如韩国、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台湾、香港等。中国自1980年代就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高且持续上升的现象,有大量中外文献从社会、经济、文化、生育、死亡、统计等因素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历程、程度和原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经过一段时期的争论,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观点: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人工流产是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导因素。但是,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流产?对这个问题尚缺乏深入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在对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出生性别比进行多种方法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程度、特点、原因和性别选择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虽然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了节育主张,且有民间节育社团的出现,但始终未形成有力的节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五年,实行的是限制避孕和堕胎的政策。1955年始,中国展开了节育活动,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节育高潮。这历时三年之久的节育活动,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事。它不是实行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6.
人工流产与妇女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根据一个多中心调查结果,阐述了人工流产对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其决定因素,探讨改善妇女生育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工流产后当月应该忌性生活。第一次月经后就必须开始避孕,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刚做完人工流产的妇女,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较差,如果不重视避孕再次怀孕,短期内再行人流手术,容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子宫穿孔、宫内感染、月经失调等等,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因此,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应根据身体条件,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如果是采用服药避孕,就应该从第1次月经的第5天起开始服药。短效药每天服1片,连服22天;长效药每月服1片。如果人工流产后1个月还不来月经,也可以从术后1个月的第1天起开始服药。此外,也可以使用工具避孕。如果术后2个月…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战后人口统计资料分析,婚姻形式和避孕措施是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造成具有日本特色的低生育率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干五年里,人工流产在降低生育率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自1960年以来,人工流产对生育率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小。目前,日本的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为12‰,为日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状况的分析,建议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存同 《南方人口》2011,26(1):7-13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988—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进行了再次分析,以量化考察知情选择政策对中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知情选择与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可能性的降低之间呈现一定的因果关联。知情选择导致了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的可能性降低,并在各个孩次上都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