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抱怨北京地铁挤的人大多都不是胖子。首先,胖人绝不会轻易放下身价去挤地铁爆溅旁人一身油的尴尬劲儿不说,挤上去觅若往人缝儿里一疙瘩一块安排塞肉也够人一呛。凑合着把肉安排妥帖——舒服不敢想该堆哪儿只能见缝插针地塞个大概齐。世上的胖子害羞型居多,胸怀的宽广大约只对天底下的好吃者敞开。一刹车,往怀里硬塞个美女帅哥抑或长了半脑袋白头发的大爷,适应起来很需要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明明同一趟列车从沈阳到长春有票,从长春到哈尔滨也有票,乘客为什么不能同时购买,一趟车坐到目的地呢?因不满"同一趟高铁禁止分段购票"的规则,律师李滨将中国铁路总公司告上了法庭,目前哈尔滨市铁路运输法院已正式立案。2月17日下午,12306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同车禁止分段购票"规定是出于多项因素考虑。(2月18日《北京青年报》)其实,很多人都曾遭遇过这样的经历。虽然直达的火车票已经卖完了,但分段的火车票还有,只要分段购买火车票,照样可以乘坐同一车次火车直达目的  相似文献   

3.
易明 《北京纪事》2016,(11):71-73
9月22日是"无车日",早上8点多从地铁亦庄线的企业文化园站乘车,到位于车公庄的市文资办开会.等车的时间不长,只是车上异常的挤,我想几天没坐车,不会是租住到五环外的年轻人又多了吧.耳边听有的乘客在向单位请假,大概意思是地铁出问题,等了一个多小时等等.  相似文献   

4.
东方尔 《社区》2002,(6):14-16
“马路游击队”到底有治没治? 镜头一:当你正在街头行走时,冷不丁身边会冒出一个什么靓妹、俊男,或长得不怎么样却满脸都是表情的人来,一伸手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片儿便塞进你的手中,弄得你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镜头二:热闹的大街上,人潮如涌,各式各样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差不多挤成一团疙瘩,可是就在这车挤车、人挤人的混乱中,总会有几个身穿各式各样广告服,手中拿着一沓广告纸的人,若无其事、神态自苦地见车拦车,见人拦人,弄得驾驶员躲闪不已,各种车避走纷纷。……  相似文献   

5.
人总是害怕漏掉某一趟车,搭错某一趟船。 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中专,从中专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文凭的追逐,我算是历尽了千辛万苦。在这份文凭背后,妻洒下了多少汗水,忍受了多少勤俭节约的磨难,真是“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  相似文献   

6.
时间:10月4日-6日被虐方式:旅馆没有热水服务态度差上岁数了,就知道尊老爱幼,“十一”人再多,再挨宰,我也决定要带我爸出去玩去, 可是,人生就是这样的,你越不想费劲,你就越省不了心。待我们从千军万马中挤上去兵马俑的车、到达了万人瞩目的兵马  相似文献   

7.
英语读吧     
没有我你们走不了公共汽车很拥挤。有个男人想上来,但是没有一个人给他让路。“喂,让我上车!”这个男人喊道。“车太挤了,你最好等下一辆吧。”一位乘客对他说。“但是没有我你们走不了,我是司机!”这个男人说。The bus is crow ded.A m an tries to get on,but no one gives w  相似文献   

8.
如果到越南河内或其它大城市而没有乘过一次三轮车,那就是你已错过一种在任何地方都很难找到的乐趣。 在亚洲,有各式各样的三轮车;中国的三轮车,蹬车人在前面,乘客坐在后面。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蹬车人在乘客座位旁边。而在越南,三轮车的式样则有尊重乘客的意思,因为蹬车  相似文献   

9.
白水 《北京纪事》2011,(8):72-74
北京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尤其是地铁,不仅跑得快,建的速度也快,拉着咱北京人东奔西跑。您说这地铁吧,跟两口子有一比:又爱又恨,因为天天得坐,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爱。可也恨啊:不管你是谁,进了车门,都把你挤得七零八落。正可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坐地铁这个词,说着没感觉,挤地铁,才是准确生动的。  相似文献   

10.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忽然,一旁的马路上冲出一辆车,公交车一个急刹后停住了。那是一辆婚礼的摄像车,后面是一列长长的迎亲车队。乘客开始抱怨上班要迟到了,公交车司机却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不时按一下喇叭。有人对司机说:“你光按喇叭不行,他们不会给你让道的,不如  相似文献   

11.
简单的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冬的一天,我在车站等车,52路车驶了过来。车门打开,一些人下来,一些人上去,彼此行色匆匆,却没有谁多留意对方一眼。从车上走下来一位头发花白、拎着一只蛇皮袋的老太太,一看就知是从农村来的。她径直向我所在的站牌走过来,然后用一种困惑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站牌。她似乎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我:“孩子,俺不识字,去省立医院俺该坐哪趟车?”“52路,就是你刚才坐的那趟。”对乡下人到城里乘错车的现象我司空见惯,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句,“车上的售票员没有告诉你去省立医院该到哪里下吗?”老人脸上绽开温情的笑:“呵呵,俺…  相似文献   

12.
佚文 《今日南国》2007,(1):17-17
到了菲律宾,你会满大街地发现一种交通工具,它的车头像吉普车,但它的车身较长,五颜六色的,附着各种花花绿绿的图案,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里的人叫它“吉尼车”,华人叫它“花车”。堵车的时候,花车排着一条长龙,还真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看着这新鲜的交通工具,不免想切身感受一下异国特有的交通工具。但这里的老师告诉我,由于这种车随时随地可以停车,上下乘客,因此很不安全。  相似文献   

13.
温说新语     
正无饮食车厢"早上车厢内人挤人,而公交车又是空调密闭车,有的人为了赶时间,带着肉包或韭菜包在车上吃,整个车厢内都是肉味或韭菜味,让人难以忍受。"——市民李先生"每天都会从车上清理出乘客丢弃的食品垃圾,像酸奶瓶、食品包装袋,甚至有吃了一半的包子,还有很难清理的口香糖。"——给56路和20路公交车打扫卫生的蓝女士  相似文献   

14.
感悟     
阳春三月,一个柔美温暖的季节……就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由于要到曹溪办点事,于是我来到了大洋道口等十二路公交车,等车的人不算很多,等了好一会儿,十二路车终于来了,我上了车,发现车上已坐满了人,我靠边上找了个站的空间,刚站稳,车启动了。好不容易到了下一站,此时又上来了几位乘客,其中有一个老大爷身穿皮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8,(6)
一个偏远的农村突然通了火车,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有一个孩子特别热情,每次火车来的时候都站在高处向列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他挥了几天手终于满腹狐疑,是我们村  相似文献   

16.
挤车     
干河 《社区》2002,(2):53-53
上班了,挤车,挤呀,挤呀,挤成一片牙膏。 下班了,挤车,挤呀,挤呀,挤成一幅图画。 这么多人上班,大多数人都要挤公共汽车。不挤不行呀,没钱打车,就更没钱买车。不挤不行,上班迟到了要罚钱,下班回家晚了一家人要挨饿。坐车的人多了,就要挤,所以现在你听不见谁说坐公共汽车了,都说挤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17.
魔影伤人 人心慌慌 艾达是纽约长岛附近一家医院的女护士,她年仅23岁。2007年4月4日这天深夜12时许,艾达乘地铁去医院上夜班。深夜的列车上人很少,艾达上的那个车厢里只有三四个乘客,都在隆隆的车声中昏昏欲睡。列车很快就到了世贸大厦遗址站,艾达起身到车门准备下车。  相似文献   

18.
挤车     
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乘车。在车站等了很久,车还没来,我心中便嘟哝起来:“这鬼车子存心和我过不去。”人们也开始抱怨了。一个中年妇女说:“昨天我等了一个多小时呢。”另一个附和说:“就是啊,这车真成问题。”忽然,不知谁叫了一声:“来了,来了。”车子慢慢地靠了站,门一开,车上的人像爆米花一样弹了出来,车下的人又立刻乱哄哄地挤上去,门被堵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我挤上了车,车厢内空气污浊,我真担心这个闷罐子会爆炸。到了下一站,我被人流卷了下去,只好再排队上车。上车后,连呼吸都困难了。总算到了终点站,我下车一看,哎,新穿的衣服皱得像…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前,阶级异己分子姚文元写过一篇《电车上的杂感》,大谈其乘电车的两种心情:上车前,“总希望自己能够拼命挤上去”,若有人阻止,心里便“非常反感”;一旦“挤上车”,心情就发生“突变”,“希望上车的越少越好”。一九六二年,在上海钜鹿路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他鼓着金鱼眼,又津津有味地重弹“乘车”老调。当时听了颇觉纳闷,现在细细一想,发觉透过这件事,倒是很能说明姚文元的“人生哲学”。他的政治生涯,倒不失是一篇“拼命挤“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正我去纽约看望朋友戴维,下飞机时,以为他会开车来接我。没想到,他带着我一起挤地铁回家。我问戴维:“为什么不开车来?”戴维说:“在纽约,除了周末远距离的郊游,平时开私家车的人并不多。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还是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我不禁奇怪,美国是生活在车轮上的国家,几乎人人有车,更何况是在高收入的纽约,为何那么多的人不开车?“纽约有发达的公交、地铁和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