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天,我穿着时髦衣服,出入高级写字楼,是一名白领;夜晚,我成了另外一种人。在我的身体里,存在着无法抗拒的诱惑——每隔三五天,我就像个孤独的夜游人一样,要去某个地方发泄……  相似文献   

2.
馥碧萱 《社区》2017,(29):18-19
苏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很多,但有一些分布是比较集中的,比如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和苏州民俗博物馆,相互之间皆是步行可至的。如果加上这三个博物馆周边的拙政园和狮子林,刚好可以满足一日的游览。只是我去时那两座园林皆是人满为患,倒是博物馆里清静一些,故而博物馆留给我的印象比那两座名园要深刻。  相似文献   

3.
这里是一轴天然趣成的风景画卷;这里是一首至纯至美的山水歌谣;这里是一部缠绵婉约的抒情长诗;这里是一个宁静幽雅的人间仙境。 这就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真实写照。 苏州,世称“人间天堂”,以园林山水甲天下著美人间。而这座“天堂”的佳绝仙境即在太湖。因而,去过苏州,游过太湖的人,都由衷而感叹:太湖,天堂仙境。  相似文献   

4.
宁静枫桥路     
孙晶 《社区》2009,(35):48-49
来苏州有一年了,闲暇时爱骑上我的小电瓶车,穿梭在这个城市的街巷,感受她三千年文化浸润的气息:感受她的古老或现代的林林总总,而看过了这个城市的铅华之后,最爱去的一条路就是枫桥路。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8,(15):17-17
“这个孩子从小就很独立。也有自己的想法。练上手球就是他自己选的。”妈妈张玉梅说得很平静,“初三暑假,我们家本来计划等他从苏州比赛完回来的第二天全家一起去九寨沟旅游,但张星到家后拿出来一份东西.我们一看。是江苏省手球队的大名单.上面写着第二天要去苏州报到。我们就问他自己的想法.孩子自己说.他要去苏州练手球。”第二天,  相似文献   

6.
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是园林意境的最大特征,园林意境和建筑艺术在我国古典园林当中相得益彰,达到了完美融合的境界,但在现代建筑设计将园林意境融入其中的例子却不多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4):21-21
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滏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相似文献   

8.
Jonna  Wibelius  古雷 《可乐》2008,(10):61-61
大约半年前,我在上海火车站等车去苏州。一名中国商人坐到我旁边,与我海阔天空地聊。这名商人问我,中国人的什么习惯让我特别不可理解。就在我准备回答时,广播响了,通知旅客到站台等车。到苏州去的人  相似文献   

9.
1994年中考后,我意外地收到了上海市园林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母亲极力反对,因为她简单地认为搞绿化如同种田一般,非常辛苦。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觉得要抓住这机会去闯出一番天地来,母亲拗不过我,最后我如愿进入了园林学校。  相似文献   

10.
音乐喷泉     
小朋友,你们看过音乐喷泉吗?如果没看过,今天我想带你去苏州锦鸡湖一起去看。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名热心再生资源利用事业者,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成为目前苏州当地一名颇有名气的总经理,用他的话说:“我就是个收垃圾的,说大一点,就是做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他就是苏州市苏发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大兵。  相似文献   

12.
各位老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交流。(掌声)单院长给我打电话,要我来讲一讲,刚开始我一口就回绝了。我想,第一我已经离开苏州了,我这董事长已经不知道辞了多少次了,总是辞不掉,但平时因为其他工作较忙,对学院的工作过问较少,实际上就是个挂名的董事长而已。  相似文献   

13.
尺幅窗无心画--浅谈苏州古典园林墙窗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品,其造园手法丰富,园林意境深邃,堪称中华文化瑰宝。其中园林墙窗艺术尤为点睛一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文章从苏州古典园林墙窗的艺术形式及其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窗为园之眼,景为境中情。  相似文献   

14.
园林植物不仅是一种生命体,同时也是一种造园的要素,这两种属性决定了它在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苏州和杭州的园林为例,阐述了植物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具体作用,并通过二者的对比,提出了现代园林植物应用中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园访秋     
曼殊 《社区》2014,(29):31-31
早上朋友向我问起去苏州的行程安排,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堆名字给她,觉得意犹未尽,又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我。现在想想,倒有些关心则乱的意思,对于那个地方,自己觉得熟悉却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些景点、景致、路线、方位,但陌生的是社会,人情,生活细节。我常常不太确信的自审,故纸堆里、古人笔下、镜头框里的苏州,值不值得成为你一次一次拜访的理由,当你面对人事已非,面目模糊,风流云散的现实,你真的能从中获得满足并且愉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天安门的两侧有两个三拱门的门洞,一个是天安门西的南长街,另一个是天安门东的南池子。从我记事起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东北上山下乡,我家一直住在南池子南口的小苏州胡同8号,那里有我童年的所有记忆。菖蒲公园的修建,使小苏州胡同消逝了。菖蒲公园建成后,我曾去寻找小苏州  相似文献   

17.
有人称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象苏州秀气的园林,淡雅清峻,玲珑透剔。陆文夫自己也以园林比小说,说“网师园是个短篇”,“它小巧秀气,比例、尺度缩小。十分怡人。”对于陆文夫小说的读者来说,这不难体会。然而,作为一座园林,不能设想其色彩是单调的,除了其布局结构的精巧独特外,色彩的丰富和斑斓不可缺少。陆文夫的小说对于色彩艺术独到的运用,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索陆文夫小说的色彩艺术,对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不无裨益。陆文夫还没有作过关于小说色彩艺术的理论阐述,这也许是他正埋头创作、精心构筑之故。然而,他的小说色彩感是何等浓烈!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是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陆文夫是善于对社会世象进行调色的作家。尽管陆文夫作品中对色彩描写的词句那么少,有时几乎整篇作品中也找不出多少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表色字眼,但色彩感依然十分鲜明。那么,其奥秘何在?依笔者浅见,陆文夫小说色彩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陆文夫对小说色彩追求的是整体性艺术效果。在小说创作的艺术实践中,陆文夫深谙小说这种文体的整体性优势。曾有人说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写得很美,陆文夫却把“美”归功于苏州这个整体,他说:“如果真是比现在写得美的话,那也不能归功于我,得归功于苏州。苏州的姑娘长得美,园林美,小巷也有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陆文夫《〈小巷深处〉的回忆》显然,其色彩艺术也最宜于在整体性中表现。美国学者利昂·塞米利安在《现代小说美学》一书中曾精到地指出:“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复杂的画面系统。”他把小说  相似文献   

18.
我去过许多地方,可是,我就是爱我的故乡沈阳。喜爱我老家的模样——个小小的院子,一棵大大的榆钱树,一座矮矮的房子,一群儿时的伙伴;喜爱我老家的味道——玉米大饼的香味,榆钱树叶的甜味,冬日白雪的冰味。那里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  相似文献   

19.
论陈从周散文艺术风格王素英陈从周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古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曾两次赴美讲学,著有《苏州园林》、《苏州旧住宅》、《园林谈丛》、《说园》、《绍兴石桥》、《中国园林》、《陈从周画集》等。他的散文也独具匠心,恰如俞平伯先生在《(书带集)序》中所说:...  相似文献   

20.
苏州是个园林城市,已有9家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又是昆剧故乡,昆剧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存在形式截然不同,但艺术上的同构,使它们一开始就难分难解,构成了苏州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