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月26日中午,87岁的缪慧英老人被社区党委书记苏梅英扶到金塘“银龄大厨房”并告诉她说,“今朝大会餐”,原因有二:一是主打菜剔骨鱼头粉皮汤,营养且美味,适合高龄老人;二是岁岁重阳今又近,想听听社区“老顾客”们的意见。缪阿姨是个古戏迷,她一边品着鲜嫩的鳙鱼嘴,一边指着“银龄大厨房”的两位策划人苏梅英、蒋忠文说:“一位何仙姑,一位吕纯阳,你们说咋办就咋办。金塘八位活神仙,把我们这些老弱病残服务得舒舒服服的。” 相似文献
2.
我走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帮我料理后事啊,不然我会走得不安心。呵呵,我才不帮你呢,你有那么多的子女。孩子们都还年轻,不懂得怎么处理后事,求求你了。好,好,你就放心好了……生,我们乐此不疲;死,我们避之不及。后事怎么办,我们甚至无从想起,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3月初,北京市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社区一七旬独居老人突然病重,邻居们得知消息后将他送到医院,并接力为他熬粥、陪护等,直至老人病愈。我看到他坐在床头,脸色煞白,不断地呕吐……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社区居民姜志仁说,3月3日晚7点多,他得知邻居七旬独居老人王作忠病重,赶紧上门看望。见到王老呕吐不止,他赶忙联系邻居聂兆银,两人开车将老人送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在医院,姜志仁等邻居陪护老人做CT、化验、输液等。经医生诊断,王作忠老人是由于感冒和脑供血不足,引起 相似文献
4.
5.
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大江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前门地区胡同文化达人;他既是社区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胡同的百年沧桑,记录胡同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用相机记录感动,用微电影诉说故事,他就是热心公益的胡同摄影家蔺鑫元。 相似文献
6.
7.
“我走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帮我料理后事啊,不然我会走得不安心。”“呵呵,我才不帮你呢,你有那么多的子女。”“孩子们都还年轻,不懂得怎么处理后事,求求你了。”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8,(10):22-23
2008年1月1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江厦街道义工俱乐部表彰大会上,首个由全国劳模名字命名的服务品牌——“夏慧星文明车队”成为俱乐部的新成员,他们将为遇到急事难事且出行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至此,海曙区江厦街道全方位的助老服务网络形成。
近年来,江厦街道立足基层,关注民生,不断挖掘、整合辖区内各类人力服务资源,组建了江厦街道居家养老义工俱乐部,从老年人最关心、最需要的“医、食、住、行”出发,切实为老人提供周到、便捷、温馨的社区为老服务。截至目前,义工俱乐部已有近千名成员,他们被分成生活养护照料、医疗保健咨询、爱心帮扶援助、精神文化娱乐等4大块、共40个服务团队,在生活照料、帮困扶贫、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爱心编织起了一张温馨服务网。 相似文献
9.
江苏无锡市北塘区双河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社区,共有居民80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98人,占总人口数的260/00独居空巢老人485人,纯老家庭459户963人,是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服务已逐步成为当前社区服务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街道新型社区做好对老年人的服务?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芙蓉里社区做到了便老服务“十不出院”。根据“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困有所济”的宗旨,海淀街道开展了一系列便民便老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了“高起点、专业化、一条龙”服务的新格局,在芙蓉里等一批社区服务中心做到了便老服务“十不出院”。这“十不出院”是:①看病就医不出院,社区服务中心有医疗服务站,看病打针拿药不用出小区;②托老服务不出院,小区办有托老所,孤寡老人有人管;③做衣理发不出院,小区办有服装裁剪和理发服务点,可以就近做衣理发;… 相似文献
11.
8月28日,黄化门社区的李女士走进了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住房保障科的办公室,她不是来办理申请业务的,而是来送锦旗和感谢信的。这已经是街道住房保障科成立以来收到的第五面锦旗和第二封感谢信了。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魏户滩路社区有一支“老帮老”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但他们不服老,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后,积极认领了辖区的高龄老人帮扶对象,上门聊天,打扫卫生,帮忙理发,忙得不亦乐乎。“60岁是老人中的青年,70岁是老人中的中年,80岁以上才是真正的老人,我还是青年昵!”自从66岁的高念兰参加了魏户滩路社区“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后,她变得忙碌起来,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相似文献
13.
“你怎么乱扔垃圾啊?你知不知道这样会砸到过路的居民?这种行为真的很不好,你要注意啦……”一阵阵的责备声时断时续地传到笔者的耳朵里。这是怎么了?原来是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区环保小组的组员正对楼上乱扔垃圾的住户喊话。笔者走近后才发现,两位看上去60岁多的老人拿着小喇叭。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上龙社区、建国门街道禄米仓社区等21个社区统一设立了“人大公示栏”,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以及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公示。今后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够了解人大工作,并且可以直接通过公示的电话将自己的意见反馈到人大代表处。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在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参赛影片《剃头匠》引起轰动,最终获得了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片中主角靖奎老人赶到了现场领奖。近几年,靖奎老人仍在京城剃头理发。2011年国庆节前夕,现年98岁高龄的靖奎老人做客北京电视台《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节目,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19.
20.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兴化社区,有一位82岁的老人王中平。她退休前是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从2002年开始,每天上午10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手拿竹夹子和塑料袋,捡拾路边、草丛和树下的狗粪。渐渐地,王中平成了小区名人,被人亲切地称为环保大妈,甚至有电视台记者来采访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