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古已有之,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与总结,在西方,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稍前,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等著述中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过象征主义;不仅从哲学角度,而且从艺术史和创作美学角度更为系统地探讨总结了象征主义的人,是黑格尔。黑格尔的煌煌巨著《美学》(原名《美学演讲录》),是由他1816年始在海德堡大学任教和1818年始在柏林大学任教时的讲  相似文献   

2.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哲学观在世界观上是二元论的,在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观上持的是“为艺术而艺术”。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则古已有之,其理论体系经由黑格尔、歌德等最后在象征主义诗人那里趋于完备;它在审美方式、艺术假定性方式上以象征区别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美学,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则以暗示、通感和生成性语言的创造等区别于后两种创作美学。而作为三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创作美学,它们一直处于相互渗透和融合之中,这一趋向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共生并相互影响。通过整理分析西方美学中艺术情感理论、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关系,从哲学、美学精神及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角度论证美学本质是艺术情感与精神问题,西方现代艺术美学特质是对艺术情感和精神的本体主义追求。从西方美学角度探究西方现代艺术内涵,以艺术生命形式体验并挖掘现代艺术表现语言,为当代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提供美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穆木天前期美学思想的特质,即“写实的象征主义”美学体系中种种深刻的矛盾统—关系.“纯粹诗歌”理论是其美学核心;“交响”论、“暗示能”是其艺术表现;“写实”论是其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5.
象征主义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普遍遵循采用的一种基本创作美学;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在主调上可以有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抑或现代主义的区别,但象征主义都是它们共有的审美构成。象征主义在中国,总体上说是横向移植的产物。象征主义的被引进是现代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发展主潮自觉趋合的表现,是中国文学自五四始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新时期文学也是同样,几乎说不上有哪一位作家没有受到象征主义的侵染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突出问题,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已经摆在整个人类面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美学是近几年新兴的美学理论。它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作为一门形成中的学科。它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哲学美学的思考,一是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自然美学的探讨。从生态美学角度看20世纪的乡土小说创作,不仅可以拓宽20世纪乡土小说的研究领域,而且可以使20世纪乡土小说的研究具有关怀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开放眼光。  相似文献   

7.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论奠基人,其象征主义具有宗教哲学色彩和世界观的品格。他以毕生的创作践行着自己的象征主义主张,其叙事风格彰显出一种新精神追求,从而与当时的“社会小说”和“市民小说”形成对话、论争的格局。《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即是其主张的重要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王统照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总体倾向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但其早期小说也呈现出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文章从王统照“五四”时期的美学思想入手,以现代文学观念和理论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象征主义、意识流、印象主义等现代派艺术手法在他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在历史的轨迹中阐述了产生这种风格的“精神气候”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初探杨金洲李贽作为明清之际浪漫洪流的精神领袖和启蒙运动的理论先驱,他最大的贡献和价值在于他以完备的理论形态确立了自然人性论在整个中国哲学、文学、美学、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李贽的美学不能归结为童心说,只能归结为自然人...  相似文献   

10.
穆木天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木天是在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里浸泡过的,他钟情于象征主义。他的《谭诗》和《什么是象征主义》等论文是对象征主义的感情描绘和理论阐述,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与史料价值。他提倡纯诗,追求艺术美。他的《旅心》从内涵到外延都显示了象征派的品格,但不朦胧不晦涩,易被人接受。加入左联后,他是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其诗风转入大众化、民族化。《流亡者之歌》美学价值降低了,但比其他诗歌会成员的视野开阔一些,题材重大,代表了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流向。穆木天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业绩必将是他的关于象征主义的诗论和创作;而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尚待人们去开掘。  相似文献   

11.
浪漫主义及其美学理论的认知意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的浪漫主义只限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文化运动。文章首先讨论浪漫主义的内涵和浪漫主义运动前夕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论述德国、英国和法国浪漫主义的不同特征、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及浪漫主义对后世的影响;从西方古代语言起源和修辞学理论以及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探讨浪漫主义理论的渊源,并从当代心理学、认知理论和哲学阐释学的角度探讨浪漫主义理论的认知意义。文章认为,浪漫主义运动是开创西方现代意识的先躯运动,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原则是浪漫主义美学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美感思想在中国当代的研究,从20世纪50-60至8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美感思想的阐释与运用,从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美学研究者们是重在从哲学的层面来探讨美感的本质,并在唯物辩证观、实践观和认识观等几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美感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美学在引进西方美学的过程中,研究者们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美感理论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有的比较单一的哲学认识论思维模式,开始注意从生理学、发生学、尤其是从心理学美学等角度对美感经验、审美心理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全方位考察,马克思主义美感研究逐步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13.
李泽厚的“积淀说”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回顾和反思这一理论的产生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李泽厚进行理论建构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李泽厚的“积淀说”并不是他单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批判康德哲学的结果,而是他把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理论和康德的批判哲学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使得他把康德思想的概念和框架带入了马克思的思想,由此构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和倒转。但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这种误读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阐释,是他把自己的先在视域与马克思原有的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视域的融合必然产生意义的增殖,从而构成新的理论建构的起点。就此而言,李泽厚创立“积淀说”的过程清晰地展示了一条理论创新的阐释学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郭久麟教授的《文学创作灵感论》,近几年来引起了评论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部著作是他从文学的创作角度,运用文艺理论、美学、心理学、思维学、哲学和脑科学去审视,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借鉴中外古今作家的丰富创作实例,结合他自己创作中的切身体验,系统而多维地阐述文学创作灵感的特点、本质和诱发机制的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5.
王鼎钧的散文作品近年来得到海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从散文文本角度分析者居多。文章梳理了王鼎钧的撰文历程,以知人论世的研究手法探讨王鼎钧先生在散文创作中所体现的哲学追求和美学意蕴,以期促使对王鼎钧的散文作品的学术研究更加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16.
一、象征主义的诠释与界定在对文学史上的象征主义作过一番考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象征主义就其内涵来说可区分为一种艺术哲学观和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哲学观,是19世纪下半叶才产生的;一方面它是随着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创作的出现而产生,另一方面也正是以它的旗帜形成了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欧美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从世界观上溯源,象征主义艺术哲学观植根于柏拉图的二元论。柏拉图把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认为前者是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指向是人生论,其哲学可谓人生论哲学,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人生美学(人生论美学),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学。人生美学的兴趣不像哲学美学那样探索抽象的美是什么,也不像艺术哲学那样从抽象的哲学理念出发探讨所谓艺术的本质,更不像艺术心理学或艺术符号学专门从心理学美学或符号学美学的角度探讨艺术的种种特征;它的根本兴趣在说明美与人的关系,美与人的生命的关系,美与人的日常生活的关系,总之,美与人生的关系。人生论美学既热烈执着于人生又高逸超拔于人生的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诗性呈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并不缺少美学研究,"入出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以往的研究多从审美态度与审美体验的关系方面来考察"入出说",而忽略或回避了其哲学基础,换言之,对于"入出说"只是从工具理性而非哲学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本文尝试探讨"入出说"的哲学基础,旨在说明,美学与哲学是从不同的视阈启示着生命的真相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学宏观走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文学在经历了几次大潮涌动之后,正在克服浮躁而达于平和。如何对这种文学流变作出新的理论阐释呢?以”新写实”为契机的艺术嬗变,是一种历史选择的结果,由于时代,文化,艺术精神的综合作用,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走向象征主义。文章从艺术视角、审美态度、情感基凋、创作原则、叙述方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写实”文学的美学内蕴,并对当代文学未来的宏观美学走向作出了独特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旨在从社会实践角度揭示人类历史运动之谜的经济学、哲学著作.它虽不是以美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由于它的不少章节涉及到美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自其公诸于世以来,受到美学界的高度重视.从总体看来,各家对《手稿》所论及的“美的规律”、“两个尺度”、“劳动创造了美”以及美感、异化劳动等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并不一致.因此,相连带地对《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基石,是打开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宝库的一把钥匙.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些重大问题的阐述和结论性意见,都可以在这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