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文谈话节目,是近两年从电视谈话节目中衍生出来的、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人文学术前沿节目.然而,当其面对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却面临着人文谈话的生态环境营造、人文品格的追求与大众娱乐化现状的矛盾以及在消费时代如何重塑人文精神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以生殖健康为内容的电视"谈话"节目开始播出,到2004年号称"中国第一档深夜性电视节目"的<面罩>夭折,再到今天电视性教育栏目开始呈现娱乐化倾向,在这个过程中透露出当下都市人性观念的变化.参与都市人的性观念探讨,抑制露骨、低俗的所谓"性趣"卖弄,科学阐释,正面回答,循循善诱,积极引导,是当下电视"谈话"节目人文关怀的重点之一,同时,它也必将为电视"谈话"节目拓宽新的天地,融入更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谈话节目的特点和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作用,论述了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分析了目前谈话节目在主持艺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的风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谈话节目在丰富国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提升谈话节目的品位,培育出更多的品牌节目,是谈话节目今后发展中要积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的风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谈话节目在丰富国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提升谈话节目的品位,培育出更多的品牌节目,是谈话节目今后发展中要积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多的受到观众的关注。观众主动发表言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作为语言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为专家学者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其中辩论式谈话节目因其话题有可辨性、参与人数多、现场辩论激烈,汇聚的观点丰富多彩而倍受欢迎。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辩论式谈话节目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最常用的语言手段,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针对不同的交流目的、交流对象和语境,常会选择不同的问题类型进行提问。文章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提问形式对它们在谈话节目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谈话节目(talkshow)源出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成为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节目。在《实话实说》的影响带动下,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类节目。目前电视谈话节目经过了最初的躁动与热闹之后,渐趋稳定,而弊端与不足也开始显露。让我们以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对话》等栏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此类节目的现实与发展。一、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本质是人际传播正因为人…  相似文献   

9.
电视人文谈话节目是20世纪末出现的电视谈话节目之一种,它的出现体现了身处电视文化沙漠的人们对文化绿洲的向往和追求。《大家》于内涵丰富而客观理性的叙事中展现嘉宾伟大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人生性情,《开坛》则在自由不羁的讨论中穿越时空、张扬人文精神,为观众奉献精神大餐。他们独特化、个性鲜明的节目制作艺术和共同化的人文内涵追求,是电视人文谈话节目成功的必备条件。但纵观当今电视人文谈话节目,人文精神的缺失正是扼住其发展咽喉的瓶颈。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找到市场与文化的最佳合力,既注重节目艺术个性的形成,又重视节目文化底蕴的挖掘,是电视人文谈话节目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方脱口秀节目的广泛传播,中国本土脱口秀节目——中国谈话类节目应运而生。谈话类节目的出现,使中国的电视传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当代电视谈话类节目出现的原因、特点、产生的社会意义,以及受众参与谈话类节目的过程和参与形态的转变,指出受众参与谈话类节目产生的良好社会功能,进而探寻如何能使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并让受众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最终达到促使电视节目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包含两个方面——语言个性和体态个性,这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主持人个性风格。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在当代综艺娱乐电视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综艺娱乐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比较中西休闲体育的文化传承差异和融合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休闲体育是社会摆脱枯燥单调的生活走向自由生活的一种休闲方式,休闲的本质是和谐;它的和谐价值包括: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价值,具有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发展的价值和具有构建和谐精神家团的价值,顺应物质文明、政治文呱以及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一致方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休闲生活方式中实现体育的和谐价值,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一词的历史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具体实践中,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娱乐功能,新闻真实性研究和新闻定义都没有忽视新闻本身的娱乐因子.但是,新闻娱乐功能也有其特定的边界:广度上有制约,深度上有底线,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能娱乐.新闻无论怎样娱乐都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否则就会娱乐致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山海经》到魏晋的游仙诗创作分为文本形态与仪式形态,通过对其意象结构与表演形式的分析,揭示上古巫文化对游仙诗艺术结构生成的影响,展现了游仙诗由娱神到娱人,从巫术功利性到艺术审美性的浪漫历程。  相似文献   

15.
论清末民初通俗小说的娱乐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家表现出超然型的创作心态,更重视小说的“情”和“趣”,更关注小说的娱世功能。他们的娱乐主义文学观与世俗化价值取向同生共存,既是对通俗小说艺术特性的尊重,又是对接受者的尊重。他们在适应读者阅读需求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和探索,丰富了通俗小说的表现技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通俗小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普及。  相似文献   

16.
建设精品课程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网络教学设计体现在土木教学中应具有实用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相融合。首先提出了网络教学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网络课件的设计思想、设计风格、设计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代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钓鱼是人类一种古老的获取食物的手段,到今天其已发展为三种形态,即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形态之外,又发展出既为得鱼又为娱乐的形态,以及只在乎钓不在乎鱼的形态。与此同时其功能亦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即由单一的谋生功能发展到谋生、娱乐、休闲及增加人类各方面的丰富性等等这样复杂多元的功能上。钓鱼活动的这种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表现。尤其钓鱼活动还具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大层面上的文化意义,并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而其在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研究和现代人类生活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在宴客习俗上有很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是由于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造成的。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更好的表现,有必要了解中西方宴客习俗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样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中西文化,扫清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晚清小说中政治话语的建构与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小说界革命在政治视域误读传统文学的偏执下,带来了文学格局的调整,并在小说内部建立起一套政治话语形式,渗透进各类小说创作中。晚清小说变革排斥了传统小说的娱乐功能,造成了政治话语对传统“事学话语”的压抑。另一方面,“新小说”内部开始了从政治话语向“事学话语”的蜕变,这种以娱乐为导向的“事学话语”构成了对政治话语的消解,使得“新小说”成为了孕育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娱乐主义小说的腹地。  相似文献   

20.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反作用于生活。东北秧歌脱胎于原始歌舞,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初以前主要是“娱神”、“娱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是“娱人”、“娱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