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树立和实践“公平与效率并重,优先保证基本社会公平”的原则。要从发展理念、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认识和解决新时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是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现阶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问题,是一切经济制度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的政策在不同阶段对待公平与效率问题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转型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凸现在社会面前。公平与效率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过分地追求公平便难以实现较高的效率 ,而追求高效率往往又损害公平 ;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又有协同性的一面 ,没有高效率就不能在高水平上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5.
注重民生和改善民生并以民生幸福为主要关怀的当代社会伦理,为我们认识效率与公平及其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效率从深层次讲是人的生命成本付出与人生幸福实现之比值.人们真正需要的效率是促进人生幸福而不只是财富最大化的效率.公平从深层次讲是立于公的视域而追求平的待遇和利益分配.人们真正需要的公平是能够促使最大多数人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并因此提升幸福和尊严的公平.当代意义上的效率和公平都应当接受民生幸福的检测并以促进民生幸福和提升民生幸福为圭泉.只有这样,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解开先后轻重的纠结进到新的境界和水平.民生幸福才是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应有维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的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争论由来已久,其所以越来越说不清的原因之一,是把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大,使许多并不直接相关的问题混杂在一起,模糊了所讨论的主题: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原因之二,是在讨论中没有把公平区分为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两个不同范畴,使得仅与经济公平相关的市场和企业也被牵扯到社会公平中来。原因之三,是政企不分所带来的后果,政府一方面要管民生,当然必须讲究社会公平,另一方面还要管企业,当然就要关注经济效率,所以才出现效率与公平孰重孰轻总也摆不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实现。过去我们对两者关系是从直线与平面视角认识和把握的,事实上两者有着立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关系,其关系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关系是变化的,这要求我们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要坚持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和绝对化,从而为构建一个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9.
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问题,是一切经济制度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内经济学界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坚持"规则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的公平观--兼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质与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围绕公平问题的讨论中通常都只是笼统地谈论公平概念,这是对公平问题的讨论出现分歧和争论的一个重要根源。公平有两种基本含义,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质是“规则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因而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不是轻视公平,更不是不要公平,而是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公平的含义,确立起“规则公平”也是一种公平形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王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15-17
新时期,我国的人口问题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人口多而人才少、数量大而质量低的人口现状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还要深化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既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既是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进程的客观需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发展观精髓,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县城经济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3.
张群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5-77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也是指导团的建设的理论。学生干部的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团的工作的重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可以推动高校团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书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9):5-9
从哲学的高度把握科学发展观,体会科学发展观本身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从更宏观、更理性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从中解析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和主要路径,将有助于解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与哲学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公平和福利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区域公平和福利补偿机制新的内涵,自由资本模式和自由人才模式下区域公平和福利补偿机制的设计需要考虑国际生产体系所发生的新变化.因此,开放条件下在我国区域公平和福利补偿机制的设计中,一方面要强化"蒂伯特选择"机制在传统的区域财政转移中的作用,要加大边缘区的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性制度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让东部沿海地区从简单的制造业外包基地逐步升级为服务业外包的国际基地,使服务业外包成为加速引进新技术和投资资金进入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平台,政府通过有意识地将东部地区某些制造业"规划"到中西部,通过加大制造业向内地迁移和价值链向中西部延伸以协调区域平衡发展,是提高全域整体福利水平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庞旭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1):52-54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协调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针对山西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优秀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文化消费观念落后、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农村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拓展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有关大学生的幸福感研究中,应该始终坚持将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特别是在对心理幸福感的诠释中,不再单从个体外在的情绪表现,而是从内化于个体的核心价值体系视角展开研究,切实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胡丁慧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5):42-43
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政策执行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然而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不能分割的关系,即科学发展观对公共政策执行的价值导向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所以,在公共政策执行中,不论从理念还是机制均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爱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5):1-4
科学发展观较之以往的发展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鲜明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为:以人为本凸显了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定位的科学性;全面发展凸显了发展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协调发展凸显了发展原则梳理的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发展视野调整的科学性;统筹兼顾凸显了发展方法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发展国有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的两大任务,探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依据和基本功能,强调搞好作为国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国有控股公司,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离不开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