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通常情况下,五四小说的自叙性似乎仅特指为五四时期以创造社作家为代表的自叙传作品中所显示出的艺术特征,而不是作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时代文学特征来加以理解和研究。由于在观念上将自叙性完全等同于自叙传,无形中便将研究范围收小到以创造社为代表的那些直接取材于作家个人实生活的“自叙传”小说。然而,我以为,五四小说的自叙性特征却决不仅只限于“自叙传”作品之中,自叙性的特征也不仅仅体现为“自叙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种相似的面貌。另外,《边城》人物的塑造,也有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但是,《边城》依然是一部超拔之作。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与胡适是两位积极倡导现代传记的代表人物。在自传观念上,梁、胡二人都重视自传的史料价值。但由于梁启超强调传记的著述品格,其指称的自传仅限于史著范围内的自叙传,其自传观很难阐释中西自传的差异;胡适无意于为自传找寻历史渊源,而有意将自传的边界无限放大,以最大限度地积累史料,胡适对中西自传差异既有理论阐释,更有实践贡献。梁、胡二人在自传观上的根本差异在于,梁启超侧重对过去的历史做现实的研究,而胡适侧重为未来的历史做现实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万历武功录.青把都儿传》是记载哈喇慎部首领青把都儿事迹的传记,是研究明代蒙古族历史的主要资料。但传记本身存在很多错误,需加辨析方可使用。经过史料辨析,发现《青把都儿传》既有材料不实的问题,即把预测性的情报材料当做事实材料加以使用;又有二人合为一传的问题。两人的混记造成了传记中诸多矛盾,并塑造了一个矛盾的人物。辨析后发现,青把都儿实际上是热爱和平、遵守和约的蒙古首领。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不得不说的作家.张新颖对沈从文的重新阐释,从具体的文本出发,以具体细微的阅读感受为起点,来否定那些既定的"模式"和"定见".他的研究将沈从文的创作和人生视为三种形象,即文学家、思想家和实践者的三种形象,找出其贯穿其中的线索,让我们重新认识沈从文和沈从文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艾青传"是艾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至目前为止,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对"艾青传"书写现状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包含着阶段性、类型划分、整体性等多方面内容。"艾青传"写作已取得较为突出的实绩,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考察"艾青传"的写作现状,可在推动艾青研究的同时促进现代作家传记的研究。研究意义上的"艾青传"一直包含着传记史料应用的问题,此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艾青资料的发掘、整理以及研究保持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当代作家传记作为一种研究性文献,具有史料价值。与具体文本相比,传记家同样是决定其史料价值构成的重要方面。在总体以传记家的素养为主要言说线索的前提下,遵守传记道德和写作伦理,著者身份、学养和洞识能力,传记家的眼光与传材的搜集与甄别及“感悟传主”与必要而合理的“想象”“虚构”及推测,都是现当代作家传记史料价值构成的要素,且在具体实践中以共时性的方式产生作用。这个开放性的话题,需要研究者不断在实践中深化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20年代脂砚斋本<红楼梦>被学术界发现并刊行后,对于读者而言,小说<红楼梦>的文本阅读空间较之以前通行的百二十回本,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脂批从叙事和评点两个层面共同重塑了小说<红楼梦>的阅读空间,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近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在焦点式的叙事效果,这是之前广泛流传的程本系列所未尝具备的,带有了一定的自叙传色彩,不过,与严格意义上的自叙传小说相比较,脂本<红楼梦>虽在某些情节的叙述处,采取了第一人称限制叙事,但这种叙事的使用,是相当有限度的;而评点在强化第一人称叙事者时,由于叙事者指称的混乱,也很难保持内焦式叙事者的一致性.更何况,文本还有大量的全知叙事与之并存,这些都影响了小说的自叙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夏晓虹 《云梦学刊》2008,29(5):5-10
一、梁启超研究简述 梁启超研究近年已渐成显学,这从梁启超研究著作的数量之多即显示出来.此次为备课,检索国家图书馆目录,在"题名"一项输入"梁启超",结果中文文献出来了245条.单是传记,就有30多部,这还不包括连环画、儿童故事、长篇小说之类,并且,已经剔除了合传与重版,后者包括两岸的同一版本或同书异名.其实,这个统计仍不完全,起码,香港亚洲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毛以亨著<梁启超>,国图就没有收藏,而这部传记是早期梁启超研究中最有分量的一部,虽然它放在"少年丛书"中,且篇幅不大.  相似文献   

10.
"冯小青旧传"主要指最早以传记形式演绎明代万历年间武陵冯小青其人其事的作品,以戋戋居士所作《小青传》为代表,共有7则。在明清两代"冯小青现象"中,"冯小青旧传"作为戏剧、小说、诗文等作品的母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冯小青旧传"的作者、时代、版本等基本情况的考辨,梳理了明清文人对"冯小青事"真伪性的争论,并考证其事的真实性与传记中基本人物的原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冯小青旧传"对现实的演绎,并进一步肯定其价值:基本确定了后世文人关注"冯小青事"的焦点,以及后世有关冯小青其人其事之作品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