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霸王条款是消费者最无可奈何的投诉项目之一,100%的被调查者都称遇到过“霸王条款”,媒体列举了伴随中国人一生的八大常见“霸王条款”。  相似文献   

2.
4月27日,中消协在京举行了2004年不平等格式条款系列点评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将有奖征集“霸王条款”。这是全国消协系统继去年开展点评活动后再度联手挑战不平等格式条款和显失公平的行业惯例。  相似文献   

3.
“霸王条款”又称不公正条款,是指没有经过双方逐一协商的合同条款,如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导致合同双方权利义务显失公平而且不利于消费者,将被视为不公正的。通常理解霸王条款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或独特的经营地位的生产者或经营者,违背民事行为遵循的公平、诚实、平等的基本原则,运用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的形式,迫使合同相对方接受不平等条件,订立损害合同相对方民事权利和利益的条款。准确地讲,霸王条款并非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表达。本文以车险中的霸王条款为例,分析保险合同的规制。车…  相似文献   

4.
读者观点     
<正> 4月27日,中消协在京举行了2004年不平等格式条款系列点评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将有奖征集“霸王条款”。这是全国消协系统继去年开展点评活动后再度联手挑战不平等格式条款和显失公平的行业惯例。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消费者同商家的矛盾似有升温迹象,日常纠纷不断,“3·15”更呈井喷式爆发,而且近3年来有关组织对“霸王现象”的抨击凸显事态严峻———从2003年3月开始,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群众投诉,质疑格式合同9大陷阱、8大霸王条款,公开向涉嫌侵权的商家兴师问罪,为消费者讨公道。2004年秋冬,《经济参考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发起“霸王现象”认知度调查,全国100多家媒体群起响应广泛报道,最终评定消费者公认的10大“霸王行业”依次为:电信、房地产/物业、保险、电力、教育、医疗、银行、铁路、交通、超市。欲续评10大“霸王企业”,因意见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霸王条款"的表现形式以及泛滥的原因。认为认定格式条款的不公平,包括如下要件:合同条款有违公平原则,条款提供方有过错,合同相对方利益受损。最后提出了消除和避免"霸王条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格式合同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伴随格式合同而出现的"霸王条款"却威胁着我们社会的契约自由和平等交易安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论述"霸王条款"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探讨如何实现对"霸王条款"的法律规制,以此促进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决策探索》2011,(19):9-9
价值仅三四万元的旧车,须按十万元的新车价交纳保险费:出了事却只能按旧车价理赔——这样的“霸王条款”在车险行业竞大行其道。记者日前对人保、平安、太平洋三大保险公司调查发现,机动车保险定价猫腻多多,广大消费者则被无辜“吸金”。  相似文献   

9.
刘结铭 《经理人》2006,(4):24-24
随着各种超级终端的不断涌现及逐渐强势,名目繁多的进场费、霸王条款等使厂商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有些厂商在某些市场上.甚至面临产品推广遭到终端阻碍、品牌遇到侵蚀、利润不断被盘剥等现象,在这种状况下,自建渠道不仅是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自我超越和提升。目前国内企业中.各行各业都有厂商在自建渠道,华帝、雅戈尔、TCL、美的、格力、新天地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刘邦和项羽是历史上知名的一对生死敌手。刘邦从平民起宾之时“将不过旧友,宾不过三千”,而项羽拥有四十万大军,力量对比悬殊。经过五年的楚汉战争,结果却是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所没有预料到的一沛公登上王位,霸王乌江自刎。再读历史,从领导艺术的角度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11,(14):25-27
日前.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上通过了多项地方新法规。其中,“改革创新失败免责”的条款在最终表决草案中被删除。有关部门称,原闲在于“该条款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容易产生规避法律的行为”。“革新失败免责”到底该不该人法,这样的免责条款在地方性法规中是否可以有呢?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本分析技术构建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数据库,从企业投资的视角出发考察反收购条款可能存在的价值创造假说和私利攫取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反收购条款的私利攫取假说成立,即设置反收购条款的企业管理层倾向于谋求“帝国建造”的过度投资而非享受“安逸生活”的投资不足;机制检验发现,反收购条款会加剧企业内部人控制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进一步地,当企业设置反收购效应较强条款、事前防御条款和巩固管理层职位条款时,反收购条款的私利攫取效应更为显著;在家族企业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存在价值创造效应,而在其他民营企业、股权分散企业或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中设置的反收购条款却发挥着私利攫取效应.本文揭示了公司章程条款对实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路径,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推动公司治理完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周声音     
“在中国做企业昨就这么难”——沸沸扬扬的霸王洗发水风波随着国家药监局监测数据的公开而逐渐趋于平静.7月31日.霸王集团公司首次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其CEO万玉华表示.致癌风波的发生很可能涉及同行恶性竞争。讲到激动处.这位女强人痛哭流涕.感叹“在中国做企业为什么就这么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种超级终端的不断涌现及逐渐强势,名目繁多的进场费、霸王条款等使厂商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有些厂商在某些市场上,甚至面临产品推广遭到终端阻碍、品牌遇到侵蚀、利润不断被盘剥等现象,在这种状况下,自建渠道不仅是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自我超越和提升。目前国内企业中,各行各业都有厂商在自建渠道,华帝、雅戈尔、TCL、美的、格力、新天地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世在即,WTO农业规则核心文件为《WTO农业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动植物卫生检疫等条款。其中“用好用足WTO绿箱’政策、‘黄色’政策、‘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条款’、‘综合运用WTO农业规则’,强化对农业支持”等问题笔者已在《决策参考》第10期有过论述,本文仅对“市场准入条款”和“市场开放问题”作一补充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轿车已成为人们热门又触手可及的消费品,也成为现代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自汽车成为热门消费品以来,关于汽车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就不断出现。维权问题成为重要问题。1.以往汽车消费存在的问题涉及汽车消费过程中的问题有很多,无论是最开始想要购买汽车而进行的汽车贷款问题,购买汽车过程中的买卖合同涉及“霸王条款”的问题,购买汽车保险出现的问题,汽车消费过程中与汽车质量有关的车身钢板、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行使自主经营权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以"霸王条款"的形式盲目扩大自己的权利,而消费者同样不能借着维权浪潮的声势肆意扩大自己的权利,甚至于侵犯经营者的权利,经营者与消费者权利的行使都有自己的界限,法律的任务就在于平衡并保护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从“201条款”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2002年3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从3月20日起,对板坯、板材等12种美国进口的主要钢铁产品启动了“201条款”,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收8%~30%不等的关税。这明显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美国政府的这一举动,世界为之哗然,各国感到震惊。1974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贸易保护法案,其中规定:一旦某种进口商品对本国工业造成严重损害,总统有权决定对相关产品进行关税配额限制或加收关税,以此保护本国相关行业、企业免受损害。这一规定被称作“免责条款”,又叫“…  相似文献   

19.
吴瀚 《管理科学文摘》2012,(31):160-161
“对赌条款”是一种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的投资工具。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对赌条款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出现由于对赌条款引发的纠纷。尤其是“对赌协议第一案”的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纠纷被法院认定对赌条款无效,在法律界和投资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该案出发,从现行中国的法律制度分析对赌条款的法律效力,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刘金松 《决策》2006,(9):28-29
中部城市郑州,缘何成为继广州之后第二个推出红头文件“落日条款”的城市,为红头文件制定“生死期限”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红头文件过多过滥所带来的困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