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巍巍 《理论界》2005,4(10):41-42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其直接思想来源;三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历史“跨越”,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涵义。从理论上讲,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较落后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从实践上讲,它是指俄国、中国等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客观地说,历史“跨越”与“左”右两种倾向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就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经常遭受“左”右两种倾向干扰和破坏的实际来看,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无不与非科学地对待历史“跨越”有关。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对…  相似文献   

3.
历史“跨越”,包括理论“跨越”与实践“跨越”两个方面。前者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较落后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后者是指俄国、中国等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理论“跨越”与实践“跨越”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正确地判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导致现实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屡次出现“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萃英  王立忠 《齐鲁学刊》2000,3(5):106-109
“跨越”型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一个 设想,即“跨越”设想。因为重大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所以马克思只是开了个头即把它否定 了。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实现了“跨越”型社会主义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完成了“跨越”型社会主义理论的上篇;邓小平重新探索“跨越”型社会主义的道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跨越”型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并完成其理论的下篇。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东方社会出路所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到列宁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既表明了现实社会主义是相对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具有历史内在依据的创新选择 ,也揭示出这一选择是一个远未完结的异常艰辛的探索。邓小平理论是这一探索的最新成果 ,但仍有不少重大问题有待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其晚年所论及的关于俄国可能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非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或称“跨越论”),近年来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注意。这一理论在当时尽管还只是一种设想,不象他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那样引人注目和人人皆知,但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因和自己体系的矛盾没解决被他抛弃了。而“跨越”却实际上发生了,造成了以“经典”理论指导“跨越”实践的错位。新社会主义理论天然符合“跨越”设想,至邓小平理论达到成熟形态。江泽民关于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跨越”设想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峡谷论”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它对落后国家可以绕过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的论证,从而说明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往往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跨越峡谷论”的最根本的理论内涵,即它揭示了落后国家如何才能跨越资本主义,并在与封闭社会主义观的斗争中提出了“跨越”的先决条件,从而以“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为依据论证了开放对实现这些条件的历史功能。在新的形势下,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更加…  相似文献   

9.
19世纪50年代初,由于欧洲大革命的失败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理论问题,即东西方革命的关系问题。正是在对这个关系的认识上,马克思形成了其完整的世界革命理论。世界革命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哪怕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单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世界革命理论无疑是马克思晚年提出跨越设想的理论基础之一。离开了世界革命理论,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设想就无从提起。跨越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革命理论针对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根据特殊的世界历史环境所进行的一次灵活运用。重新梳理这些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晚年设想”指出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本文提出并思考了 2 0世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面临的世纪性难题———社会制度“跨越之后”的问题。文章认为 ,邓小平的可贵之处 ,在于他紧紧地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 ,准确地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运动世纪性难题的思考基点和理论视角 ,系统地解答了社会制度“跨越之后”的世纪性难题 ,从而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使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变为现实,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及“历史跳跃”理论的正确性。“跨越”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跨越”又使我们面临着一些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跨越,我们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在经过40多年的艰辛探索之后,我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些不可回避的现实说明,跨越资本主义的“卡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实践中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难以克服的压力 ,缺乏实现目标的条件 ,因而只能是一个理想的蓝图。选择向社会主义转变则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合力的结果 ,是在历史所已经准备好的现实条件范围内的选择 ,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提出的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来源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思想,认为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跨越"设想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矛盾,在同俄国、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中不断扬弃矛盾,从而得到发展与完善.苏联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是"跨越"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设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任振涛  习成孝 《理论界》2008,19(6):21-23
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跨越论”为我们科学认识和分析苏联、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轨迹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了跨越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跨越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指明了东方国家巩固并完全实现跨越的基本形式。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开放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作进一步阐发并付诸实践,邓小平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足于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刻、具体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和根据我国国情实行“一国两制”的设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他不仅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开放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意义。而且还阐述了社会主义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曾就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提出著名的设想:俄国社会可以凭借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近年来,这个设想被人们当作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据,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理论,似乎并未一致。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克思自身的思想;马克思这一理论与民粹主义的关系;马克思这一理论与恩格斯的看法等不同的视角,对这一理论进行一次全面地审视。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运用。邓小平说过:“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其理论渊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原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论”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论”,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提出来的;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关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当时世界革命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实现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伟大实践,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了艰辛的探索;党的第二代、第三代和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探索的实践中总结了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填补了马克思设想所留下的空白,重现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科学性。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贡献,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薇 《阴山学刊》2006,20(2):121-122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思想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总结。这一设想的提出,目的是为了给当时的俄国农村公社制度指明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走过了一条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人民在实践中摸索,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今世界,“跨越峡谷”思想仍然给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吸取西方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提供一种方法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共产党最为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作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最为重大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其创新性源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及具体时代特征相结合。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外围突破,使其面临着马克思恩格斯等无法设想的一系列难题,破解这些难题,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