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在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诸如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如不加以特别处理.会引起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陷.平整度下降,导致行车颠簸等,并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寿命,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文章通过分析这两种路基的地质条件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路面静荷载及交通动荷载。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如何做好路基施工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公路路基施工的主要技术及工序,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在路基施工中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运用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手段,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盐渍土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公路路基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盐渍土路基施工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包砂路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速公路工程,由于砂土与粘土工程性质判别较大,二者结合部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施工的难点。本文从实践出发,围绕解决砂土、粘土结合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包砂路基的施工工艺,对指导施工以及施工规范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神延线风沙路基实际,介绍了风沙路基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路基防护措施,特别对风沙路基的压实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基边坡的破坏对公路影响很大,文章对其破坏的形式和原因进行介绍,以此为视角提出对公路边坡的防护和路基排水问题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地质雷达的技术特点和工作方法,研究了雷达图像的处理过程和公路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图像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引起路基路面沉降,威胁交通安全。通过建立隧道 地基 路基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在路面荷载作用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隧道下穿深度、地层模量、泊松比及强度参数等因素与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下穿深度不仅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大小,而且影响沉降槽的形状,而土层性质主要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对沉降槽形状影响相对较小。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路基结构层压实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从设计、施工及施工采用的机具、设备等方面对提高路基结构压实度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陇海线郑徐段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粉细砂通过改良用于200km/h的铁路路基填料的试验和施工技术,论述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设计水库路基时,应根据水库的运行特点,考虑库水浸泡、渗透、水位升降、渡浪侵袭、水流冲刷、库岸坍塌、水库淤积和地下水壅升引起的湿陷等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造成库区路基病害的原因,从填土造地、渗透稳定、滑坡治理、塌岸防护等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库区新建路基和改造路基的形式及构造。研究了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路基断面形式、防渗设施布置形式以及路基填料等在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渍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不良的工程特性,滨海地区盐渍土路基填料是制约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重大岩土工程问题之一。为了解决滨海盐渍土的工程应用,基于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石灰改良盐渍土路基填料的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室内CBR试验和不同条件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从工程技术、降低造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滨海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改良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论证,为滨海地区盐渍土路基的修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宛坪高速公路过湿土填筑路基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过湿土的类型划分、工程特性的分析,结合南阳宛坪高速公路路基过湿土的分布情况,在处置过湿土路基时,采取翻晒、掺加生石灰和强填的有效结合,并在宛平高速施工中应用成功。研究表明:在填料允许的情况下,用粗粒土进行强填处理过湿土,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冲击压实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实践研究及理论分析,讨论了冲击式压实机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与传统的压实机械相比较,可减少碾压遍数,提高路基压实度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以寒区公路路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麸皮作为模型雪,通过室内风洞试验研究风雪流下雪粒子的起动,以及在路基不同部位的堆积,确定雪粒子沿路基坡面的堆积区域与路基断面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雪粒子在路基坡面的堆积区域与路基沿程风雪流的运动规律、雪粒子的天然密度、路基断面型式等密切相关。当路基模型高度不大于250mm时,雪粒子在路基迎风坡面和背风坡面堆积高度随路基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路基边坡坡率的增加而增大。当路基边坡坡率为1∶1时,雪粒子在迎风坡面上的堆积高度约为路基模型高度的57.5%,在背风坡的堆积高度为路基模型高度的79%。当边坡坡率1∶2.5时,雪粒子在迎风坡面上的堆积高度为路基模型高度的34.4%;雪粒子在背风坡的堆积高度为路基模型高度的76.7%。  相似文献   

16.
水平测斜仪测量路堤沉降具有不影响施工,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针对仪器安置误差不易确定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双向拉测法消除安装误差的原理,提高了测试精度。介绍了利用双向拉测法测试路基沉降的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土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教学特点,探索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资源建设、交互式教学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寻求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新方法,新思想和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培养学生存在的实践能力薄弱、团队合作精神不足等短板,以及用人单位、教师及学生对教育质量的评价错位等问题,在分析“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授课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及教学培养方向落后等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创新基于国际工程教育培养标准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人际交流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等17项培养指标,并提出了在教学大纲、教学辅助、设计实践及科研引导方面的教学实践创新,以培养适应我国乃至国际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以潍坊市北海路南延深坑高填路堤工程为实体,利用风化花岗岩填土材料进行深坑高路堤分层强夯填筑,确定了相应的路基加固工艺和施工参数.通过灌水法密度试验、载荷试验、瑞利面波测试等多种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对强夯前后路基的承载力和压实程度进行了全面检测,建立了瑞利波速与压实度间的关系模型,以达到利用瑞利波速变化检测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目的.上述多种检测结果在施工前后及整个过程中的相互验证、检验,说明本次强夯加固工程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达到了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线路结构有路基、桥梁和隧道等形式,其中桥梁占绝大部分比例,而区间路基占比较少。根据高铁项目实例,从造价、质量、工期和环保节能等方面对桥梁和区间路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得出高速铁路线路桥梁结构优于区间路基结构,在线路结构设计上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区间路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