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异化劳动到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存在着政治转变与理论转变的不同步性,导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在研究范式及内容上的局限性,使异化劳动的批判功能与分析功能、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生活劳动与生存劳动未实现统一。但其人的劳动本质论、对异化劳动分析与批判、历史必然性思想是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人为本、社会规律思想的必要理论准备。当代的将《手稿》和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以及否认其当代的理论价值和意义的思潮,作为两种不同的解释框架,不仅误读了《手稿》,而且割裂了唯物史观内在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是巴赫金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探讨语言与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巴赫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概念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语言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阐述了语言的物质性、对话性和阶级斗争特点,揭示了语言意义的产生过程,形成了具有唯物主义性质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特别是第四卷)及其手稿中留下了大量的有关论述。但是长期以来,各国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充分研究和足够重视。在西方,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艾·亨特所指出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不考虑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著作中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概念”,甚至把它“看作是毫无意义的谬误”①。而在苏联和  相似文献   

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语言并不属于上层建筑。语言与上层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不是某一个阶级所创造的,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千百万年来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交往中共同创造的。语言作为人们的交往工具,与其他的任何生产工具一样,一视同仁地为各类社会形态、各种社会制度、各种不同阶级以及不同社会群  相似文献   

5.
林圃等四同志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考察》①(以下简称《考察》)一文,为了论证“经济改革的实质,是把统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成为自负盈亏的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提出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成为‘前提’的社会,是一个以集体所有制为商品生产者的社会”这样一种观点,并认为这种说法虽同传统看法相冲突,但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1977年春季号(莎士比亚专号)报道,1976年4月下旬,"国际莎士此亚协会"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纪念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组织了一次所谓"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莎士比亚"的报告会.这在该协会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7.
马歇雷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恢复对W.本亚明与B.布莱希特的唯物主义美学的兴趣,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批评从新黑格尔学派长期禁锢的形式中解放出来。然而,这些唯物主义美学的中心范畴——“作为生产者的作家”——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概念,有消除神秘化的浓厚色彩,在政治上是含糊不清的。就艺术本身范围内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分析,这固然重要,但其历史的阐述能力还不是十分明显。譬如,布莱希特作品的精华就不是轻而易举能以英国文学的创作形式转译过来的。多恩的《圣十四行诗》和乔治·赫伯特的《神殿》,属于不同的文学创作形式,却是在同一种意识形态下形成的。笛福与菲尔丁的文学创作形式虽不同,但引起我们注意的却是他们意识形态的对抗性。《亨利·埃斯蒙德》是萨克雷唯一的一部完整发表而不是每月连载的小说;这种不同的创作方式无疑使小说的形式引人注目,但它还是基本上保留了“萨克雷的意识形态”。谁也没指望文学创作的形式与文学的“上层建筑”形成一种匀称的关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J.德热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一书中分析生产过程,特别是从现代生产力和南斯拉夫自身的稳定经济任务的意义上分析生产过程时指出,一切生产,特别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皆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经常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与某些把人类活动的这两个领域归结为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学术界来讲,《人类的发展和社会》是B.朱尔杰夫这位南斯拉夫最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宝贵著作。朱尔杰夫致力于以科学的态度解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在历史科学和历史哲学的具体事件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本著作共分4章。第1章《围绕唯物主义历史观开展的讨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什么是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什么是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交替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发展观以及当代对马克思观点的若干解释。第2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历史主义》包括4个问题,朱尔杰夫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中的历史主义和进化论以及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教条主义。第3章《历史、社会和文明》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人类达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等级、阶级和革命;作为社会经济形态基础的城乡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期;人类的自然历史发展等。第4章《附录》包括朱尔杰夫在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和旧金山的国际历史学家代表大会上  相似文献   

10.
胡大平 《求是学刊》2004,31(1):20-26
作为一种左派话语,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规划实际上是通过阿尔都塞和拉康等人的"反本质主义"逻辑把客观的"社会"存在改写成一种主观的话语空间而形成的价值立场,在其中政治的对抗性基础变成一种与社会条件无涉的个体对抗,政治本身变成一种霸权斗争(即话语争夺的斗争).正是这一原因,这种政治规划彻底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分、阶级斗争等核心理论.文章从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直接背景及其理论逻辑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语言学转向,指出它是西方左派摆脱自身危机的一种伦理突围.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和法律的一般关系1. 最近,在国际上,一些有关法律的文章对"经济是基础—法律是上层建筑"这一观点的庸俗化解释进行了大力批判.总的说来,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经营方式已无能为力,经营变得更加有组织了.现在,生产的特点是成批生产、专业化和大规模协作.在科学成为生产力的同时,不断进行经济改革.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相互关联的系统,这种趋势由于生产的国际化而更加强了.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距离缩小了.基础和上层建筑混为一体的现象(首先是在经营方式方面)具有了决定性作用.经济中的法律成分增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91年第4期报道,1990年5月25日在莫斯科召开了题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流派及发展前景”的学术研讨会。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博士N.赫韦希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并解释了这一概念本身。他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与新斯大林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苏联的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3.
本刊 2 0 0 2年第 5期译介了意大利两位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两篇研究和争论文章。进入 2 1世纪以来 ,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新一轮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论战热潮。众所周知 ,马克思的《资本论》被推崇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而他的价值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说法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家们”虽然千百次地宣告已经“驳倒”价值理论 ,或者断言这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争论 ,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生命力依旧 ,它的真理性不可磨灭。而在当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 ,再次出现这样的讨论也绝非偶然。事实表明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及与此相关的劳动、资本、剩余价值和剥削等学说没有也不可能过时。关于目前这场争论的意义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 ,它“也许是一个信号 ,表明不带偏见地进行反思的时机又开始成熟”。当前 ,我国理论界响应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的号召 ,正在展开新一轮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和讨论。为此 ,我们从国外有关论争中再次选择两篇论文 ,译介刊出 ,供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亚南同志应浙江省经济学会的邀请,以《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是各种庸俗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学习‘资本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为题,作了三次学术报告。《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第二部分,阐明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通过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是匈牙利哲学家乔治·马尔库什于1965年出版的著作,此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用"哲学人类学"的范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合理性。马尔库什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人的本质"这个概念入手。于是,他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分析了"人的本质"这个概念,以此回应用"哲学人类学"这个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在此书中,马尔库什从劳动、社会性和意识三个方面重新探讨了人的本质:首先,他探讨了劳动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文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这对我们认识文艺的社会本质与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学习。文艺起源于劳动,从劳动时发生 一九三○年五月,鲁迅在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以后,曾在译本序言里热情肯定了该书作者在“有用对象的生产(劳动),先于艺术生产这一个唯物史观的根本底命题”上,“用丰富的实证和严整的论理”,“给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放下了基础”。认为普列汉诺夫写于一九○三年以前的这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有力地批判了德国毕海尔等人关于文艺“源于游戏本能”的论点,攻克了…  相似文献   

17.
王星 《社会》2011,31(1):200-222
劳动过程是一个加工原材料的生产性转化过程,在其中实现了劳动与技术的双重转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通过劳动政治这一概念将生产体制与技术形成之间的相关性勾连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多关注技术对劳动的殖民,对于劳动政治与技术形成复杂的互动过程鲜有触及。技术形成可区分为物化技术选择和技能生产两个面向,不同的劳动政治类型能够规制技能生产的路径走向,进而影响物化技术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与此相关的技术形成政治经济学是解释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处理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医德的关系,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同志把商品经济与医德根本对立起来,认为发展商品经济就无法搞好医德建设,要加强医德建设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这种观点是不妥的。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道德在内的上层建筑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它。医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医德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当然应该受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它们并不构成相互对立的关系。另外,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是受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决定的。时代在发展,道德必然被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背景来说,美国的左派问题需同另一个始终存在的老问题联系起来:为什么美国成为唯一没有得以生存下来的社会党或工党的工业化社会;为什么它在政治上“例外”。一些分析家特别是左派分子在评述这一问题时,长期坚持说美国就政治观点而言是“落后的”,赶不上欧洲和大洋洲的意识形态和阶级觉悟。但这种提法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不啻奇谈怪论。马克思认为文化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相应地产生自基础,亦即经济和技术体系。由于他确认社会主义理想、工人阶级觉悟是工业社会的结构性矛盾的固有产物,因此得出了一个社会工业和经济越是发达,就越是能产生强大而急进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结论。马克思在  相似文献   

20.
王世梅同志《流徙文化论》,“把人类的流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这是一个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了生产工具。人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创造文化。这种物质形态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劳动同本能的、动物式的劳动相区别,才成为真正的人类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