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凡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与孤独、疾病与死亡的故事。主人公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与美国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显得格外孤独与痛苦,这种孤独个体的特性也贯穿了其一生。与此同时,在他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特点,即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主人公追寻的身份认同正是当代美国人普遍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普遍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
菲利普·罗斯是当今美国文坛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创作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反生活》是罗斯系列自传性小说之一,写作技巧独特,叙述内容跳跃性强,一反传统小说的风格,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超现实主义下意识书写,虚幻与现实相统一的理论来解读《反生活》的创作技巧,从而探析主人公对自身犹太文化身份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是文坛的常青树,在长迭50多年的漫长创作生涯中,罗斯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文学成就。《遗产》是罗斯在父亲去世两年后出版的小说。罗斯在该小说的写作中淡化了常见的宗教、民族和文化等主题,也舍弃了纷繁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转为关注人的生命本体,采用了简单直接的现实主义笔法来描写陪伴父亲度过的最后一段岁月。...  相似文献   

4.
代沟、异化与回归鼎足而三 ,共同构筑了美国当代犹太裔作家菲利浦·罗斯的艺术殿堂。代沟体现了犹太民族生活模式中个人自由与传统的父母社会文化规范之间的冲突 ;异化反映了犹太文化与异质文化整合过程中人性的扭曲与存在的荒诞 ;对本位文化的回归则揭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罗斯的犹太情感积淀。实际上 ,罗斯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包融了丰富的犹太民族文化酵素 ,是作家本人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传统及其现状所作的深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犹太裔作家占有惊人比例,诺贝尔文学奖中“犹太现象”的文化机理在于:犹太人散居世界所形成的多重性文化身份及与西方居住地社会的文化则。认同;犹太民族历史境遇和文化困惑的“标本”意义及犹太作家对此进行的形而上消解运用;犹太裔作家在文化思想、审美观念、文学技巧等方面突出的整合精神,以及他们特有的语言条件。犹太裔作家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优势”,其获奖的内在机理昭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6.
从流散的视角重审当代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困惑与重构,可以看到,非裔美国人是典型的流散族裔,他们身上体现着隐性的源文化、源意识与显性的现文化、现意识之间的分裂与冲突;体现着某种程度上身份的焦虑困惑和游移意识。非裔流散作家以文本游戏的策略重构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重写了被白人垄断话语歪曲、抹煞的黑人历史,恢复了黑人在多元共存的当代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孙行者》中“生民视角”的华裔身份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民视角"是华裔美国作家通过界定、书写和明确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以便对抗东方主义主流话语强行赋予华裔美国人的文化形象,来实现"还我美国"的社会政治目标。汤亭亭借助赵健秀所提出的"生民视角"看到的华裔美国人的实际问题,在《孙行者》中为怎样才能实现"还我美国"这一最高目标提供了一个答案。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对阿新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华裔社区的建构和华裔主体的构想,触及了建构华裔身份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大屠杀书写揭示了大屠杀事件从边缘逐步进入到美国犹太人身份认知核心的过程。文章从罗斯大屠杀书写的美国语境、大屠杀书写的悖谬性和大屠杀书写的空间化三个方面,探讨罗斯大屠杀书写的外围语境和内在特征,旨在说明罗斯的大屠杀书写一方面拓展了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大屠杀书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展现了当代犹太人身份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托妮·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作家。其小说《宠儿》一经出版即吸引了公众视线。小说创作中,莫里森从非洲裔美国女性角度出发,描写她们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压迫,展现了被殖民制度压迫的非洲裔美国人生活,表达她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从《宠儿》这部作品出发,研究托妮·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探索,从文化根源进行反思,深入剖析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必要性,认为广大非洲裔美国人只有正视本族文化,才能真正摆脱种族歧视、压迫与思想上的侵蚀,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真正实现非洲裔美国人独立。  相似文献   

10.
“生民身份”是一种独特的族性意识,一种甘愿游离于中国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强烈排他性意识。华裔美国作家通过界定、书写和明确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以反抗东方主义主流话语强行赋予华裔美国人的文化形象,从而构建华裔的话语权势与华裔文化。汤亭亭在《孙行者》中通过对阿新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华裔社区的构建和华裔主体的构想触及了构建华裔身份的核心问题,同时为华裔反抗主流文化霸权话语提供了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11.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讲述了主人公丽贝卡在美国隐藏犹太身份、追寻美国身份、回归犹太身份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犹太移民终其一生在反犹环境下寻求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探讨了导致丽贝卡身份变迁的主要原因:第一,丽贝卡从隐藏犹太身份到追寻美国身份并不是美国文化简单地消解、同化犹太文化的结果,而是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历史汇合;第二,丽贝卡回归犹太身份也不意味着犹太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否定,而是其在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的自我抉择,即犹太文化始终以各种方式制约、规范和影响着美国犹太移民。  相似文献   

12.
菲利普·罗斯后期代表作《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移民利沃夫一家三代20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梦追寻中传统文化身份的历史变迁过程。小说既包涵了丰富的犹太民族文化要素,又体现了当代美国主流文化的时代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将考察小说主人公利沃夫家族三代人在历史观照下美国梦的演进与传统身份文化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以此为研究主线,探究构成小说各文化要素的深层文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试图通过对贝娄的《洪堡的礼物》,马拉默德的《基辅怨》和《店员》,辛格的《卢布林的魔术师》四部小说的典型人物的分析,将美国犹太文学纳入犹太移民与宏观的移民世界及微观的美国社会的文化接触这一特定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分析犹太身份着眼于阐述美国犹太文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探讨了美国犹太移民的身份和归宿问题,小说主人公的家庭矛盾其实是社会文化矛盾的反映。赫索格面对宗教矛盾和文化冲突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焦虑,对犹太移民的身份和生命意义提出了质疑。他试图从性、暴力和大自然中寻求消解身份焦虑的途径,最终在自然之美和情人之爱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也变相地在心理上获得了身份认同。事实上,索尔.贝娄并未解决主人公面临的生存困境,其笔下人物回归自然也有逃避现实的嫌疑,但贝娄通过赫索格对犹太身份的焦虑和认同,表达了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5.
艾.巴.辛格的作品《卢布林的魔术师》塑造了埃丝特、玛格达、泽弗特尔、埃米莉亚和埃尔兹贝太等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那个时代犹太妇女苦难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犹太宗教和传统文化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和作者的犹太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6.
Moore D 《Gender Issues》2000,18(2):3-28
In the stud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gender identity for religious and seclar Jewish and Arab women in Israeli society is examined. The study focuses on how Israeli women rank gender identity relative to other identities like being Jewish/Arab, being Israeli/Palestinian, religious or secular, of a certain ethnic group, and political identity. It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the attitud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it.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ierarchies of identities are different for religious and secular Jewish and Arab women, and that this is related to having different sociopolitical attitudes (e.g., 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social obedience, social influence). Thus, the hierarchy of identities and the sociopolitical attitudes of religious women indicate a more consensual acceptance of the social order than the hierarchy of identities and the socio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cular women, especially among Arab women. Her main fields of interest are sociopolitical attitudes, perceptions of justice and gender issues. She is currently conducting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attitudes, beliefs and stereotypes of Jewish, Arabs, and Palestin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Dr. Moore is also an advisor to the Israeli Parliament (the Knesset) Committee for Women's Status. The research was financed by the Eshkol Institute for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We are grateful to Hanna Levinson and Majid al-Haj who managed data collection at the Guttman Institute of Appli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性,它强调犹太文化的传统含义和价值,而流浪是犹太人生活中永恒的特征也是犹太文化的标志之一。索尔.贝娄的"流浪汉"小说与传统的流浪汉小说不同,小说的人物大多数经历是精神上的流浪。小说中的人物通过精神的流浪,展现其内心世界的流浪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自我,以期找到心灵的归宿,实现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索尔·贝娄小说的主题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身份困惑、流浪意识与心理异化鼎足而三,共同构筑了美国当代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艺术殿堂.然而,如果在研究其作品时仅限于此,则会对其主题思想浅尝辄止,难以抓住实质.实际上,贝娄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包融了十分浓郁的犹太文化气韵身份困惑是夹缝文化的产物,流浪意识是犹太民族流浪史在其作品中的映射,而心理异化则是贝娄本人对犹太民族特有的悖论现象进行深刻探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论犹太家庭与社会观念的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与社团观念从圣经时代以来一直是正统犹太教信徒乃至全体犹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社会观念,成为犹太宗教和犹太意识的基础.从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来研究犹太家庭和社团作为犹太社会两大柱石的意义,反思斯宾诺莎、马克思、马丁·布伯、卡普兰等现当代学者对犹太家庭与社会观念传统的研究和批评,有助于认识犹太宗教的本质意义和犹太人身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