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3月21日,经历十数年的艰辛谈判<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相继获得缔约国批准交存后正式生效.在当前严峻的核扩散形势下,中亚无核武器区的创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无核武器区问题的重新关注.中亚无核武器区是第一个在北半球人类居住区域建立的无核武器区,其创建不仅实现了中亚地区的无核化,促进了区域安全,而且对无核武器区的发展及国际不扩散进程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止核武器扩散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世界核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核扩散的趋势无论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在加剧,美俄等核大国加强自身核力量建设;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带来地区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核恐怖主义显著上升,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冲击巨大,国际核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印度在1998年公开核试验后成为事实上的核武器国家,但至今未被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接纳为合法的核武器国,长期游离在核不扩散机制之外,造成其尴尬的处境。考察印度关于核不扩散政策的历史,不难发现其政策演变的轨迹。究其原因,是其大国地位追求、战略文化,以及国际身份定位等深层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概述新疆三区革命发展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区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分析指出了三区革命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丁庆刚 《殷都学刊》2020,(1):110-114+119
词汇是一种语言系统中所有词语的汇集,退出历史舞台的词语并不是完全"消亡"或"死亡",而是在词汇系统中以"休眠"的形式存在。这些休眠词语是词汇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休眠词语在时间、范围以及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以及心理认知等是休眠词语激活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广州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这所学校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多少年来,特别是十年内乱时期,对于农讲所的宣传和研究,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只注重第六届,对前五届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几乎被湮没。今天,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恢复农讲所的本来面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从农讲所的建立发展、教学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试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病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速度较高区域的典型症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已经或可能出现膨胀病,其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引起的交通堵塞与住房拥挤;空间蔓延引发的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和矛盾--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城中村"的出现、城乡边缘区问题加剧;环境恶化;中心城市衰退;开发区呈蔓延态势;公共安全危机凸现等.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在还没有彻底解决区域落后病和萧条病的基础上,又面临着要解决大都市区膨胀病的问题.这不仅是我国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未来区域政策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的动因及其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的动因表现在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等三方面 ,不能无视民营化所带来的缺失 ,我国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存在制度性障碍 ,宜缓不宜急  相似文献   

11.
国际核危机作为冷战后国际安全领域内最突出的难题之一,亟需对它本身以及所引发的问题作出解释和回答。这有赖于对国际核危机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更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核危机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属性特征,引起核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国际核危机演变有什么规律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国际核危机,掌握它的活动规律,进而研究如何去应对和管理国际核危机。国际核危机是一种涉及核武器因素的破坏国际稳定、威胁国际安全的恶性状态,从国际体系结构和国家互动进程两个层次分析国际核危机的根源,可以洞察核危机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澳自由贸易区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澳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政治、文化等交往日益频繁.2007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使得2003年以来中澳自由贸易谈判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具有急迫性.本文从中澳两国的文化、政治、政策、经济基础、贸易环境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现实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或制约因素,但其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在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各国应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拓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处理和协调好与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关系,并要增进互信和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全面作。  相似文献   

14.
保晋公司作为山西近代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其创办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及山西近代区域经济史发展的客观产物.同时也缘于山西民众生存与发展、传统封建晋商谋求转型的双重内在需求.而山西争矿运动则是保晋公司创办的直接导火线.  相似文献   

15.
王震 《社会科学》2013,(7):153-161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以色列却在此期间成功地拥有了核武器。以色列能够成为一个隐秘的核国家并非因为美国的帮助或双重标准政策,而在于它不仅具备了发展核武器的各种要素,同时又巧妙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成功抵制了来自外部的重重压力。不过,虽然以色列最终成功地获得了核威慑能力,但在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压力下,也只能以不可见(invisible)的形式秘密拥有核武器,并失去了通过公开途径成为核国家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闽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闽台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将开辟闽台经济合作的新局面,改变闽台政治经济发展历程。因此,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未来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分析建立闽台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和经济效应,会坚定对闽台自由贸易区选择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相似文献   

17.
论东亚双边自由贸易的新局面及其背景和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各个侧面论述了东亚双边自由贸易的新局面及其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刚  陆以全 《学术探索》2005,12(6):59-6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进入了实施阶段,面临诸多法律问题.结合当今各主要经济组织的实践以及我国与东盟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当采用紧密型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确保该组织的有效运转;同时,中国应当在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样可以增加贸易区的凝聚力;最后,能否妥善处理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之间在南海主权上的争议,对于贸易区的建立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FTA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开展这一合作仍面临不少困难的障碍;另一方面,FTA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在这一地区发展迅猛,具有一定的基础,为此,作者提出通过FTA的形式逐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开展FTA的过程中应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路径选择。在时间上,可以先行建立中、日、韩、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区;在空间上可以发挥日本与新加坡这两个“增长极”的作用。最后为了保证FTA与大自由贸易区的衔接,它必须在“10 3”的大杠架内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