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观与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任何一种发展观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支撑和道义支持;任何一种发展观的实践推进都必然要体现出相应的伦理价值导向。对传统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可揭示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伦理精神、道德原则,所体现的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要求。如何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体现出不同的伦理意蕴。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平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包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观,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观。这种伦理价值观可表现在四个维度上:政治伦理上要求建立公平正义型社会;经济伦理上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伦理上要求建立智慧创新型社会;生态伦理上要求建立环境互惠型社会。上述外在的应用伦理关系无不统摄于人内在的人文伦理精神。科学发展观在人文伦理意蕴上,恰恰尽到了关怀自由人的伦理职责。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高旨趣,强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各类利益主体的共存、双赢,崇尚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追求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着丰厚的伦理意蕴,不仅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的终极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伦理追求,而且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伦理智慧与现代道德文明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视域下能源困境的伦理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关系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能源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危机。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义”的沦丧、以经济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是能源困境的根源。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的伦理觉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为人类超越能源困境提供了可能。建构经济-环境-伦理生态,达致义利相融、德得相通,强化企业、政府等组织的伦理责任,呼唤“类本质”的觉醒是人类超越能源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性精神支持,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阶段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问题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观照了人的发展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与道德维度,对人的发展予以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它本质上是一种人文发展观,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科学发展观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孔子思想当中富有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并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当代,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对于我国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有其丰富道德意蕴 :利他主义的专业导向、人道主义的专业传统、促进人际和谐的专业责任感、提升从业者道德水平的专业理想 ;贯穿社会工作实践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伦理抉择和伦理危机处理。伦理和道德的问题渗透到社会工作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这个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把生态伦理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和文化伦理有机结合,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类主体地位观、道德约束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实践观等生态伦理内容。  相似文献   

10.
衣芳 《东方论坛》2009,(2):127-128
陈洪泉教授的《改善民生与科学发展》一书出版了,本书内容丰厚、视角新颖、结构严谨,是一部精心策划和撰写的值得认真阅读的高水平的理论专著。本书从价值观的视角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发,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科学发展观根本价值意蕴的观点,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价值意蕴的重要理论意义进行了新的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价值意蕴的实践指导意义进行了系统深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十八次韩中伦理学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于"东洋伦理与思想"、"东洋社会与文化交流"、"道德伦理的实际与应用"、韩国多元文化社会的"道德恐慌"、现代社会与警务伦理、伦理的国际开发协力、"以人为本"的伦理意蕴以及大学统一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展开了多维度、宽视域和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对于伦理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浓厚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彰显以人为本理念,这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目的地位的肯定;(二)坚持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社会公正要求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凸显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三)充分尊重个体主体价值,促进每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利;(四)凸显可持续发展伦理:它要求以人所特有的道德自觉态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伦理建设,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生态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次是继续推进生态伦理建设工作的法治化,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创新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大力提倡技术生态化和探索创新循环经济的运行体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且要积极推进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创新,通过制度与体制创新推进我国的生态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浓厚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彰显以人为本理念,这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目的地位的肯定;(二)坚持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社会公正要求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凸显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三)充分尊重个体主体价值,促进每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利;(四)凸显可持续发展伦理:它要求以人所特有的道德自觉态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伦理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在伦理价值取向上,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利益,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五大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之一,统筹观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新的伦理观,它意味着生物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整合.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公正伦理意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普遍实用的生存、发展的伦理信仰和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治理的本质可被理解为社区基于社会特质来实现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双向契合的过程,而"制度和人"的治理悖论引出了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理念、治理方略和治理技术的拷问,凸显着社区价值内涵对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围绕社区日常生活,价值原则、生活叙事和伦理意蕴构成了社区治理价值层面的内容框架。具体来说,社区治理结构演进中的价值形态和隐含的四项基本原则构成了社区治理的价值原则;以注意力分配为策略,立足生活意义和自我认同的生活叙事成为社区治理的价值叙事;而基于社区伦理的核心问题、价值目标和伦理基础的伦理意蕴则是社区治理的价值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社区治理价值层面的内容,价值原则是生活叙事和伦理意蕴的前提,伦理意蕴是价值原则和生活叙事的基础,生活叙事则联结着价值原则和伦理意蕴,是其从抽象性迈向现实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的进步,加之十分有效的人口控制,人口本身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引发了我们对人口问题的伦理思考,即:人口伦理的产生是新时期现实人口问题的客观需要;是传统人口道德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人口政策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趋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生态意蕴包括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与和谐生态伦理。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是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升华;是发展观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科学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辩证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尊重人,另一方面爱护大自然。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它不仅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而且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它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具体的,现实的,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的伦理意蕴,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理论和伦理学对幸福的追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不能截然分开。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新旧福利经济学,其伦理源泉直接来自于功利主义理论。同时也因其所特有的价值判断性质而显示出浓烈的伦理意蕴。福利经济学虽然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以及社会的物质生产与分配,但是,这种研究本身在客观上也体现出了人类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需求,比如对“家庭幸福”、“精神愉快”、“友谊”、“自由”、“正义”等等的需求。福利经济学在其理论上和对实践的诉求上,也突出地体现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强烈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