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利与义务语境下的道德责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人们的"责任观"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直接原因是人们对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对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这两对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中国目前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道德责任缺失问题异常突出。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个人不仅应该致力于满足个人的利益和实现自我发展,更应该承担起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神圣职责,而且只有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本质是执政为民.人民利益是全党的最高利益.在现阶段,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处理和解决好党群、干群矛盾的问题;处理和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真正长久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和解决好不同收入群体的利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道德作为一定社会劳动组织所做出的“社会规范安排”,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和维护该职业集团的共同利益,进而实现社会各个行业即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协调与公平。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者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根本上是一个社会公平与利益的问题。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的范畴,更应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与公平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利益关系之辩,旷日持久。本文从道德的根源出发,探讨道德与利益关系。文章认为,道德源于利益和利益关系,利益乃道德的基础。并提出,以此为基础强化道德建设,反对德利互为取舍、完全对立的思想认识,树立德利统一观念。既要反对单纯集体本体本位思想,又要反对强化个体本位旗帜下的唯“我”主义,使道德建设真正体现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的精神道德状况、协调利益关系状况、营造良好环境状况决定着社会精神的和谐、社会利益的和谐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唯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编辑道德终极标准是编辑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编辑求利行为既是编辑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动力,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分析编辑道德终极标准,其目的是通过调整编辑求利行为的各种关系,以达到编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结果表明,编辑道德终极标准并不是解决编辑工作问题唯一的或最好的途径,编辑工作中的道德问题需要编辑制度或市场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功能必须依附于现实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以往集体主义精神之不昌,根本就在于传统体制未能形成它所需要的利益关系。从集体主义原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价值取向看,其赖以把握社会的现实基础只能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形成的广泛的利益联系为之提供了调控社会的利益机制;以公平竞争和承认劳动、利益差别的市场经济利益分配形式造就的合理利益关系使之能获得深厚的道德主体力量;作为市场经济重要前提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实现了集体主义原则所要求的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为集体主义原则创造其在传统体制中所不能获得的现实条件,根本在于集体主义原则本身就是它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8.
伦理学基本问题作为伦理学学科的一个核心问题,从费孝通最初提出到现在已有40余载,可对其确切的回答,大家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答案.简单梳理目前学界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并对其进行评论.从伦理学学科体系的特殊性出发,认为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超越道德本体论的束缚,把其限制在道德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其研究对象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对其的研究需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入手,界定道德产生的根源就是伦理学基本问题.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冲突是道德产生的根源,进而伦理学基本问题就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政治与道德是人类实践哲学的两个方面,从发生学来看,政治是在人类活动的自律性机制--道德规范无法约束社会生活之后的产物,这也就表明了政治的合法性与人类道德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原则应当从道德原则推导而来,而任何道德价值原则又都是奠定在一定的人学本体论之上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基础在于人学本体论.从现代人学本体论出发,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原则既应坚持对个体权利的道德辩护,实现"德福一致",又应坚持对整体的伦理关怀,实现"普遍的道德合理性",其中"德福一致"是政治合法性的道德价值基础.制度是现代政治的最集中表现,因此,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在于制度的"德福一致"即制度道德.制度道德既在于制度制定又在于制度执行,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制度中的人.因此,探讨新时期关于制度和制度中人的建设问题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导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是个学术或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实践问题。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唯一正确的道德导向。从操作价值上讲,它是可操作性与不可操作性的辩证。统一。集体主义的道德与大多数人的个人利益根本一致,但又高于个人利益。特殊条件下个人牺牲其利益以保金整体利益,仍然是集体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人民利益至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同时,"三个代表"思想也蕴含着在当前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标准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是一个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究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利益关系、公平与效率关系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思想对我国今后的道德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制定了实践方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环境道德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深层原因在于环境影响的间接性和非及时性、经济利益的诱惑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错误观念。加强环境道德建设是解决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行政垄断不仅是个法律问题和行政责任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是一种道德现象,可以而且应该对它作道德的批判和道德的调控.它是一种在合法条件下的不公正行政,其道德实质就是在利益关系调控和选择上的错位和公正伦理原则的沦丧.行政垄断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对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因而对行政垄断的道德调控是法律调控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为人民服务是以人民为最高服务对象的最高层次的道德,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三个代表"思想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涵、道德地位、实践过程作了根本的指导和重要的发挥,是新时期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利益关系历来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认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切实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是解决其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探讨,是根据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提出的。一、关于利益的道德导向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做到: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实现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二、关于社会公德意识问题。三、关于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总之,改革开放的现实要求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所产生的自觉能动力量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制度和制度伦理探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根据“经济人”理论假定 ,“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主体 ,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 ,它必须受制于制度、在伦理道德领域必须受制于制度伦理的约束。制度是准则、规则的集合 ,制度伦理则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依赖是制度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