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多种理论来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对这些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回顾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我国学者进一步开展侵犯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资料和迹象表明,国外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不仅表现为各种公然的侵犯行为,而且还以多种隐蔽的形式遍及整个组织.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会导致组织生产力下降、员工压力增加、顾客满意度降低、高昂的财产损失等.当前,组织管理者和学者更加关注组织因素在引发工作场所侵犯行为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资料和迹象表明,国外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不仅表现为各种公然的侵犯行为,而且还以多种隐蔽的形式遍及整个组织。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会导致组织生产力下降、员工压力增加、顾客满意度降低、高昂的财产损失等。当前,组织管理者和学者更加关注组织因素在引发工作场所侵犯行为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扩大与加强对财产的法律保护,包括刑法保护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要求。当前,重新建构我国财产犯罪立法体系,是刑法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侵犯财产利用关系犯罪“当代社会的财产问题,事实上已集中表现为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这样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①伴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出现的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的高度分离现象,使财产利用关系的法律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各种侵犯财产利用关系行为增加,已有学者提出增设侵犯财产利用关系犯罪,并且就其设立的必要性作了论证②。我们认为这一主张是积极可行的。其实,我国刑法对某些…  相似文献   

5.
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实践中,诸如狱内重新犯罪、一般的抗改造行为、押犯与押犯之间的吵架纠纷等侵犯性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押犯的侵犯行为概念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几种减少押犯侵犯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系侵犯是将关系的因素加入到对侵犯行为的理解中后形成的。对关系侵犯的理解不能也无法简单套用西方已有的侵犯行为理论,而必须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下加以进行。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侵犯具有嵌入性、权宜性和替代性等特点。对关系侵犯的研究揭示出本土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学者们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界定缺乏一致性。本文回顾了学者们关于冲动性购买行为概念的代表性成果,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特征,认为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在由特定环境所激发的动机和强烈情感的作用下放弃自我控制所实施的未经深思熟虑、不计后果且无先期计划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实践中,诸如狱内重新犯罪、一般的抗改造行为、押犯与押犯之间的吵架纠纷等侵犯性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押犯的侵犯行为概念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几种减少押犯侵犯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诈骗罪客体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诈骗罪的客体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对于诈骗他人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 ,多数学者认为 ,这些财物或属原所有人所有 ,或应由国家依法予以没收 ,归国家所有 ,这同直接从财物所有人手中骗取财物并无本质的不同。因此 ,诈骗此类财物的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仍然是财产的所有权。这种观点统称为“所有权说”。但深入分析司法实践中诈骗罪的对象所涉及到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就会发现“所有权说”客体理论将会使一些本已构成诈骗罪的危害行为不能纳入到刑法追踪的视野。因此 ,对诈骗罪的客体重新进行界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闻采访中偷拍行为的违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拍行为明显侵犯了被拍摄者的言论自由权;偷拍行为侵犯被采访者的隐私权;偷拍行为很明显地侵犯了被采访者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相似文献   

11.
犯罪的共同要件,是透过各种具体犯罪行为所包含的条件综合而来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在客观上都是侵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主观方面又同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密切联系着。单有使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的某一方面受到损害的行为,但是行为人没有犯罪的思想,缺乏罪过,对这种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相反,如果单有侵犯社会主义制度、社舍秩序的某一方面的罪过,而无侵犯的罪行,  相似文献   

12.
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剽窃行径被曝光后,又状告天津市语言学会所谓“侵权”一案引起天津市乃至全国学界的极大关注。天津各所高校主持正义的广大学者,无不坚决支持天津市语言学会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义之举。2005年1月,当天津学者得知剽窃者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天津  相似文献   

13.
谈及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可溯源至德国学者WalterJellinek于20世纪初对高权行为和准高权行为的界分。其后学界就建言纷纷,各种观点相继不绝,但是相关理论始终不能形成通说。这种境况不仅使该问题的研究陷入困境,也阻碍了实务的发展,更为相对人权益保护提出了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笔者意欲探究行政事实行为各概念的实质并对其进行归类,以达致梳理相关概念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反垄断法的法律精神出发,指出现代反垄断法应奉行“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模式,规制对象主要是各种非法垄断行为,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具体内容及发展趋势,研究分析结果为科学界定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司法实践和发展完善反垄断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流量劫持是强制用户访问某些网站或网页的行为,根据对用户上网自主权侵犯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域名劫持和链路劫持两种类型。域名劫持行为通过修改用户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使用户不能访问目标网站或网页,既触犯了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又触犯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应按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链路劫持行为仅对用户上网造成一定的干扰,法益侵害程度较低且不能充足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因而不应以犯罪论处。但这种行为侵犯了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公平竞争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旅游者的“反常”行为,众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描述和研究.文章在引述“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场视角下的反常行为分析及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国网公司和福克斯域名争议一案入手,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对域名抢注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析,阐明了抢注域名行为与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指出前者实质上是一种侵犯商标功能利益的行为。最后回归本案,对其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8.
杨晶 《理论界》2005,(9):89-90
本文从对制作假冒他人署名作品行为的类型分析入手,着重探讨制作假冒他人署名作品行为到底侵犯了被假冒者何种权利的问题。认为制作假冒他人署名作品行为并不一定侵犯著作权。只有当被假冒者拥有作品整体利益的情形,假冒其署名的行为才构成著作权侵权。  相似文献   

19.
试析网络服务商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服务商这一特殊群体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要求用户提供资料和使用各种监视软件成为用户信息享有者,通过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获得了准出版商地位,这无疑对用户网络隐私权构成了极大威胁.在网络隐私权保护中,我们必须明确网络服务商在信息搜集利用方面的保护义务和对第三人侵犯网络隐私权行为的监管义务,据此确定其侵犯网络隐私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自媒体"洗稿"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洗稿"本质上是剽窃行为,也是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实务中,仍然面临"如何认定洗稿"的问题。而只有将自媒体平台下的"洗稿"纳入著作权法规制,明晰其所涉及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才能抑制已逐渐成长的"洗稿"产业,促进自媒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