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卫华 《东方论坛》2009,(4):16-19,24
孟子人性论一方面对孔子人性论进行继承和重构式地拓展,使儒家人性论思想获得系统性发展;另一方面,又显示其独特性,即孟子从“情”出发对人的本质属性进行规定,而且其人性论思想体现为情理精神的特色。也正因为孟子以“情”论“性”,“情”在儒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本体地位也随之确立。可以说,孟子以“情”论“性”的人性论思想显示出其独特的道德哲学意义,即孟子在人性论中对“情”的本体地位的确立,为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道德形而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程颢、程颐的人性论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即理”的命题将人性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将性善论与人性二重说结合,提出了与理、气二元划分相对应的人性论,对“性即理”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做了区分;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人性学说,为其伦理道德提供了新的哲学依据。科学的评价二程的人性论,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家,在论述他们的道德理论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把人性论作为他们道德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当然,他们在人性论的观点上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把人性理解为神启的即上帝赐予的神性;有的把人性说成天赋的先天之性;有的把人性看作是“饮食男女”的人的自然本性。由此出发,导出各自的道德起源和道德修养的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弄清楚在道德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与人性论的界限,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论王安石“善恶由习”人性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张载在批判前人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重说。他认为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只有圣人才具备;气质之性则由于秉气的刚柔、缓速而具有善恶混的特性,这是多数人所具备的。人只有通过“善反”、“成性”和“知礼”的途径来“变化气质”,才能实现成仁成圣的理想人格。张载的人性说将超越本体的道德价值与人性的现实层面统一起来,拓展了对人性问题的阐释空间,成为宋明理学人性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简论儒家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理论与原则.整个儒家的思想体系就是以研究和认识人的本质即人性这个问题为起点的.儒家思想在发展与流变过程中,围绕人性的本质问题基本上形成了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论及人性结构二重论等几种观点,而这几种人性论构成了儒家道德修养论的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确论学继承其师刘宗周"一性"的学说,反对宋儒强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认为气、情、才即性,它们均有善无恶,并不是像宋儒说的气质之性是恶的根源;他为了从理论上解决人生界恶的来源,提出人习于恶则为恶;另外,陈确企图回避对人性作一先天的预设,认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修养扩充才能性全,这样他的人性论不同于宋儒的先天人性论,表现出宋明理学的转型,可以说陈确是自觉承担了宋明理学的自我批判与自我调整。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人性论多从单一方面强调性无善恶或是性善、性恶,这种单一性的人性论不能从根本上合理地解释人作恶的原因和修善的可能性。但是先秦儒家人性论开启了人性本善和向善修养的人性论之先河。先秦儒家人性论经汉唐三品人性论、唐代李翱性善情恶的复性人性论,发展为宋明时期的"心统性情"的一心二门人性论,具有其必然性。儒家人性论的发展中,先秦儒家人性论具有性善论起源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考察了董仲舒人性论与其世界观的关系、所论人性问题的界限范围、理论的核心与重点,揭示了其人性理论的逻辑结构以及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及认识董仲舒人性论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主义人性论是一种基于理性主义一元论的普遍人性论,在纵向维度上是一种非历史主义和历史决定论的永恒人性论,在横向维度上则将人看作是孤立的、原子式个人。伯林的人性论正是基于对理性主义人性论上述三个层面的逐一批驳,从而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超越。他主张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性是历史地形成的,更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尽管伯林的人性论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性,但它毕竟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某些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尼采的生存哲学在终极关切的层面上认定生命的感性存在是人生存的前提,而生命注定处在生存悖论之中;在生存矛盾的两极张力中,人体验和经历着生命,体验和经历本身是一种生存责任;生存责任是永恒的伦理,它提升着人的生存质量,使人超越自我达到超人。  相似文献   

12.
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人何以超越其生命的有限性,中外古典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稍有不同。西方哲学家是通过否定人的有限存在来寻求对生命有限性超越的解决,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则是从承认人的有限存在,并在人的有限性存在中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儒家和道家而言,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存在一些差异。儒家走的是“有为”式的超越之路,而道家走的是“无为”式的超越之路。事实上,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最终是一种价值的超越。这种价值的超越既可以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群体的行为,在今天仍有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意义”及其统一,是理解何谓生存的三个视角。透过这些视角,生存方式可以做如下界定:生存方式就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生存背景下,依照特定生存“根据”而存在,并通过多种生存实践来实现生活“意义”、彰显生存价值的方式。其实质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矛盾的解决方式。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主要有权力化生存、物化生存和能力化生存这三种形态,每种形态又都有其特征和表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虚拟生存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其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冲突,形成了独特的性质。虚拟生存中存在各种道德问题,但是不存在道德真空,事实上,虚拟生存拒斥道德真空。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化生存境域中,科学技术不只承担人类实践的工具责任,更是人类生存方式的直接标志。科技责任的生存论维度提供了科技的对象性责任的本体论基础。对科技的生存责任的解析建基于善的生存论诠释,即善是生存合理化的彰显。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假设存在论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可谓是老生常谈,但“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生存时频频遭到来自不同领域的批判又迫使对“经济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经济人”假设能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生,在当前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文章从“经济人”的存在入手,分析“经济人”存在的合理性,批判“经济人”的泛化,最后提出“经济人”存在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与自由     
自由是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的意义只有在存在论上才能得到解决。但由于哲学史上的存在论的偏差,自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必须建立正确的存在论,才能解决自由的问题。自由不仅体现为超越性,还体现为主体间性。超越性来源于存在,是存在的本真性使生存具有了超越性。作为自由的规定,主体间性不能在现实生存领域充分实现,而只能在审美体验中充分实现。审美是最自由的生存方式,自由在审美中实现。  相似文献   

18.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的道论思想,赋予道以神学论色彩。道生万物,从而实现形而上向物界转化,作用于人生,便称之为"德"。道与德是二而一的关系,道教的神人能够体道抱德。如果说社会规范是在人的外在层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话,善是在人的内在层面营造良好的心里秩序,那么二者都离不开道所预设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9.
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兽性”与“人性”共同构成的。从共时性上看 ,人的本质是“兽性”与“人性”具体的统一 ;从历时性上看 ,人的本质是“兽性”与“人性”历史的统一。人的本质的演进过程也就是“兽性”不断摆脱、“人性”不断生成 ,实现以人性为主的人的双重属性辩证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在总体性问题上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但在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上,却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这样导致他在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中总有失偏颇,像一个钟摆,时而摆向自然,时而摆向社会,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1)早年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2)晚年强调“自然存在对社会存在”的基础作用。文通过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自然、自觉自由活动来阐明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