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子语言”是壮族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时所创造的一种语言现象 ,具有从学理上加以研究的价值。其基本特征是 ,以双音词、三音词和四音词为变形单位 ,通过交换两个音节的韵母对“母语”加以变形。被变形的“母语”在交换两个音节韵母的同时 ,往往还在声、韵、调和声韵组合规则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壮族创造“影子语言”的方法可以推广运用到其它语种。本文以壮语和汉语普通话为例 ,对“影子语言”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学上说,对做生意的“圩市”和商业活动上的“买”、“卖”等名词,壮语都有自己的民族语称,如南部方言谓圩市为非(fei~4)、买为取(si:4)、卖为开(hai~4),北部方言叫作伟(wei~4)、初(Caw~4)、该(Ka:i)。不难看出,壮语的这些语音与汉语的读音是不同的。表明壮语的这些语音并非袭自汉语,壮族地区的商业活动,自古以来就有,壮族应是一个善事买卖、经商的民族,壮族并非是象一些史书所说的是个“不知商贾”的民族。历史上壮族地区“多妇人为市”就证明了这一点。但不容讳言,历史上壮族人经营商业  相似文献   

3.
昆明地区自古就有“对调子”的风俗,这一音乐社会现象曾在昆明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与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对调子”活动已经难寻踪影,本论文以该活动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昆明地区“对调子”活动的历史、特点,并试图对其消逝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桂西“三林”壮族“殴凯”婚俗樊正强,梁耀积(百色供销学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西林县、田林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简称“三林”,下同)的壮族中,盛行着“殴凯”婚俗,这种婚俗尤以三县境内驮娘江流域最为流行。“殴凯”为壮语娶姑爷、女婿的意思,“殴”直译为“...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壮族农村中,有一种群众性的歌唱活动,叫作“歌墟”。壮语原称作“窝埠坡”或“窝坡”,因为这个词并不含有唱歌的意思,后来便把它叫作“歌墟”了。“歌墟”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傍晚,青年男女身着整洁的服装,从四处聚拢而来。女子三五成群,男子四六结队,互相寻找对象,这一组用歌声向另一组挑战,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于是歌声四起,此起彼伏,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岛北部,东濒南渡江,西临新盈港,南起儋县南丰、澄迈白莲、琼山遵潭一线,北至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儋县、澄迈及海口市郊共四十七个区,居民五十多万人。他们操着一种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相近的语言。这些居民,以临高县为最多而又集中,总数达二十七万多人,占操此一语言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三点六八。于是,人们以地名语名人,把这种语言称为“临高话”,将操其言者统名之曰“临高人”。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临高话”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的一种方言”。“临高人”同壮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僚”是壮族及其先民骆人、僚人、僮人三个发展时期中承先启后的族称 ,也是中国西南岭南以及东南亚侗台语民族的泛称。“僚”作为族称为什么不读“辽” ,而读为“佬” ,文章认为这是受古越语高频词“咱们”的影响 ,“咱们”一词的壮语读音为“佬”。在某些情况下 ,生活高频词会成为族群的他称。“僚”名的“泛称”和“音变”的局限性是其被弃用和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僚”名能留到今天的印记就是“佬”。  相似文献   

8.
“那”文化圈论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认为,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着冠以“那”(壮语:水田)字的地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那”文化,“那”地名分布的范围,称为“那”文化圈。在“那”文化圈中生活的主要是操壮侗语族语言的族群,包括中国的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黎,泰国的泰,老挝的老,越南的岱、侬,缅甸的掸等民族以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人。他们的主要文化特征是:语言同源,以稻作为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使用双肩石器,制造和使用铜鼓等。文章还论述了“那”文化圈族群及其文化与汉文化及印度化的关系,“那”文化圈研究对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蹦子"是河西地区众多社火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是说、唱、舞兼备并具有戏剧表演特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地蹦子"社火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承载着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和道德精神。以"地蹦子"为主要表演形式的甘州社火不仅是一种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还寄托着人们消灾镇宅、祈雨求福、活地脉的愿望。本文探讨了甘州社火"地蹦子"舞蹈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南路)地区与稻作有关的语词与壮语的对比研究认为, 壮族的“那”文化即稻作文化在我国南北交往的长期历史中,吸收了中原汉族的旱作文化;另一 方面,“那”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形成,成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湖南邵阳(宝庆)南路地区,曾经是壮汉两族及其先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地方,可以说, “那”文化深深地融进了这里的汉族稻作文化,成为它的筋骨和血液,邵阳(南路)话中的壮语 成分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11.
粤语作为一种方言,在词汇上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许多粤语词语写成书面语时,与一些普通话词语同形但意思却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日常使用中易造成较大误解。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普通话与粤语"同词异义"现象的语言材料,具体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邵阳南路话 (简称宝南话 )是汉语湘方言的一个土语 ,其中存在不少壮语成分。本文汇集笔者口头的宝南话中的部分混合词 (hybrid)———汉壮合璧词 ,这些混合词中的壮语词素 ,具有充分的“底层现象” ,可以说明邵阳南路地区原来是壮汉两族及其先民共同生活的地方 ,宝南话及其所属的汉语方言的形成 ,是这里的民族融合和汉语最终取代壮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壮族原始的数概念为“一二五”模式,其中“一”〔deu(24),n(((33)〕和“二”〔so:((24)〕源于男根和女阴;“五”源于“张开五指的手”〔a(55)〕,义为“多”“全部”。这不但合乎原始思维的模式,而且有语音上的根据。后来,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壮族的基数词从一发展到十,形成一整套借汉语词,同时保留原来的“一、二、五”民族语。由于原始模式中的“多”与“五”对应,所以壮语基数词中缺少“三”“四”,便借用汉语词补缺。  相似文献   

14.
以语言调查所掌握材料和语言接触理论为依据,将分布于百越之地广西宾阳平话和壮语的"吃"类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者的对应关系和联系。认为,壮语与汉语之间具有同源关系,但在语言分化以后则表现为接触关系;单个词的语音对应现象固然可以证明语言的接触现象,有词族对应的语言现象也并非全然都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15.
远方的客人,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都想买几斤枸祀带回去,供亲朋享用。枸杞是一种药材,向以珍贵名扬中外。由于吃了它可以滋补提神,增强体质,有人称作“却老子”;还因它能治疗眼疾,有人叫“明目子”;也有人誉名“雪压珊瑚”,因为那玲珑秀丽的姿态,很象一株迎风婷立的珊瑚树;河南有人还叫它“红耳坠”,的确,如果拣几颗形状大小适宜的鲜红枸杞戴起来,一定会使真正的玉坠失色。现在所以叫作枸杞,是因为它的剌象棘枸的剌,茎象杞的条而得名。枸杞依树性分,有软条茨,硬条茨两种;依叶色分,有大黑叶,小黑叶;依果形分,有长圆形,圆形、两头尖三种。其中以软条茨、大黑叶、长圆形的为最佳。枸祀在医疗上,可以润肺、清肝,对于治糖尿病、眼病和贫血症等都  相似文献   

16.
壮语的数词“一”有多种语音形式.一般意见认为?it7跟汉语有关系,而?deu1和nш:η6是民族固有词.然根据语音对应规律,?deu1和nш:η6同样跟汉语有关系.特别是?deu1,其语音对应规律显示出壮汉语之间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岜”“?”“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京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群体,我国的京族主要聚居在北部湾西南沿岸地区,世代以捕鱼为生。近现代以来,京族的语言使用经历了从母语“京族话”、粤语“白话”到普通话的拓展。伴随着语言使用习惯的改变,京族自我认同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从“落后的少数民族”成长为“有文化的中国人”。京族的语言使用及其自我认同的演进,既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也体现了当地人在现代国家语境下重新建构自我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巴蔓子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蔓子是唯一青史留名的巴国英烈,但其年代、功业、族系、葬地都疑莫能明。本文清理了纷纭的文献和传说,并且援引了有关的考古资料,钩沉探赜,详考细辨,从而判明:巴蔓子“请师于楚”应在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17年之间,当时的楚王是怀王;巴国的“祸难”是因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国而引发的边疆动乱,巴蔓子是拨乱反正的功臣;其家乡在清江流域,其葬头之地在枝城荆门山,其葬身之地在利川都亭山。凡所论断,俱饶新意。作者指出:身首异处,而能由两国以上卿或诸侯之礼为之举哀或安葬的将军,从古到今只有关羽和巴蔓子两人。  相似文献   

20.
有关藏族历史上最初之王聂赤赞普的身世来历,藏文史料中记载了几种不同的说法,“天神之子入主人间”说即其中之一。但此传说却因其令人费解的神话色彩而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本文通过对诸说产生年代及史料出处的考订,认为此说乃是目前藏文史料中有关系赤赞普身世来历最古老和最具价值的传说。文章对这一传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进行了剖析,发现此传说不但与本教古老的“天神”崇拜有关,而且其内容竟与敦煌臧文写卷和吐蕃时代石刻文字中有关系赤赞普先世的记载有惊人的契合之处。为此,本文对聂赤赞普的身世来历及其与“吐蕃六牦牛部”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更为具体的、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