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基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职业院校能为企业提供大量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实际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更影响了学生发展,这就需要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机制运行现状,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普遍存在着创新型人才分层和分化缺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而提高我国外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综合人才的能力,研究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下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分析了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校企合作的行为,知识共享和创造力的关系,提出了涉及创造力的中介作用、校企合作的直接影响因素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合理假定模型,旨在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建立科学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普遍存在着创新型人才分层和分化缺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而提高我国外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综合人才的能力,研究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下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分析了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校企合作的行为,知识共享和创造力的关系,提出了涉及创造力的中介作用、校企合作的直接影响因素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合理假定模型,旨在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建立科学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育人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是高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类型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而提出的。为了解决软件人才培养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认知、创新能力,本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为例,从实践育人思路入手,坚持将实践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四年,探索软件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并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软件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管理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高,传统的经济管理教学模式较为僵化,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则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探究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委员会、建立教学实验基地等方式,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培养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各大高校基于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是对教学活动和管理的一种综合人才培养的设计和依据.对体育人才培养来说,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笔者主要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期探索出适合培养体育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深入发展,环保产业也在迅速地得以发展,因此,社会对于环保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重视.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应该重点承担起环保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环保型人才方面的一些方式与策略,认为高职院校应通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来共建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的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环保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加强环保类人才培养,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环保人才以服务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姚靖 《人才瞭望》2017,(2):61-6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动力.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以期推动地方高校综合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满足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一切竞争的愈发都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传统的高校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如何培养符合新的发展形势发展的发展需要的新世纪人才,是每所高校都不断思考的问题,而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子。本文将从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国内目前现存的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探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几点看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发展模式更好的发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面对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各地政府部门不断推出新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开展校企联合,是解决就业难题,畅通就业渠道,搭建更加优质的就业供需平台的关键之一。校企联合推动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供需平台,各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就业行动,包括积极推进访企拓岗、校园宣讲会和招聘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国内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为了缓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国内各大高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应届大学生提供诸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升自身核心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校企合作即各大高校和相关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的桥梁,以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基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合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主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指出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好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成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学校、企业都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本文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就业实习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友合作为载体,建立完善的学校和企业共担成本和风险机制,以保证学生顺利、安全、有效完成就业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合作,是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满足企业用人标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概况和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析,以期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娟 《人才瞭望》2017,(14):135-136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为社会提供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主要方法,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但是合作层次只停留在表层,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笔者基于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探索,这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但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促进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且能直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创出了一条新路。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公司)在进行这方面地探索和实践中,结合本企业生产科研经营的重点,以本行业相同、专业相近的北航、西工大、南航、郑航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借助高校的智慧和大…  相似文献   

17.
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积极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途径,在国家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逐步形成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专业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办学多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国家教育部提倡高职积极探索前校后厂的校企合一办学模式,近年来已经在少数高职院校进行了试点,颇具成效。但是,对于高职财经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工厂的研究与实践极少。与此同时,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明显不足,就业市场需求日益下滑,在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办学十分不景气。对于校企合一式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了两个类型的会计课程改革与校内公司结合的改革模式,并针对目前校企合一式高职会计课程改革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促使职业教育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笔者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高校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如今,以高校教育为主,企业联合办学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形成,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加快高校教学档案建设,对于校企合作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校企合作为背景,结合高校档案建设的现状提出相关建设意见,以促进高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