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旱育方式试验,处理间增产幅度,长秧龄旱育高产栽培具有特性。1、秧苗早发,2、生育进程表现为缓,快,缓,3、宽行窄株,适当密植,4、早发早控争粒多。主要栽培技术:1、稀播长秧旱育方法,2、大田移栽管理技术。本项研究不仅具有低耗栽培的优势,而且在栽培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太康县朱口镇大面积推广小麦-土豆-玉米-土豆一年四熟间作套种模式,实现了亩产2500元的经济效益。其种植要点如下: 1、种植模式以宽160厘米为一种植带,10月中旬播种4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宽60  相似文献   

3.
“小麦真菌病源性叶早衰光合作用及发病预测”是由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的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该项目通过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在成都市进行的技术成果鉴定。该项目针对小麦真菌病源性叶早衰的生产实际 ,采用控制性试验与大田研究相结合、生理生化分析与计算机PS系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小麦感染真菌后对活性氧代谢系统、单叶光合功能的影响 ,探讨了外源水杨酸 (SA)诱导小麦建立系统获得性抗性的可能性和持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1)小麦感染真菌后自灌浆初期单叶光合速率递降加快 ,利用午间强光进行光合生…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全国小麦高产栽培现场观摩及高产栽培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莱州953”小麦良种光合性能强,光合速率高,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没有午睡现象。专家建议推广高光效小麦新品种——“莱州953”, 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新贡献。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3.8亿亩左右。若按光能资源充分利用的理论数据计算,最高亩产可达1057.6公斤,而全国小麦亩产平均才233公斤,高产田也只在500公斤左右,可见小麦增产潜力很大。山  相似文献   

5.
新品种农鉴1既能作冬性小麦抢墒早播,也可作春性小麦晚茬迟播,此种特异性状在理论上和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导。本文提出有关数据资料阐述农鉴1替代冬性及春性品种的应用效果,并对农鉴1一系列综合优良性状及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了较详尽报导。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产物,也是大众意识自觉参与的空间场景."元宇宙"重新构建了大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活动方式,计算和保存具体化的审美风格,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元素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沉醉在他者的审美牢笼中,甘愿为数字技术打造的梦幻世界买单.通过梳理"元宇宙"中"吃播"的文本呈现、粉丝评论等内容,分析吃播粉丝的审美趋势,以及吃播视频的消费与审美的关系.吃播视频的粉丝群体大部分是青年一代,他们从吃播视频中获得生理和情绪的满足,并以崇拜的视角跟随着意见领袖.而吃播博主深谙其粉丝心理,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伪造成与粉丝有共同审美需求的同类,获取粉丝的消费能力,体现为一种"元宇宙"空间的消费审美特征.吃播视频俨然成为资本获取消费手段的媒介,社会个体、传播主体、媒介平台和国家机构需要共同为防沉迷消费主义而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川西化杀杂种小麦产量优势与产量因素优势。结果表明 :(1)稀植条件下产量中亲优势与各产量因素中亲优势呈显著 (极显著 )正相关 ,以生物产量、穗粒重与穗粒数的中亲优势尤为密切。在亲本选用上应注意生物产量、穗粒重、穗粒数几个性状。 (2 )不同亲本材料的选用对杂种小麦产量因素超标优势表现有影响。 (3)稀植条件下 ,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超标优势是在穗、粒、重各因素协调提高下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优势与穗粒重 (穗粒数 )优势、或穗数和穗粒数优势的结果。 (4)密植条件下 ,产量超标优势主要来自于穗粒数与千粒重优势 ,而以穗粒数优势占主导作用。 (5 )单株稀植条件下的各产量因素超标杂种优势大于群体密植条件下的超标杂种优势。 (6 )产量超标优势与穗数超标优势在稀、密植条件下的相关性不显著 ,而穗粒数超标优势与千粒重超标优势在两种条件下达极显著相关。研究认为 ,目前川西化杂杂种小麦的选育应在川麦 2 8的基础上 ,稳定穗数与千粒重 ,选育生物产量与穗粒数大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豫麦70—36是河南省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的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能力,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青睐。据河南农业大学袁剑平教授介绍,豫麦属半冬偏春性小麦,既有半冬性小麦的抗寒性,又有弱春性小麦耐晚播的特点,苗期半匍匐,基部节间较短,茎秆粗壮,根系活力强,冬季不怕严寒,春季不怕倒春寒,播期弹性较大。2005年秋播时期,河南省出现了长达10多天的大范围连阴雨天气,部分地区的阴雨天数长达17天,导致播期推迟,11月气温过高,而12月却出现的大幅度降温、持续强寒潮大风天气使小麦…  相似文献   

9.
小麦常因晚播或早播,造成部分麦田弱苗或旺苗,根系发育差。通过镇压可踏实土壤,提高地温,具有保墒提墒作用,还有增根增蘖,提高单株成穗率,增加穗数,降低株高,使茎秆粗壮,增加抗倒伏能力。小麦镇压后,生理生化有所变化,协调了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不孕小穗,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榆林地膜小麦的试验、示范、观察和多点调查,结合实际论述了榆林市推广地膜小麦的适宜区域、播期、施肥、管理等技术问题,提出了适宜当地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麦迟播,易造成弱苗成穗率低,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20%,但只要补救措施得当.也能提高产量。(一)选择春性品种,以种补迟。可选用生育期短,产量较高,抗逆性强,较耐迟播的春性小麦良种,如绵阳20、21号等。(二)实行催芽播种,以芽补  相似文献   

12.
SW89—3243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冬春课题组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际种质及冬 X 春杂交模式并与穿梭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一个迟播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李小宁 《小康生活》2005,(10):13-13
精心播种 迟播小麦出苗时问长,与适期播种的相比,平均出苗期一般要延长5天。因此,在品种上应选用播期幅度弹性较大、较耐寒的品种,并配以温汤浸种、精细整地、适当浅播等措施,便可促进快发芽、早出苗。  相似文献   

14.
张辉 《小康生活》1999,(3):40-40
亚新二号大粒长穗群体超高产玉米,是近年台湾育种专家培育成功的一个可留种,代代相传的新品种。株高2.8米左右,秆粗茎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茎叶繁茂、活杆成熟、果穗粗大整齐,穗长28厘米,穗粗6厘米,行粒46粒,籽大雪白色,深马齿型、皮薄、多角质,千粒重350克,春播生育期125—136天,夏播95—100天,播期弹性大,适播范围广,南、北方均可种植。其主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行间作套种,实行立体种植,扩大复种指数,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是使种植业由传统的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化的必由之路。山东省菏泽市农技推广中心,总结出五作五收高效种植的几种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们选择。 (一)小麦、菠菜——西瓜、玉米——大白菜。秋种时整地,施肥,作畦,畦背宽0.7米.畦面宽1.8米。畦面种8行小麦,占地1.4米,中间留40厘米的套种行。畦肯作成凹型条畦.集沟中施优质圈肥1500公斤,75公斤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不同浓度铅离子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宿70141、宿553和宿7078为供试小麦品种,通过播种和发芽试验研究了铅离子对小麦萌发的影响。[结果]在同等浓度铅离子胁迫下,宿7078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相对较高,且其根系最发达;宿7078和宿553比宿70141的叶绿素含量高,说明这2种小麦的光合性能比宿70141强;宿7078的脯氨酸含量最低;3个供试小麦品种中宿7078 M DA含量最低,表明宿7078对铅离子胁迫的抗性最强。[结论]铅离子明显抑制小麦的萌发;宿7078的抗逆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一)优质高产小麦良种893—1983—1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徐才智经五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的一个集优质、高产、抗病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系谱号为89(3)—0—2—8—1。优质:据测试。蛋白质含量17.33%,综合指标优于国家一级优质麦和美国优质麦标准,可替代进口或增加出口。高产: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合理,茎杆弹性好,抗倒伏,两极分化快,灌浆速度高。高产条件下,以基本苗10万,冬前群体65万,最高群体75万,亩成穗35万,每穗粒数40个,千粒重50克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实践表明,在麦田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春季影响小麦返青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气温条件。如春季气温回暖早而快,利于返青和春发春长,特别利于晚茬麦与迟播晚麦的春季生长发育。若再浇施返青水则对麦田地温降低作用明显。加重影响小麦的春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种小麦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播期、密度、施N、P、K量对两系杂种小麦绵杂 1号 (原代号MS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N量、播期与密度是影响绵杂 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 ,播期对绵杂 1号产量的影响尤其突出。播期与密度的互作也显著地影响着绵杂 1号产量。适当迟播与降低播种量有利于绵杂 1号产量的提高。同时得到了绵杂 1号高产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表征,结合人类学、心理学、色彩学、神经生理学和对比语言学,探讨了颜色词的心智和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人对颜色的感知是视觉神经与大脑认知能力主客观结合的产物,说明看似客观的语言符号实际上是人脑和语言机制的处理两者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