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俄国自我未来主义的领袖伊戈尔·谢维里亚宁十月革命前的大量诗歌的分析研究后指出,谢维里亚宁的诗歌创作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出色的诗歌艺术展示膨胀的自我。他的“未来主义诗歌”就像是一部个人的颂歌,其重要主题之一便是对自我的歌颂,宏扬自我乃至自我崇拜,他一再表现自我歌颂自我,突出自我,只是出于一种自我崇拜———赞扬自己的天赋,品味自我膨胀的感受。同时谢维里亚宁又是一个单纯幼稚的诗人,一个儿童式的人物,他的诗歌总是显得天真浪漫,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和险恶的人世,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赞扬是赞扬方给予受赞方积极评价的言语行动;可以通过常规赞扬达到,也可以借助非常规赞扬和策略赞扬实现.赞扬的学术研究是一块新发地,赞扬本体中的许多核心问题,例如赞扬类别、赞扬功能类别、赞扬功能的运作机制等,有待开掘.提出赞扬的功能划分为两大范畴:外显/同效功能和内隐/非同效功能.在对赞扬进行功能性研究的过程中揭示了以赞扬功能为轴心的赞扬策略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自问世以来既受到追捧与赞扬,也不乏遭到质疑与反对,正反方声音起伏交织,在辩论中推动着CSR发展。整体而言,研究结论支持CSR能为企业长期发展带来正面作用。可见,无论将CSR当作企业的自我约束或自我激励,企业承担CSR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对恭维语的正确回答是“Thank you”,然而这并不是英语中唯一的恭维语回答方略。任何一个被恭维者在选择恭维语回答方略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回答恭维语时既要接受别人的赞美之词,又要避免自我赞扬。  相似文献   

5.
屠格涅夫在《春潮》、《罗亭》中对女性观照时,运用其独特的技法,写出自己理想的女主人公,挖掘女性的抗争与思想上寻觅解放的轨迹。他对女性的观照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歌颂与赞扬,而是深层次地追问与探求。他在叙述时运用障蔽性话语,以实现自己对女性及其命运的观照,思考女权问题,以暴露女性在自我解放过程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吴刘维以严肃的态度和调侃的语言叙述社会变迁中"小人物"的琐碎人生,以机敏的思维和朴拙的语言叙述城乡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其作品颠覆了"小人物"逆来顺受、麻木愚昧的传统形象,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智慧与激情,对他们在社会规则中寻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给予高度的赞扬和欣赏,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展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英语广告文本中赞扬语相关数据的分析,归纳英语广告语中赞扬语使用的特点,探讨这一特定文体中赞扬语使用的形式和语用功能。研究发现:赞扬语是广告英语文体中常用的一种言语策略,广告英语文体与日常英语文体在语境、对象和使用目的不同,导致它们在分布特点、语言形式、语用功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们接连不断地听说,东亚国家发明了一种非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这种资本主义在本质上优于西方所欣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的资本主义。 这种信息多半来自充满竞争的市场的西方老对手,因为他们不再能声称,欧洲式公司主义正在获得成就。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东亚领导人,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也加入了赞扬所谓亚洲价值观念的行列。这种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著名黑人诗人,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休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通过分析休斯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及其寓意,旨在揭示诗人是如何通过这些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和诗歌主题的。休斯寓情于景,透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黑人民族遭受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愤慨和同情,赞扬了黑人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黑人人民的自我认同感,激励黑人民族不畏艰险,努力追求民族平等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中,嫉妒乃是“女人痛苦的、病态的、带有毒害和非毁心态的,隐秘而消极的、急速而猛烈的自我保护的情绪体验”。考证中国带“女”子偏旁的文字,可以发现在所有带“女”子偏旁的文字中,褒义词和贬义词所具有内涵评价意义在程度上反差极大,褒义词多赞扬外貌,涉及品行的字很少,其评价程度相对温和;贬义词则涉及着那些最不光彩的人类品质和社会行为,评价程度极端,并且数量很多。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衰落?     
今年年初,英国《观察家报》上,刊登了波洛蒂的文章《新英国病》。他认为英国人正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威胁。他写道“这个威胁是什么呢?它是新的英国病;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这种病是由英国精英阶层中所谓的舆论制造者们散布的。”“这种病表现为:总喜欢轻视我们的国家,赞扬别的国家;贬低我们的成就,羡慕别人的成就;蔑视我们的国家制度,赞许别的民族制度;嘲笑我们每一个全国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领域,复仇这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态尽管与法律有巨大冲突却始终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的情况,分析了复仇和传统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儒家思想对早已存在的原始复仇观念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而对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复仇大力赞扬也说明了中国古代复仇文化具有非人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文选》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选择主要表现在:其一,赞扬明君之民主德治,谴责昏君之残酷暴政,提倡符合大多数人愿望的君臣、君民一致共同治理国家的思想。其二,赞扬举用贤能、知人善任、从善如流的帝王兴邦之策;赞扬思贤若渴的明君和率志不谋其报的忠臣。其三,肯定传统精神美德,其中包括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勤俭节约的精神,施人勿念、受施勿忘、坚持正义、解人危难而不计报酬的美德和处夷虑险、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总之,《文选》荟萃了不少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值得研究和整理,吸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7—2006年《人民日报》每年随机抽取一月,统计"光荣"一词用例得到617例,最后得出结论:"光荣"一词的使用焦点明显,对中国共产党的赞扬占绝大多数;对科教文卫及其相关人员的赞扬居第二位;对工农群众和美德的重视不够。它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也和人们的评价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8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洪国藩来内蒙古农牧学院讲学。他多次赞扬学院的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16.
道德赞扬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是个人或社会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对行为者正确的选择和行为做出的正面评价.而菲莉帕·福特认为道德赞扬存在一个美德困境,即一个真正的有德者在处理道德抉择和困难之事时应当毫不费力;但美德之所以受到称赞是因为行为者完成的选择和行为是困难的、难以完成的.这一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有德者的美德形成是历史性过程,对主体的道德评价依据在于动机而非结果以及美德的纠正性思想的主体差异.而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们需要对赞扬和敬重进行区分,限定二者的适用范围,分析康德敬重他人的形而上学基础,这一困境会延伸到赞赏的分配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卡耐基说过,只要每天真诚地赞扬三个人,你就会生活在阳光中。——题记  相似文献   

18.
赞美     
《可乐》2008,(3):76-76
一个温柔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赞扬,能使人忍受生活给他的很多磨难。——高尔基  相似文献   

19.
写文章是要有情和理的。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要有自己的态度。或是爱,或是恨,或是赞扬,或是批评,即使是介绍一些客观性较强的内容,也常常把作者的情绪带了进去。这些“爱”、“限”、“赞扬”、“批评”、“情绪”就是文章的“情”。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表示爱,就得写出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他的主客体关系是统一于否定的辩证过程之中的。然而这一过程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因此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他所理解的劳动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异化劳动的理解,高度赞扬费尔巴哈将黑格尔颠倒的主客体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从而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并不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是以一种思辨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辩证发展。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正在于他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于实践中实现了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改造了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