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明士绅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刚 《东方论坛》2009,(4):97-102
作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明士绅为根据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较好地继承了封建士绅热心地方事务的传统,又带有鲜明的抗日救国的时代特色,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史及民族抗战史上应该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2.
开明士绅在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公益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发展教育、赈济灾荒、兴修水利及道路、增进民众健康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较好地继承了封建士绅热心地方事务的传统,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抗日根据地史上应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3.
山西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发展保证了根据地物资供给,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分析了山西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商业构成以及根据地商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山西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发展对抗战最后胜利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与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徐兰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于1940年10月底到1942年春一年多时间内,在苏北盐阜区领导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开展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在盐阜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在抗日相持阶段的19...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先开辟的抗日 根据地。它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20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的研究引起 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抗日根据地的贸易斗争浅析张秀芬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到来后,由于敌顽对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恢复中的抗日根据地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出现了根据地的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党政军大批人员的供给告罄,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因此,打破敌顽的经...  相似文献   

7.
华中抗日根据地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维护国共合作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一方面主动寻求与国民党当局的合作,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政治上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政治阴谋,在军事上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华中抗日根据地在争取中间派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统一战线政策和群众路线的统一。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在争取伪军工作中,成功运用了“两面派”策略这一特殊的、独创性的统一战线工作办法,展现出高度的政治技巧。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法制史研究在1979年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多局限于陕甘宁边区。从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而言,开辟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新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以及与其他根据地法制史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1942 年盐阜区高等法院的设立,使盐阜区抗日根据地形成了独立的二级二审制的司法审判体系,审理了大量的民刑事案件。设立以高等法院为核心的审判体系,是盐阜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司法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以法治思路完善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又一实践,是华中抗日根据地与日伪势力、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以外,建立的新的司法斗争体制,对根据地政权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开明士绅(绅士)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个误区:谈开明士绅,只知道几个著名开明士绅,而忘记了毛泽东所说的开明士绅是“中小地主出身”和“带有若干资本主义色彩”,忽略了广大的有抗日要求的中小地主,即普通的开明士绅;谈开明士绅的定义,又将其绝对化。看不到一些在当地小有名望的退职的旧官僚和教育界人士也可归入这一阶层。属于著名开明士绅的行列。开明士绅应包括开明的中小地主和士绅才是全面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全面地认识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11.
简析抗日根据地商业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张秀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先后建立了十九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九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共近一亿。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中国军民实行坚决抗战的基地。抗日...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结合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的武装、政权、群众组织和党”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不仅为当时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冀中抗日根据地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它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存在原因、财政经济、传统势力与根据地的创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冀中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朱玉湘一、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精兵简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之一,这项政策是在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提出的。在当时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它不仅在团结解放区军民渡过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和休养生...  相似文献   

15.
何书彬 《百姓生活》2013,(12):55-55
1940年,抗日的烽火已熊熊燃烧了3个年头。持久战拖得¨寇气急败坏。口寇开始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为战胜困难,抗日根据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党课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的特点及贡献蒋亚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陆续向敌后挺进,开辟、创立了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其中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最年轻的一块。对此,尽管已有一些研究著述,但对其创建的特点、贡献等专题缺乏深入探究,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管窥,以求教...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叉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地区的小学教育吴洪成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之后,全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党在敌后建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根据地建立起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随之,抗战教育也建立和发展起来。在抗战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通过滥发日伪币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掠夺。为了建立抗币的本币市场,各抗日根据地和政府采取了政治上加强宣传、行政上制定法令和经济上迂回驱逐等手段驱逐日伪币。抗日根据地政府和银行驱逐日伪货币的斗争稳定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研究抗日根据地的对日货币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武汉沦陷前后,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及其抗日军队──新四军第五师,在李先念等人的领导下,是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进而论述了鄂豫边根据地及其军队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再次说明了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群众运动、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建设,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不可缺少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