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亚男 《现代交际》2013,(11):82-83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对方相互沟通,但是我们的交际手段不仅限于词语,还包括一些非言语的交际。非言语交际也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非言语交际的中西文化差异展开议论,旨在为交际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记住对方的名字是赢得交际的第一回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善于记对方的名字,以至于交际中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不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名字是一个人的代称,当两人相互认识时,姓名对对方而言则代表一切。记住人家的名字等于记住了这个人,显示你对对方的尊重。美国交际学家戴尔·卡耐基告诫我们,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说:“交际中,最  相似文献   

3.
刘文强 《现代交际》2010,(10):29-30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探讨,针对以往语言交际理论的不足,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示意一推理的过程,语言交际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交际双方的互相理解,语言交流双方通过寻找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结合自己认知环境,经过心智努力推理,最终达到理想语境效果,从而推导出对方话语意图,实现话语理解和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引起交际者中断其交际行为,从而导致交际失败。交际者深受其本族文化的影响,往往会将其本族文化规约和语言知识带入交际行为。这样交际一方便无法正确地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语用失误由此产生。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和表现的分析,试图找到克服跨文化中产生的语言语用失误的对策,以便推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程森 《现代妇女》2014,(4):254-254,271
谈判不同于日常言语交际,它不以明白无误的表述为宗旨。通常谈判双方出于利益考虑,都不愿与对方坦诚交流信息与思想,因此谈判语言总是含蓄隐晦。本文着重介绍模糊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冬梅 《职业时空》2008,4(10):120-120
一、策略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掌握语言不等于懂得交际。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即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及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性。不难看出他的交际能力只包含语言资源,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实践表明参与语言交际的不只是语言资源,还有交际资源。当语言资源匮乏而交际又必须进行时,为保证交际渠道的畅通,语言使用者就不得不动用交际资源。因此,交际能力不应仅仅包括使用语言资源的能力,还应包括使用交际资源的能力。因此,卡纳尔、斯温、巴克曼、拉申·佛尔曼等学者提出交际能力还应包括策略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交际中常常需要进行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可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下面是一些能使你说话更加肯定干脆的言语技巧。1.使用“我”来叙述。用“我想…“我认为……”等直接的形式,把你的感情、需要和愿望告诉他人。承认你的话来自亲身体验.才能更具有说服力。2.设身处地地询问对方。向对方表示看法时,可用“你觉得……”、“你是想……”如果在谈话中能考虑到对方的处境,那么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那种贬低对方、恐吓对方的言论,在交际中自我辩解时是不足取的。3.坦率地与人交谈。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地坦率,别故意转弯抹角。坦率与对…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并非时时处处彩霞满天,有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交际危情:或遇他人诘难陷入困境,或自己言辞不当陷入尴尬境地,或遭遇嘲讽颜面尽失……当你遭遇交际危情时,若能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定能化险为夷,走出困境。 有意曲解法 当你遭到恶意攻击并陷入难堪境地时,你可以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进行有意曲解,既可以解脱窘境,还可以用来嘲讽对手。前苏联的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演讲时受到了一群人的攻击,其中有个人挤到台上来指责他“狂妄”,说:“我提醒  相似文献   

9.
当你满怀希望地问他人提出要求时,却当场遭到对方的拒绝,那场面是很令人难堪的。这种被拒绝而产生的尴尬,往往使你感到心冷、失落、心理失衡,甚至出现不正常心理,比如记恨,或报复的心理,因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造成尴尬的原因很多,有些是无法预见的,难以避免的,但有些知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避免的。从交际的角度来看.避免尴尬也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懂得并力争避免不把、要的尴尬场面的出现,是每一个交际者都应该掌握的。首先,在参与交际活动之前,要对交际对象和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及可能被满足的程度有…  相似文献   

10.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近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学生语言技能上。而忽视了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首先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其次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为我国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常听人说起交际必得和和气气,满脸堆欢,始能赢得对方的好感,乃至报偿。其实.这是一种道地的误解。交际,顾名思义,即在相“交”之“际”,对相交际遇的参与。即便发表作的意见与对方之后,也不能只一味逢迎对方而说“是”,“对的”之类的话。倘不然,很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增腾不智的迁儒形象。你应该亮出你的真正的“底色”,适时适度地畅开胸怀,袒示你的真诚,而不是无原则的唯唯诺诺。不然,你得到的将不是对方的喜爱,而是疏远、冷淡,不感兴趣,因为对方也同样地希望你能有可以供他汲取源泉的呀!你曾听说过刘伯温刘大军师的论…  相似文献   

12.
“交际能力”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最初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以及姿态语言(手势、身势)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交涉的技巧     
在交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失误,对你带来损害,造成消极影响。而对方并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些,依然坚持自己,甚至不能自我检省。为挽回影响,帮助对方认清实情,你应当积极同对方交涉。但交涉必然形成一种对立、矛盾关系,对方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弄得不好,效果适得其反。这要求你特别注意交涉的技巧。设置引子,缓和紧张气氛交涉是不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任何人都有自防自尊意识,在他没有自我觉察自身问题前,劈头盖脸的交涉只会激化矛盾,形成紧张气氛,不仅没有效果,还会给交涉带来巨大障碍。要避免这种麻烦,应采用设引…  相似文献   

14.
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交际就是语言的交流,认为语言是传递和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实际上,人类交际可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类型。并且非语言交际行在人类交际中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是惊人的、以及由于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而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语言交际的学习,当然也不能忽视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本文将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这四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对日本文化的表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在交际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并让对方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说的内容.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为了进行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交际也是一样,如果不了解交际对手的情况,就主观地采取行动,不但不会取胜,而且还会出现得罪人的结局。经验证明,了解对手是交际的起码要求。了解对手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习惯,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避违。这些东西在交际中都会对交际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却在那里夸夸其谈,就好象盲人瞎马,难免踏进“雷区”,触犯了对方,闹得不欢而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当他们与人交往时,并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就主观地从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差异造成沟通的摩擦,这时我们必须学会运用委婉语避免交流摩擦的发生,既能达到自己交流的目的又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现象的体现,更是文化现象的体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巧妙使用委婉语,体现交际过程的礼貌性,达到交际的目的,进而体现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千世界,人在交际生活中谁都难免碰上个小闪失,遇上点小麻烦,你还别说,这些小事还真足以把你弄得尴尴尬尬、手足富汗、不知所措,不信,你来试试看。例一;在众人面前,你大声地叫某人的名字,热情地走过去和对方打招呼,持走到对方面前时,才发觉你喊错了对*名字。例二:和对方热情交谈时,你问对方“孩子今年多大了?”对方回答:“我还没成家呢。”倒三:在酒桌上,你欲起身向众人祝酒,却不料将酒杯碰翻,把满杯酒洒到了邻座一位女士身上。例四;你神秘兮兮地把一同事唤到一边,告诉他一件秘闻,结果那位同事听后不以为然地说:“…  相似文献   

19.
“将错治谬”——行之有效的应对技巧刘永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善答者常能运用技巧、智慧,对对方的荒谬、错、漏语言采用“将错治谬”的应对语言机智,给以嘲讽式的回击,让对方哑口无言。这类应答技巧,其生动性、灵活性、诙谐性以及故事性常常很强,很值得借鉴。“公鸡...  相似文献   

20.
公关之忌     
公关是一门社会语言行为艺术,每个人在社会交际活动中都从事着语言行为艺术表演,大至国际邦交,小到市井买卖,人际关系不同,社会舞台不同,都想通过自己的表现与接触者达到思想心灵的和谐沟通,进而达到所祈望的目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不知演绎了多少类似“三顾茅庐”“投桃报李”等出神入化、脍炙人口的剧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