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嫦娥工程"令世人瞩目,与此项工程相联系的一位科学家成为了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他便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科  相似文献   

2.
除了那些长期从事太空研究的 人,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 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是十分陌生 的。由于他曾在月球上的行走,使 他和许多著名的宇航员(如尼尔· 阿姆斯特朗)一起在太空探索史上 留下了重要的一页。由于他是最后 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员,这使 他的名声更为响亮。但是,如果美 国总统乔治·布什打算实施其太空 探索远景计划,那么这些属于尤 金·塞尔南的荣誉将不复存在。布 什总统的新计划就是使人类在 2020年以前重新登陆月球。实施这 个计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返月 球的要做哪些工作,二是新任美国 航天局局长麦克·格里芬如何执行 这个计划。  相似文献   

3.
《山西老年》2008,(1):62-62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地飞入了月球的怀抱。曾送出10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和6艘"神舟"飞船的中国,从此有了第一个绕月飞行的航天器,开始了第一次绕月飞行。我国首次执行绕月探测任务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升空后,开始了她的深空探测漫漫旅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3,(11):20-2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月球将成为“机械猿猴”的殖民地,上演真实版的“人猿星球”。日前,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和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太空机器人,能够像猿猴一样行走和攀爬,适合在月球崎岖表面上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超霸腕表代表着我们勇于接受挑战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我们认为可以做得更好,能够逐梦星空并且真正实现这一愿景的时代。"少有腕表能如欧米茄超霸系列腕表一般令人类备受启发。作为首枚登上月球的经典时计,它已然成为欧米茄运用卓越技术与创新工艺实现太空探索的恒久象征。第一代欧米茄超霸腕表诞生于1957年。它与太空的联系则始于1962年,宇航员佩戴私人购买的超霸腕表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6.
从影片《2001: 太空漫游》、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及尼采同名著作三者精神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来看, 库布里克意在建立宏大的立足星际的"宇宙观", 并塑造出属于未来时空的"宇宙超人".与之相类的太空题材影片中, 《星际穿越》运用大量现代物理学知识, 重构了观众基于牛顿物理学绝对时空理念的"宇宙观", 但影片深层结构却彰显出宗教式的人性救赎; 《星际探索》中的存在主义虚无感、荒谬感也借由主人公的情感回归得到消解.在批判科技理性的同时, "宇宙超人"回归为"地球人", 太空题材科幻影片也借由对"未来乌托邦"的建构, 完成了科技理性与人性救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资讯快车     
《老友》2021,(1)
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新华网2020年12月17日复工复产、新冠疫情等入选"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相似文献   

8.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忠实的卫星。现在的人类不但用探测器拍摄到了在地球上永远看不见的月球背面的照片,而且登上了月球,带回了月球上的岩石、土壤的样品等。但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对它只能产生种种的遐想,编织出不少色彩绚丽的有关月宫的神话。这些神话,流传在群众中,也被作为典故运用进诗文典籍里。月球是怎样形成的呢?古人认为一切皆为神造,连日、月等天体也不例外。《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  相似文献   

9.
月球探测发展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59年到1976年,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多种系列的月球探测器,他们采用了最早的深空探测技术和探测方式,并获得了宝贵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掀起了世界第一次探月高潮;1976—1994年国际上将深空探测的重点转向了火星和对空间站的研制,没有进行过任何完全成功的月球探测活动,出现了其后的相对月球探测宁静期;20世纪末,美国的"克莱门汀"号和"月球勘探者"号成功获取了月球的新发现,世界航天大国相继宣布了以月球为中心的深空探测计划,并纷纷发射月球探测器,将月球探测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根据目前"嫦娥一号"的新技术和他国的月球探测情况,对我国未来月球探测进行展望,以在今后国际月球探测活动中占据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4,(4):16-17
一日发现三个“地球” 致力于地外文明探索的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探索技术和成果,不久前他们宣布;航天局的一个太空研究小组利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两颗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01"按照目前1万美元一公斤计算,一个体重70公斤的游客想上太空,大约要花7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返回的价格。"——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我希望中国的商业太空旅游公司逐渐发展起来,为中国人有机会早日买到一张通往月球的旅游票奠定基础。"日前在第二届丝路商业航天大会上,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中科院研究员吴季表示。刚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维珍银河,其太空航班的飞行票价约为25万美元,已有来自60个  相似文献   

12.
蔡如鹏 《今日南国》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院士在接受《航天员》杂志采访时,对上世纪月球探测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月球竞赛的兴起,地球静止轨道之上直至月球的地月空间的战略地位受到高度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空间强国通过推出单边措施及发起“小圈子”多边合作的方式,分别从地月空间军事利用、私人实体对月球及天体资源商业开采、地月空间与月球活动秩序塑造等方面进行布局,对地月空间安全造成了威胁。以1967年《外空条约》和1979年《月球协定》为代表的国际条约虽适用于地月空间安全保障,但存在对外空和月球及天体和平利用规定的“双轨制”、对私人实体开采月球及天体资源规定不清晰以及对地月空间及月球活动秩序规定的缺失等问题。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未来发展角度看,我国应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指导意义以适应地月空间安全保障的特殊性;修改《PPWT草案》,纳入地月空间安全保障内容,构建“硬法”与“软法”结合的综合性框架;此外,应在中、俄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基础上,推动制定多边地月空间及月球活动秩序保障规则。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月球大开发罗开元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点火”的命令,新型太空飞船在超高能燃料的火箭推动下直上苍穹。地面渐渐的退去,最后变成了一个蓝色的大球。经过大约3天的太空旅程后,航天导游小姐走来告诉你,月宫就要到了,请做好登月准备。而此刻,率先迁居月球村的...  相似文献   

15.
宗文 《中华魂》2013,(24):26-30
2013年12月2日凌晨2时1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多元化对探索式技术创新是相生还是相克?这一问题的厘清将有助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实施。本文利用2010—2017年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火炬计划重点企业中上市公司技术多元化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广域内,探索式技术创新会相生于技术多元化,但是,技术多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相克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搭载"嫦娥一号"奔月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到达既定轨道,与之一同绕月的,还有其搭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等30首经典音乐作品。"嫦娥一号"到达绕月轨道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了这一组经典音乐作品。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以及互联网收听到了这些来自太空的中国天籁之音。据了解,"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这30首太空播放曲目,是在全国公众投票的  相似文献   

18.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探月之路的"领路人",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跳"出地球研究地球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接着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9.
谭心耿 《老友》2008,(5):62-62
"嫦娥一号"传回了月球表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月球上令人瞩目的地形,莫过于比比皆是的环形山,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就有33000余座。这些环形山均以世界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但是,正面环形山的命名全部使用西方人的名字,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给背面的  相似文献   

20.
铜猪(上)     
肖亮 《阅读与作文》2007,(12):12-17
当人类离月球越来越近时,并没有因为神秘感的渐消而让人类丧失探月的兴致,恰恰相反,我们无比势着,无比狂热地靠近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挑战自然、勇者无惧的坚强意志,更是人类开发太空资源,拓展生存空间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24日,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流传千古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在西昌这座有着“月亮女儿的故乡”之称的地方开始变为现实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饶月工程的实施,浩渺的太空拟科总有一只手,牵引着人类探索的步伐,正是在一个个传说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