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蒋海燕 《现代交际》2010,(11):30-30
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变“教”为“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答”为“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多维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  相似文献   

2.
如何才能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率呢?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认为,就需要让学生“大胆”的用。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消除神秘感”生成“好奇心”、“求知欲”。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明了计算机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可以“应用”,在生成行动能力的过程中,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还需要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对话,进而让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于职业方向有更为科学的规划,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前就拥有一定的职业认知。当然,我们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背景。当前已经是新媒体时代,所谓的科技大发展,并不是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而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主体。我们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优化来提升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效率,进而让学生能够改变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确立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转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确立“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爱护他的心灵,实施符合他个人健康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田聪媛 《职业》2013,(32):126-126
教师要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合理整合教学方法,有效设计学生的互动阅读课堂,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训练思维,发展阅读策略,提升人文素养,最终让学生成长为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5.
潘辉 《现代交际》2011,(12):190-190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是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流派。它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实践以及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感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张超 《公关世界》2023,(16):102-104
本文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产出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针对新课程具有理论深、知识点多、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借助“互联网+”技术,以OBE理念所强调的教学产出为导向,确定线上课程教学目标,重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从多渠道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采用过程化课程考核激励与师生互动交流新模式等进行线上教学资源和方式的建设与实践,实现学习产出质量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陈莉 《职业》2011,(15):95-96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该法比较适用于《新模式英语》。《新模式英语》系列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开头提供清晰的自主学习任务,教材内容围绕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技能展开,学习日志为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测评,通过团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协同完成综合能力训练。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为此,化学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追求中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阐述。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而要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赵晓霞 《职业》2013,(30):27-29
“以学生为本”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评价方法的改革,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本文介绍了“以学生为本”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刘永奎  王会雪 《职业》2014,(15):38-38
新课改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发现为灵魂"的教学构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切实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2.
郭继鹏 《现代交际》2011,(12):229+228-229,228
多维互动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听说交际能力作为终极目标。本文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静态模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互动教学,通过课堂内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课外学生与老师的多维互动等模式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低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习兴趣全无,学习效率低.学生也得不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灌”为“导”,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教师做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我在教学中大胆尝试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全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扎实学好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要求在课前学习新知识。由于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如果在课前给所有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相同,既影响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交流和分享,也会减弱部分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运用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曾海波 《职业》2013,(15):99-101
本文主要论述在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并以车刀体设计制作为例.讲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逐渐成为各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奋斗使命。对各阶段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不仅可以保障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正确的道德品格与必备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课堂建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课堂仍在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就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化学课堂为中心展开,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本文立足于法学专业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的课程定位,注重法学经典案例的剖析,强调以"例"为出发点,以"案"为重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在通识教育课上,探索以尊重学生人格、人性和激发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为内核的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指导学生步入学习的轨道,体现主导作用,才能为人师表,产生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上海提高土地经济密度应以创新土地管控手段为方向,以产业能级提升为目标,以盘活存量土地为发力点,全面推进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土地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尤其要以郊区新城经济密度提升为主要工作方向。要注重培育与上海“五个中心”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龙头地位”相适应的产业,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让上海的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张文君 《职业》2015,(2):91-92
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思想,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只是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欠佳,经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训斥,时间长了,在学习上便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才放弃努力。笔者在机电专业教学中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以项目教学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将“工具”还给学生,让他们独自思考,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将“话语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将“空间”还给学生,促进他们创造力提高。种种举措都是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智力强项的机会,最大限度唤起每位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