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远行"到"回归"的过程,从而呈现出前艺术——纯艺术——后艺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艺术从最初与人类日常生活及实用技术一体化的状态出发,逐步"远行",不断净化自身,直至与技术的最终分离。到了现时代,技术性作为一种看得见的因素又重新参与到艺术当中来,并促使跨媒体艺术的形成;艺术在技术的引领下再次与生活"跨界"融合,实现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回归"。在跨媒体艺术空前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当具有"跨界"思维方式和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左翼作家的革命情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翼作家革命情结的生成源于现代化的焦虑与渴望,在苏联革命的启示下,他们选择了由革命而走向"现代"的道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左翼作家革命情结的生成过程。这种革命情结在政治的肯定、诱导下逐渐定型、僵化。从革命视角出发,左翼文学中出现了贬低知识分子、美化工农的倾向,造成了启蒙者与启蒙对象的错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际先锋主义视野下探讨田汉在抗战时期"创造新女性"和"到民间去"的艺术政治实验.文章首先初步梳理了"先锋"与"人民"的辩证关系,继而讨论抗战文艺与"传统"的深刻关联及其跨媒介实验的品格.文章进而聚焦田汉作品中"儿女"与"英雄"两种艺术政治倾向的绵密交织.从电影《风云儿女》中"儿女"到"英雄"的蜕变到抗战剧《卢沟桥》在"戏剧游击战"中的教育作用,从平剧《新儿女英雄传》中女战士间的情愫到话剧《秋声赋》中战时三角恋对女战士的塑造,最后在电影《忆江南》对《风云儿女》的反思中,探究"英雄"与"儿女"的不可切割.文章结语将田汉的战时艺术实践置于艺术与政治、先锋与大众的汇流之中,上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先锋主义,下启共和国初期社会主义先锋主义的艺术实验.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深陷农业危机的背景下,一些农科留学生发起成立了中华农学会,它的学缘构成与组织渊源注定其在中外农业学术交流中承担重要的使命.中华农学会在与日本、欧美农学界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中经历了单向到双向、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交流机制,在国际交流重心上整体呈现出自东向西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纳西族地区随着旅游经济的助推在主动或被动、局部或整体地参与到这一发展趋势中来。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的交流与碰撞,产生了"文化危机"、"文化焦虑"等问题。作为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纳西族而言,在面对全球化视阈下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在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中,不能以"邯郸学步"或是固执己见的态度面对,而应在传统文化核心定势的"护航"下,对"异质文化"进行合理利用,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的形象变迁,经历了从"实理之学"到"真儒之学"再到"正统之学"的历史转向。同时,朱子学也自一个外来的学问,被置于多重性的对立、对抗的格局下,逐步深入到日本学问的内核,最终转换为所谓的"日本朱子学"。正是江户时代的历史变革与时代危机,才成就了朱子学在日本不断更新、不断转型的命运,也实现了朱子学超越"国家"藩篱,成为东亚之学问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志文 《山西老年》2010,(12):20-21
父亲是台湾省台中市人,1948年在台湾参加著名的"二二八"起义失败后,在地下党的安排下,经香港辗转回到大陆。1954年,当时在总参外国语学院任教的父亲,不甘平淡,一再要求到最艰苦、最贫穷的地方锻炼。组织上完全满足了他的要求,分配他到当时最贫穷、交通也非常不便的山区静乐县工作。后来在别人的撮合下,与既  相似文献   

8.
"重构原意"与"创生意义"是教学中"理解"的两种形象。"重构原意"下的教学展现为对客观化知识的偏好、对传递型教学的信守和对符合性评价标准的青睐;"创生意义"下的教学显现为对建构性知识的追求、对对话教学的倡导和对生成性评价标准的切近。基于教学作为德性生活的要求,实现从客观化知识到建构性知识、从传递型教学到对话教学、从符合性评价标准到生成性评价标准的转换,即从"重构原意"到"创造意义"的转换,反映了教学"进化"的逻辑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对"象"与"形"的全方位诠释,实现了两个转向:1、"始形为象,终象为形"--从哲学到文艺学表现为外观察向内省转向;2、"象"与"形"二元的互融--从文艺学到以文字为载体的各类作品可视为内省向多维空间转向,从而赋予二者更为丰富的意蕴,在当代文艺理论本土概念缺席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Web2.0时代开辟了双重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虚拟公共空间打破了社会公共空间中阶层排列结构,不同阶层主体源于"深层心理感知",按"我者"镜像与"他者"镜像原则,在虚拟公共空间对流、重组、互动。中国虚拟空间在多数暴力与商业侵蚀双重侵略下同时呈现公共性异化,导致"沉默的螺旋"。网络理性的建构与过滤,使虚拟公共空间逐步回归到理性"公共场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音义只能在人的内部世界中结合以及二者的结合具有任意性为前提,探讨了在初始状态下,音义结合的具体过程。同时指出,语音的发展经历了由"多音"到"一音"的过程;语义的发展经历了由整体到部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化"是《周易》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化"在《周易》中是阴阳相感的结果;同时,"化"也是"变"的一种形式。"化"上达宇宙自然,下通社会人伦,又影响到审美与艺术。在自然层面,"化"是生命生成之道。在社会与精神领域,"化"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在艺术创造层面,"化"体现了阴与阳、主与客、物与我、情与景的融合无迹。  相似文献   

13.
补语“起来”的隐喻认知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语"起来"的基本语义是表示"从下到上的位移运动",在隐喻的作用下,该基本意象图式从空间范畴投射到时间范畴与心理范畴,引申出从小变大、从无到有、从消极到积极、从自由到规范、从观察现象到表达本质等多条意义。"起来"表达本质的意义无法从"从下到上的位移运动"直接投射而来,但通过"从自由到规范"的中介作用则可能发生。而与某些表达消极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搭配的"起来",如"消沉起来"之类的少数用例常出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之后,可认为是通过构式的作用表达"起始"意义的新用法。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视野下,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对"文"的阐释,揭示了中国文论的基本关注——由"知人"传统引发的外在之文(涉及语言)与内心真实的关系。这个基本关注体现了中西文论思想相遇时产生的交锋,并使得传统文论研究在"文"与"道"等问题的探讨之外,增添了从真情与虚构、真实与谎言等角度思考问题的可能性,从而触摸到了诗歌"不可知"的维度。  相似文献   

15.
霍耐特基于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思维提出"为承认而斗争"的理论,其内涵包括"爱、法律、团结"三种承认形式和"强暴、剥夺权利、侮辱"三种蔑视形式。霍耐特承认理论与阿多诺非同一性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承认理论对非同一性思维,首先完成了社会批判到政治伦理批判、从异质性到同质性、从绝对否定到相对否定的发展,然后又从解决路径和物化概念上实现了从艺术之路到承认之路、从客体优先到主体优先的超越路径。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使承认理论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更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长期农耕经济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依圣托古"的文化心理,这使得经典诠释在社会变迁与文化创新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也直接引发了中国经典诠释实践的早熟。历史上,在标志着中国诠释实践开端的三传对《春秋》的诠释中,人们对《左传》的诠释,多肯定其"传事"而批判其"不传义"。事实上,《左传》对《春秋》的诠释,是兼具"传事"和"传义"的。在战国社会由贵族政治向君主政治过渡的大背景下,《左传》作者通过从"尊君"到"重礼"的重建,从"尊王"到"民本"的辩证,以及从"灾异"到"尚巫"的复归等对《春秋》的创造性诠释,承担起了社会转型下思想转承和观念重塑的历史使命,也因此而成功地展现了其兼具"传事"与"传义"的创造性诠释风格。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外蒙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一次"独立"运动。从1911年宣布"独立",到1919年撤销"自治",中国在与俄国有关外蒙问题的交涉中,继承了传统的"中华世界秩序"理念,采取了"舍实求名"的外交策略,在国力相对弱小的形势下,挫败了外蒙试图借俄取得"独立"的阴谋。中华民国虽是西式的"国家形式",但是在处理边疆民族问题上仍深受"中华世界秩序"的影响。在弱国无外交的形势下,"舍实求名"可以保全名分,以待将来,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失为一种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根据浙江省杭州市政府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市政府共同签订的教育交流协议,吴海峰在"新通"留学中介的帮助下,与20位同伴一起到澳大利亚堪培拉一所中学做了小留学生,他这是第一次来到了"袋鼠之国"。一位国内记者到他所在的中学采访。吴海峰用流利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引发了三次文化高潮,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外源性文化危机,是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一场文化革命;80年代"文化热"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而近年来的"国学热"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选择.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热",再到"国学热",三种文化现象显示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正从少数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英雄形象的演变与传播媒介的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交互技术之上的新媒体因其所具备的即时性、共享性与个人性,消解了附着在英雄形象上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在新媒体背景下,英雄形象完全区别于口语时代的神秘莫测与印刷时代的高高在上,呈现出与世俗融合,迎合消费的特征。与此同时,英雄形象还经历了从神性崇拜到人性展现的过程,及在娱乐化的需求下逐渐倾向"伪真"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