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随我心     
真正算起来,我的求职准备从大一那年就开始了。期间经历失败、成功,不再赘述。在这里,我想分享自己的三点感悟,这些感悟来自于近四年的实习和求职生涯。多实习在一二年级时,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也一样。于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我,给自己定了这样的计划:多实习,多尝试。我认为,只有体验过真实的职场环境,才能拓宽视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从职场新人到职场达人,不仅需要努力打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许多人不乏在职场中拼搏的动力,但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空有一腔工作热情,也怕是难以成功。笔者认为,在踏上职场之前,"生涯三问"必不可少:生涯如水、大道若弦、知止而定,分别指向"生涯是什么""为何要进行生涯规划"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14,(16):32-33
正【编者按】校服,你爱穿吗?好像不少同学不喜欢呢。你觉得学生有必要穿吗,你希望校服是什么式样的,你喜欢怎样的校服?本期"新近热议"栏目,我们就来聊一聊想说爱ta不容易的"校服"——校服也要与时俱进土气、不合身、千篇一律……没错,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校服!对于与时俱进、又有个性甚至玩转潮流的90后甚至00后"童鞋"来说,每天穿着这样的校服上学,怎么能接受?不久前还发生了"毒校服"事件,令人不寒而栗。这样看来,想要我们说"爱校服""爱  相似文献   

4.
在"文革"这样一个最典型的泛政治化时期,"人"是不存在的,政治统辖下的知识分子没有了"人"应该有的吃饭穿衣婚丧嫁娶的权利.特殊时代造就了他们特殊的婚姻形式,这些婚姻带给双方的不是对个性的尊重,甚至不是原始生命力的勃发;一向以追求文明、自由、平等、博爱自居的知识分子,他们自己的文明竟是一个盲区.实现文明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在认识别人之前要先认识自己,在提高别人之前要先提高自己,在要达到的目标之前要先对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后,知识分子才有资格谈启蒙.  相似文献   

5.
如今正是广大应届毕业生实习的高峰期,莘莘学子暂别课堂进入职场,成为"准职业人",为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蜕变"积累能量。在这初入社会的懵懂和踌躇阶段,很多同学对即将踏入的职场有着一丝畏惧。其实,职场并非"刑场",上司和同事更不是洪水猛兽,一切都看你用什么态度工作,用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将和你保持密切关系的同事。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做什么。"每次,碰到学生为此而烦恼,笔者就鼓励"多尝试、多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这话说起来容易,学生实际做起来,则要花很多心思。特别是要趁在校期间,好好规划课余生活,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什么是兴趣这里,不从学术概念出发来探讨,笔者举一个例子:一位同学曾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总决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职场上有一些岗位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前几年还很吃香,可转眼间,又成了过剩品甚至是淘汰品,不再受人欢迎。初入职场的人,尤其是正在求职的人,谁都不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岗位在几年后也出现这样的情形。其实职场上,岗位的这种变化也是可以预知的。只要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就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岗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提升。就连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到我国参观后都说:"没想到中国人生活水平这么高。"但有些老人却总是被不知足的心理所左右,节外生枝地耿耿于怀自己一生的"未得"和"不得"。对于自己一生没混到什么级、什么长,或没从业到富裕而体面的单位,甚至住房没有别人宽、配偶不如别人的"帅气"、"漂亮",薪水没有别人多、孩子  相似文献   

9.
声音     
《北方人》2008,(5)
人,诗意地饮食。——北大食堂餐桌贴公益广告引人注目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网络流行语自从我变成了狗屎,就再也没有人踩到我头上了。——某职场衰人语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某畅销书作家语。"2/3的时间,对付在人事关系上"——马季在生前最后一次专访中感慨。  相似文献   

10.
<正>昨天和朋友网上聊天,细数职场上经历的这些年,看自己也慢慢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到现在有点开窍的察言观色。我一直认为在"圆通"地为人处世方面,我实在是一个非常愚钝的人,非要等到碰壁了才开始反思自己。因此写下以下建议,给和我一样愚钝的部分职场新人。  相似文献   

11.
写法指导1.文题要求"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要"表达出真情实感"。那么,对谁说,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个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可以是自己敬重的老师、长辈,还可以是自己的同学、朋友。2.要确定中心,表达感受。想对这个人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倾注什么样的情感,自己要心中有数,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这篇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再组织材料,这样"说"的就不乱了。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于人的生存问题做了很多深刻且有意义的探索,关于人的依附、或是独立的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尤其值得反复思考与诠释。这段相关的论述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主的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从属的存在物。但是,如果我不仅靠别人维持我的生活,而且别人还创造了我的生活,别人还是我的生活的源泉,那么,我就完全靠别人的恩典为主;如果我的生活不是  相似文献   

13.
一、名师指路1.可以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成长故事,还可以写成长感悟。如从读《乌塔》想到的。要写清楚、具体,写完后可和同学交流。2.一定要选择自己或别人成长中的最典型事例来写,以表明自己、别人在成长中,使读者受到启迪。3.写成长感悟可由事写起,也可从读书、别人成长中感悟成长,写出自己对成长的认识、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二、佳作引路学车“四步曲”前几天,听说舅舅给刚上初中的表哥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我心里羡慕得不得了。于是,我软磨硬泡,让爸爸给我买一辆,爸爸拗不过我,只好答应给我买了一辆。喜看着新买的自行车,天蓝色…  相似文献   

14.
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心里充满了无限感慨……2004年.我大学还未毕业就被一家美国独资公司录用了.工作岗位是总经办秘书.虽说待遇.福利各方面都不错(至少在我父母和同学眼中是这样).但是我内心深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希望自己就这样被困在一个岗位上.我渴望独立.渴望自我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们班有这样的一位同学,说倒还可以,如让他说自己平时就餐都吃了什么,他竟一口气说出了7个"吃"字,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纷纷建议要多样化地"吃",用上"喝、吮吸、品尝、嚼、啃"等不同的动词会更好。可一到写,就更糟糕了,他常常记流水账,让他删除多余的、无关紧要的内容,在关键的地方中,应更详细地写出怎样做,他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添改不出几个字来。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生中,总是将自己最精华的岁月、最主要的精力投注在了工作上;一天中,也总是把最精彩的时刻交给了工作。我们对工作付出了何其多,而工作能回馈我们多少呢?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常听到初入职场的同学在抱怨新工作的种种不是:上司苛刻,同事功利,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法显示自己才华……难道这都是对方的“过错”吗?职场新人们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窘境呢?下面的一些职场故事也许会对你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我的大学同学Helen从美国回来,在一家外资独资企业任职。偶与我聊起招聘新员工的事,便说:"看应聘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多数令人满意,可一看到本人,只想说一句话:"同学,请回去换好衣服再来。"原来,他们遭此冷遇,只因"清一色的T恤加牛仔"。她接着道:"在美国,求职面试前,大多数人会先去形象与礼仪公司进行咨询,了解穿什么、说什么,甚至如何站、坐等肢体语言都要掌握,直到做好充分准备才去应聘。"  相似文献   

18.
"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可什么是不平凡呢?""比如那些成功人士。""具体说说。""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而且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听的  相似文献   

19.
孙炯 《成才与就业》2023,(10):12-13
眼下,正逢秋季招聘高峰期,毕业后想直接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正面临求职挑战。笔者近日听一名低年级学生说,他庆幸自己还没到毕业学年,不然现在去求职,恐怕难有收获,因为“感觉什么准备都没做”。笔者听了立即提醒:在感到庆幸的同时,应开始做职业准备。如此,毕业之际才不至于捉襟见肘、焦虑万分。如果你像上述这名同学一样,还没做多少职业准备,不妨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对于知识,有一种说法获得诸多人的认可:个体的知识结构一般由常识、通识和专识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不明白,觉得"自知之明"不就是知道自己姓什么,一顿能吃几碗饭吗?这有什么难的?后来才知道,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多半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大抵男的都以为自己是未来的毕加索,成名以前的比尔·盖茨;但凡女的都以为自己是貂婵转世或是倾国倾城的罗敷妹妹。有了这样的梦想,谁肯妥协?谁肯听别人的?于是,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对待领导的态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是想不干就不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