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贸易政策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与反复性。伴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波动,新兴国家的对美出口是否随之调整,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是否会对出口造成影响?文章使用2000—2018年新兴11国对美出口数据,基于SITC(Rev.3)三位数编码将出口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实证研究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政治制度对新兴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国家出口总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新兴国家政治制度水平发展越高会抑制其出口。进一步发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是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间接影响扩展边际。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系根据美国国会1947年《国家安全法》而建立的美国对外安全政策机构。该法规定,NSC应“在综合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内、对外和军事政策方面为总统提供咨询,以便军事机构以及政府其它部门和机关能够在有关国家安全的事务上更有效地合作”。具体地说,它“有责任为了国家安全,根据我们实际和潜在的军事实力来确定和评价美国的目标、义务和风险,以便在这些方面向总统提出建议”;此外,它“应考虑诸涉及国家安全的政府部门和机关共同关心之事务方  相似文献   

3.
有关美国准备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的炒作,一方面渲染了布什政府的焦躁不安,另一方面也给相关国家制造一种压力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革命卫队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在美国的资产进行冻结,美国私人团体或个人不得与这些被制裁的伊朗机构或个人进行金融往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美国此举形容为"疯子"行为。美国为什么推出这么—项制裁措施?其用意何在?显然,布什政府想要表明,美国遏制伊朗的政策不能改变。这既是说给伊朗听的,也是说给下一届美国政府听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就对伊朗实施遏制政策。直到2003年,美国对伊朗的邻国伊拉克实施占领之后,伊朗才得以从长期受压制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其次,美国对伊拉克的干预政策,招致在中东掀起普遍反美高潮。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否应该对伊拉克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白宫内部为此发生了激烈争吵。国务卿鲍威尔的国际主义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单边主义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较量。 本文选自美国著名调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2002年11月出版的新著《作战中的布什》(Bush at War)。伍德沃德曾率先揭露最终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  相似文献   

5.
军工复合体     
美国的政治是否向右转了?20世纪美国两位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的国内举措打消了任何疑虑。尼克松采取的立场,使他在现代民主党人中成为一个孤立的左翼分子。他实施了(尽管有些勉强)用校车接送学生和种族配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经济政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政策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外在约束之下,美国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基本上是由美国总统决策模式所决定的。不过,直到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才建立以总统为中心、以国家经济委员会为协调机构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目前,美国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运行较为顺畅,已经基本实现制度化。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并不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正式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后,欧洲与世界动荡不安地走向战争。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强国的领导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究竟确定了什么样的欧洲战略目标,推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否象某些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在1939年初—1940年5月,罗斯福在制止德国扩张方面是个丝毫也未采取过行动的人物,或者甚至是张伯伦绥靖主义的帮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问:听了本届总统竞选时关于经济政策的争论,大家都知道美国经济与联邦政策正处于一个历史关头。您如何评价美国的经济情况?我们正走向何方?答:90年代的经济情况令人感到沮丧,过去的10年也不是生机蓬勃。80年代的成就是制服了  相似文献   

9.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后,欧洲与世界动荡不安地走向战争.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强国的领导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究竟确定了什么样的欧洲战略目标,推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否象某些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在1939年初-1940年5月,罗斯福在制止德国扩张方面是个丝毫也未采取过行动的人物,或者甚至是张伯伦绥靖主义的帮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十年(1945——1954)中,美国的印支政策几经变化。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基础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美国最终在越南战争的泥沼中几乎不能自拔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战后长期成为美国对外战略核心的遏制政策。(一) 在罗斯福时期,美国力图从印支排挤法国势力,主张战后对印支实行国际托管。但在杜鲁门继任总统后,这种政策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印支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只具有从属地位,但美国对此仍然相当关心。当时,美国的印支政策主要受着三个因素的制约:(1)从印支驱逐日本侵略势力的要求;(2)从老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取印度支那的愿望;(3)罗斯福强烈的反法情绪。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许多贫穷国家,包括南部非洲的一些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却是一代人生活水平的明显下降。从1980到1998年,美国人均私人消费支出每年上升1.9%,而南部非洲年均下降1.2%。全球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平衡是否存在“战略性影响”?如果是,美国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对这些战略问题?关注美国对外援助(作为应对全球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领域及其政策缺陷极具启发意义。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就有助于提高美国的福利,因此,美国已经而且应该更积极主动地用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一项对美国4000所高等学府所作的调查显示,美国各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入学人数正在减少,从而印证了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留学美国难度增加的舆论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可以说,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作为世界留学生首选之地的位置在新一代留学生心目中已有所改变。这项来自美国民间机构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赴美学生入学率比上一年下降了5%,是除中东国家外下降最多的国家。是什么改变了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选择,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是美国的接收留学生政策和签证政策有所改变所致?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广纳天下英才的盛况是否还能持续下去呢?  相似文献   

13.
所有领袖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美国今天没有真正的领袖?他们溜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一个能够激励和振奋民族的潜在的总统?最近20年在美国的领袖中人才显得非常变化无常,甚至简直空无一人(职业的和统计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缺少沽名钓誉之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7月 2 9日~ 8月 12日 ,由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防扩散研究中心举办的“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军控”高级研讨班 ,在美国西海岸的旅游胜地———蒙特雷举行。这次研讨班是针对中国从事国际政治及军控研究与教学的专家学者举办的。中国国防信息中心刘华秋、国防大学徐纬地、中国军事科学院李效东、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南京·霍普金斯大学蔡佳禾及任东来、北京大学韩华、北京外国语大学梅仁毅、外交学院苏浩、南开大学殷燕军、武汉大学汪波、复旦大学吴莼恩、中国人民大学罗天虹、吉林大学刘德斌、哈尔滨工业大学姜振寰等 15名中国学…  相似文献   

15.
德国感到恐慌。美国人是否渴望重演纽伦堡审判?当美国的一些杂志评论戈德哈根(D.J.Goldhagen)的(希特勒的志愿行刑人)一书时,那些大标题至少在德国人看来完全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手之国,普通恶魔,谴责德国人。美国人是否真的认为,德国50年的民主根本没有影响? 就这样开始了一场新的有关第三帝国德国人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否靠借债维持着繁荣?当下次经济衰退来临时,我们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如果无力偿还,联邦政府会为我们偿还债务吗?目前正处经济复苏期间,因此回答上述问题看来无关紧要。总统就职初期很少想象得到他将面临的挑战。里根原想减税,并促使经济增长。他从未料想到在他最后五年执政期间会削减军费、增税以减少巨额的联邦赤字。  相似文献   

17.
美国罗斯福政府1939年通过的改组法案(Reorganization Act of 1939),不仅对当时政府的某些机构进行了调整,而且决定设立总统办事机构(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 ent),开创了美国的总统助理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世界史学界对这一法案及其影响却几乎无人涉及。本文拟对该法案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作一初步论述,以期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十至十一月美国众参两院相继通过由众议员詹金斯和参议员瑟曼德等人向国会提出的《一九八五年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强制执行法案》(即“詹金斯法案”),如果这项法案一旦成为法律,将严重影响十一个亚洲国家(地区)和南美洲巴西对美国的出口。对此,里根总统使用了否决权,最后否决了这项法案。美国立法和行政当局在贸易政策上出现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究竟如何看待与对待这一问题,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实质,研究制定对美贸易的相应措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1964年是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年。在一片乌烟瘴气的竞选运动中,美国总统约翰逊及其喽囉们大肆吹噓美国经济的“繁荣”。在竞选期间,约翰逊对美国“选民”厚颜无恥地说什么“在我为你们服务的十个月中,我们的繁荣继续保持不断”。在当选上台后,约翰逊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又说什么“我们正处在一切国家历史上的经济福利的最大高涨中”,什么“美国经济继续享受繁荣”。垄断资产阶级的辯护士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为美国统治集团帮腔,例如曾得肯尼迪寵视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萨缪尔逊附和说:“我认为美国经济,总的说来,是处在异常美好的状态中”。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本文试图根据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对美国1964年经济的真相,作一初步的揭露。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5日,来华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专门“会晤”了来自河南濮阳市的农家女刘丽敏,并高兴地接受了她赠送的“和平万岁”麦秆画。 一个农家女,究竟干出了什么?值得总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专门“会晤”?说来令人称奇,这位农家女还是美国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