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道德秩序     
秩序与规律性可以等同起来,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公共领域中有规则存在的特定状态,是其即时发生的均衡状态。将均衡分析引入到伦理学中来,对道德秩序进行分析,可以使道德秩序问题数量化。这对于道德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的伦理秩序是较为原始的人伦生活的有序化。近代工业化后,使社会伦理秩序以新的形式出现,衍生出市民社会中的等级制。在国家中存在的道德秩序是通过立法、政策调适而实现的。个人自由的社会公正等问题常与创造秩序的合法化相冲突。在一个好的国家中,公民皆愿在国家的指导下,过有理性的有秩序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和工具理性缔造了两种空间形态:都市空间和媒介空间。这两种空间形态是现代人的公共领域,它不断生产着新的生成关系。人作为生活在空间里的有机体和机器电子的混合物,必须重建媒介空间中的公共理性,因为这关系到未来公共社会的道德景观。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一种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作为公共利益的来源和民主表达的公共空间,先后经历了古代雅典的城邦国家、城市共和国、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以及现代公民社会四种典型的历史形态和发展阶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体现出不同的民主特征.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各种不同类型公共领域的根源,而公共领域也随着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完善的独立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肖群忠 《河北学刊》2007,27(6):33-37
社会公德是一种社会道德而非国家道德。现代公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区隔的基础上。所谓"公共领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的共同世界。社会公德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即消极性的社会公德和积极性的社会公德。所谓消极并没有负面的意思,而是指"不作为"、"有所守"式的社会公德行为,而积极性的社会公德行为则是指"有所为"的行为。在现代社会,社会普遍的日常公共生活要求每一个公民首先要做到"有所守"的消极公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能过上现代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才会维护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社会公德的精神根源和价值基础在现代社会主要是"敬"与"义"而非"爱"与"仁"。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趋势要求建设与国际范围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相适应的公共行为准则。全球性德育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人)公共行为准则的研究、体认、确立和普及。全球性道德是现代道德的基础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应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现代道德景观。  相似文献   

6.
儒道两学派道德观的分歧,关键在于要不要人类社会已有的道德文明这个问题上。儒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人伦道德。老子一派因有见于文明社会道德的一些弊端,就主张放弃人抢道德。儒家所肯定的社会道德文明亦有其弊端,这是应该承认的事实,但他们肯定应维护人类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的道德文明,这一点从大方向上看是正确的。在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儒家的道德观成为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观念,正表明儒家的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道德公共政策与社会价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领域里会出现一种新的社会控制手段,即在社会道德公共生活和道德公共关系领域里实施道德公共政策。随着现代公共政策学的进一步发展,公共政策会以更加随机与更加灵活的方式及时地调节社会道德公共生活。一、社会价值是道德公共政策的目标在道德公共政策对道德公共关系所起的协调功能中,社会价值在其中起到一种目标价值的作用。由此而来的是,社会价值成为社会控制的一个要素。在现代社会中,维系公共生活的稳定,使之秩序化,就要实施对这个社会的政策控制。实施这一控制,要考虑…  相似文献   

8.
韩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截止目前共进行了七次教育课程改革。道德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自主的人、有创造能力的人和有道德的人,课程内容划分为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和自然生活六个领域。韩国道德教育改革应适应21世纪新的社会变化,用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来解决社会上的道德问题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伦理是服务型公共管理模式下的伦理形态,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是规范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行为的价值准则,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等特征。公共伦理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并拥有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道德责任、合作与信任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精神是公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精神。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现实境遇与生存方式,为公民社会在古老东方国度的发育与生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前提。然而公民社会离不开公共精神的支撑,中国传统社会特质决定了儒家传统人伦法则无法引申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公共价值范式,因此契约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公共理性的具体承载,而且具有独特的现代性意义。它一方面仰仗公平正义性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也吁求主体内在向度的心性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11.
李山  吴理财 《兰州学刊》2014,(10):74-80
公共领域是“行动者”造就的公共空间;公共性则是“行动者”生产的公共理性。这些公共领域内的“行动者”可称之为“公共人”,公共领域也就成为公共人的行动场域,公共性成为公共人的核心价值。治理是指就公共议题而采取集体行动的合作网络。现代国家治理则是实现国家政权与公共领域协同合作,在公共人供给国家政权合法性基础上,保障国家追求公共善的有效性。由此可见,现代国家治理需要由公共人建构的公共领域与生产的公共性,更需要建构公共领域与生产公共性的公共人。因此,公共人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社会与国家的历史考察,本文认为,国家产生后支配了社会的公共领域,并担当起社会的公共职能,这在市场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在市场这一社会公共领域的作用模式将从直接干预转变为情景控制。不过,通过对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考察,本文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决道德危机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当今的道德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人的良心变坏,问题出在道德模式的错位运用,即由于公德缺位从而不得不用传统的私德伦理来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的公共生活伦理问题。公德与私德虽然各自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明,但在当代社会里又各有其不可忽缺的功能。让私德与公德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发展才是我国21世纪道德建设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道德建设要深入良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人.从根本上说,人的道德状况决定于社会.而社会是人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风尚又决定于个人,决定于人们的良心.良心与社会道德的具体形态相对应,有亲情良心、公共生活良心、国民良心、职业良心、阶级良心之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制约,形成个体道德自律、自制的完整的良心体系.我们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改善人们的良心.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理与今日之公共生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申白 《中州学刊》2005,(3):141-145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研究完善的人格及实现这完善的工夫.其主要观念是,人不是生而成的,而是经人伦日用而道德地生成的.儒家基于自然秩序观点确定父子尊卑观念,使孝与敬成为对子代的单方面的要求,并在历史的演化中逐步蜕变为脱离自然亲情的繁文缛节.儒家思想还简单地把这种伦理设想为可据以推展社会伦理原则的基础.这是儒家伦理传统的两个主要问题.中国正在从农耕社会转变为工商业社会,从村社社会转变为城镇化社会.儒家伦理传统使人们懂得如何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却不懂得应当如何对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解决今日的公共生活问题,有赖于人们对周围陌生人的尊重态度的发展.基于这种态度,才能够有照顾弱者的态度和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以来 ,在一切组织化了的社会生活中 ,责任和义务都成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重要参照系。在人类历史上 ,责任和义务有过从分离走向统一的过程 ,人类新近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结束了责任与义务相分离的历史。对责任和义务的分析 ,可以看出存在着行政的、法律的、道德的这样三种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公共管理使这三种责任和义务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职能总体。  相似文献   

17.
领域分化后的道德寓所——兼论公共行政的道德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康之 《文史哲》2006,3(5):153-159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现在正处于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在农业社会,社会的一体性决定了它的制度是“权制”的,它的治理模式是“权治”的,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工业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化的过程,特别是领域的分化,把道德主要限制在日常生活领域之中。私人领域也要求道德的支持,但是,自利的追求往往把道德置于客观结果的位置上。至于公共领域,则是一个非道德的领域。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领域的融合,从而为普适性道德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也为在道德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制度和德治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反映出主体价值活动的三维图景;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活动。主体存在与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社会历史属性决定了主体价值观念的社会历史属性,作为关系性存在的表征之一,主体的道德生活及其价值观念也彰显出鲜明的社会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公民伦理的概念解析与理论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文 《天府新论》2006,12(2):35-39
(一)对公民健全生活的推崇,是公民伦理存在的情感基础。着眼于公共领域美德的培养,何谓公民伦理,这是一个仁智交锋的问题。基于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与社会合法正义的塑造———这两个基本理念,公民伦理不仅是着眼于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交际生活中的要求,也是公民个体完善人格与实践品  相似文献   

20.
<正> 施耐庵等在创作《水浒传》中,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思想的,往往与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儒教纲常相抵触。对此一点,过去研究者似注意不够。这里试作些分析,请方家指正。一所谓“伦理”,是一种道德意识,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以条理、规范,使人们的思想、言行符合一定的道理,遵守一定的准则。所谓伦理思想,就是关于人伦道德的观点和主张。伦理思想的产生、形成和演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土壤。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伦理思想是关系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