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语篇和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伴随社会发展并反映社会现实。借助于隐喻可以研究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在此以俄罗斯政治语篇为例着重研究当今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功能,即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语用功能、美学功能等,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部分由不同符号模式来表示的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徽的语类特点,可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识别与解读中源域的选择及语境对解读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语域“始发域”向一个抽象语域“目的域”的映射,在这种映射中存在着一种实体对应关系。通常人们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上,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这一理论可用来研究词语多义现象和语义转变。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许多嗅觉动词,嗅觉动词的隐喻义来自实指义。映射理论揭示了嗅觉动词隐喻义的形成过程,从而有力的证明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相同的嗅觉隐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英汉经济语篇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共时对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共享的隐喻模式,分析隐喻对理解抽象经济概念的作用,挖掘两种语篇中隐喻异同的深层次文化根源。研究表明,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两种语篇中,相似和相异的的隐喻模式分别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这种思维共性和差异性的深层次根源分别在于文化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对英、汉经济语篇的学习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学习者如能在学习经济语篇时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思维,将零散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组织起来,形成语义网络,找出规律性,可以从宏观和整体上很好地把握语篇的脉络,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深入地了解某一时期的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金玲 《学术探索》2013,(8):100-104
本研究探讨了概念隐喻在二语习得中对于习语学习的影响。共有60名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研究,在实验开始前,所有的受试者都参加了前测以检验其对于习语、隐喻和概念隐喻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一个学期以后,所有的受试者均接受了后测的检验。结果显示,概念隐喻对于二语习得者的习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且影响大于传统方式的教学。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概念隐喻方法教授习语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框架为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学来研究演说语篇中隐喻的劝导功能。提出隐喻分析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综合个人主体和社会资源角度进行多角度分析的观点。个人方面,应从认知语义、个人的社会语境知识背景来分析如何理解和阐释隐喻;社会角度应通过分析隐喻背后潜在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揭示说话者为何选择特定的隐喻来实现交际目的。隐喻表达具有可以框定和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的评价功能,使用隐喻可以激发情感,具有号召和道德评价的功能。隐喻这种言语行为可以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感情,最终使隐喻在演讲语篇中起到劝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商务报刊语篇中出现的经济隐喻进行分类并阐述和分析其语言功能特征,旨在论述经济隐喻可以作为商务报刊语篇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能够与该语篇的言语功能相符。  相似文献   

8.
何清顺 《云梦学刊》2009,30(5):144-147
语法隐喻的体现规则是具有语义发生过程的级转移和范畴转移,语篇隐喻也应该遵循相应的体现规则。语篇隐喻包括主位隐喻、信息隐喻和衔接隐喻,主位隐喻和信息隐喻通过级转移得以体现,衔接隐喻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之间以及显性连接和隐性连接之间的范畴转移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心理表征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与隐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和表征手段。心理表征的根隐喻主要有两种:一是逻辑隐喻,另一是比例模型隐喻,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前者具有解释思想序列的保真性、解释的系统性、抽象表征性和描述性特征,后者具有易操作性、结构同一性、可测量性、易理解性和对框架问题的免疫性特征;前者通常会遇到框架问题,后者则对框架问题有免疫性。而仅依据内在和外在表征的区别来说明这两种隐喻对框架问题的敏感性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太依赖于固有和任意约束的区别。认知科学家常常以这两个隐喻为前提,试图通过机械化形式实现人的认知和思维过程,而这些也正是科学哲学家极为感兴趣并提出质疑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返本"与"开新"对隐喻语言与思维进行多元分析,以隐喻研究的返本开新路径——通过"回到隐喻心理","重读隐喻语境",进而"走近隐喻文化",最终"走进隐喻认知"——基于世博语篇中的隐喻研究,从理论上论证隐喻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同时揭示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认知特点,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认知特点,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隐喻的语篇功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层次的修辞手段。同样,在语言层面,小列字、词、句,大到篇章结构,无不闪耀着隐喻的光辉。但目前国内对隐喻语篇层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拟取此方面,略谈隐喻在篇章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聂玉景 《学术探索》2012,(9):154-156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不能仅局限于意思的转达,还要关注隐喻意象的处理,这样才能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言读者一样欣赏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按照隐喻意象的留与变,隐喻翻译法可分成三种类型:隐喻意象留存、隐喻意象缺位和隐喻意象借用。借助这三种类型对《茶馆》的霍华译本和英若诚译本中的隐喻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两译本绝大多数隐喻翻译都是成功的,再次证明这两译本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与隐喻认知的工作机制密切联系。隐喻的构成特点决定隐喻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具有目的性、跨文化的选择过程。翻译时,针对目的性强的源文本和译文,应首先分析源文和译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再对源文本中的隐喻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修改或增删,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进行翻译;针对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隐喻,翻译时不妨灵活运用直译加注、替换喻体或转化喻体等方法。有时为保证译文的语际连贯性,翻译时还可采用添加喻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思维的元方式,是连接语言和思维的一种典型的认知过程.由于隐喻主要是由语言来表达的,所以隐喻与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隐喻体现文化的普遍性、差异性、融合性及独创性,还具有反映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功能.因此,在语言学习中,培养隐喻能力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帮助学习者建立目的语的认知框架和培养跨文化意识来培养他们理解和表达隐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隐喻翻译方法,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Toury、Nida和Kraszewsk三人各自提出了对隐喻翻译的指导原则;国内学者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根据汉语本身的特点,对汉语中隐喻现象的翻译提出自己的方法。汉语隐喻译成英语有以下三种方法:字面直译法、意义对等目标语隐喻寻求法和纯粹的解释性翻译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语篇功能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激发和建构概念。隐喻所具有的认知特性:顺序性、相似性和映射性,赋予了其特定的语篇功能,如衔接、连贯以及语篇组织策略等。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词汇教学,指导学习者的联想记忆,扩展词汇网络;如何借隐喻的语篇功能指导学习者理解语篇结构,从而让他们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辨认要点以及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植根于语言和文化中。将隐喻认知观引入到翻译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图像,加深对同一词在具体语境中不同含义的直观认识,从而扩大表达范围,增进表达效果;其次,隐喻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隐喻系统性的分析,有助于对语篇内在连贯性的理解;再次,隐喻既构成文化又传承文化,通过认知隐喻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和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隐喻是科技英语文体中的重要语法现象。科技英语文体中的语法隐喻主要包括名词化隐喻、动词化隐喻、形容词化隐喻等。语法隐喻具有表达简练、浓缩信息及客观性功能。这些功能使科技语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经济性,同时也非常具有阐释力和说服力,产生良好的认知效果。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和认知效果反映了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人类语言的进化,同时,语法隐喻使词汇密度、语义值增大,从而增加了科学语篇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