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公允价值被公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属性,然而正当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时,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把公允价值推到风口浪尖上,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引发了关于此计量属性优劣和存废的论战,使公允价值会计饱受责难,甚至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简介金融危机出现后公允价值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阐述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进而提出对我国以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地位与公允价值难以计量等问题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争论引入高峰,它面对着来自政治界和金融界的双重冲击,但同时又得到学术界和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应用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冲击和考验。本文对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理论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运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多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运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恶化了金融危机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的界定及近期的修正,然后阐述了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通过雷曼案例指出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我国非活跃市场条件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准则,其中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见范围之大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有条件的,谨慎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出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模式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含义,优点及它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沈青 《管理科学文摘》2010,(25):218-220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引起了更激烈的争论,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观点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有人认为金融危机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工具使市场持续失去信心,会加速其螺旋式下跌陷入恶性循环.但是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全球气温的突然上升而抱怨温度计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一味责怪作为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尽管公允价值会计在应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从理论上讲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和全面收益概念等,符合财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要求,且拥有十大理论基础.本文基于对公允价值的内涵和特点的阐述,简要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争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的局限性。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适用环境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目前我国目前这个特殊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顺应了国际潮流.但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尽善尽美的,公允价值也不例外.近期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备受攻击.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确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完善公允价值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羊建 《科学咨询》2010,(16):28-28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允价值问题不仅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国市场财务与会计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概念及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进而阐明其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