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的建设与发展正处于极其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世界经济的日趋一体化,全球正在酝酿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经济重心向亚洲地区的转移,给上海再度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带来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急切需要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亟需教育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格和各种层次的建设者、接班人。在这样一种宽广的视野和发展背景中,基础教育必须重新认识其办学的性质与功能,寻找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进一步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上海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可…  相似文献   

2.
走近外来妹     
伴随着中国的城乡改革,在城市出现了数以千万 计的打工族,在上海也不例外,特别是九十年代对浦东的开发,招徕了数百万的打工族,他们之中不乏女性打工群体。其中一些女性打工族就落户上海,即上海人称之的外来妹,后来又成了外来媳妇,这一群体不断壮大,据宁越敏在《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载:“现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妹同本市男性结婚,上海市民和外来妹结婚的数量每天已达30人,占结婚户的15%”。虽然她们常年生活在城市里,家在城市里,家人在城市里,但她们仍没有获得相应的认可,如此特殊的群体,人们自然要问,她们究竟是…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上海将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进程。如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提高上海的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作出新贡献?为此,本调查通过对虹口区居民素质的调查以反映上海市民素质的基本状况、上海市民的社会参与以及为世博会做贡献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一跃成为远东贸易中枢,逐渐形成了五万杂处、中西合壁的世界性大都市,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被世界公认为“冒险家的乐园”、“东方之巴黎”。从城市人口村成来看,由于上海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城市人口聚散规律十分明显,人口迁移、流动量频繁,至本世纪50年代初,非本地籍人口已占85%。近代,由于军阀混战、殖民统治、外强入侵、内战连绵,加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上海的人口流动一直是呈商贾贩客与达难逃亡者共存的局面。由于这些纷繁复杂的自…  相似文献   

5.
缪一民 《社会》2004,(1):6-9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上海将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进程.如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提高上海的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作出新贡献?为此,本调查通过对虹口区居民素质的调查以反映上海市民素质的基本状况、上海市民的社会参与以及为世博会做贡献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原始宗教的结构化呈现──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申小龙在人类的各种文字体系中,汉字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尤其是产生于殷周时代的古汉字,几乎每一个都可以解读一部分文化史,包括字形的解读和字义的解读。在这个意义上,汉字是原始文化的真实镜象。原始宗...  相似文献   

7.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京沪扩散效应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北京和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上,北京弱于上海,这既有两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和城市定位的原因,又有两城市所在经济圈周边环境的原因。尽管如此,北京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带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上海的发展也必须扎根于长三角这片土壤中;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中心城市,另一方面需要协调和统筹。  相似文献   

8.
丁燃 《国外社会科学》2023,(4):229-241+248
与同时代西欧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有所不同,本雅明既反对以实证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也反对以激进政治和历史进化论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他用了一种独特的“意象化思辨”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辩护。本雅明将“潜存的超验意志”纳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主张以批判性、反思性与非体系性的意象化思辨,激发作为世界历史主体的大众和无产阶级重新认识共产主义,突破历史宿命论,将革命契机置于当下,使共产主义成为新的社会历史聚合形式,完成人类解放之道路。  相似文献   

9.
廖惠霞 《探求》2011,(1):29-32
广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如何保护、利用广州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强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功能,是广州市今后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语言     
建筑 ,即城市语言。如北京故宫的豪华、安逸 ,箭楼的轻盈、飞动 ;又如上海老城那欧陆风情的建筑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各自的语言。就北京的古建筑群和上海的老城而言 ,它们的语言 ,更多的是建立在旧时代基础上的 ,人们记住的 ,也往往是以历史陈迹为背景的语言。而今之北京、上海的城市语言 ,还有待梳理与认同。上海新区浦东 ,从其语言看 ,大有游离于上海之感 ,看上去 ,它更像一个语言独立的新兴城市。有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浦江大桥 ,业已成为浦东的代表性语言 ,它属于一个新的自我 ,属于一个新的时代。我常常把上海老城和浦东看作是两…  相似文献   

11.
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卢汉龙本文通过对口传历史的社会学调查,研究了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结构、目的动因及历史上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认为解放前的上海具有全国"飞地"的性质,不同地缘的人们凭借上海特殊的地理、政治和经济条件,形成地域居民共同体的聚居地。...  相似文献   

12.
思辨意识哲学和文化哲学是哲学史的两种主导的研究范式。长期以来,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由于受到思辨意识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导致了社会历史研究的线性决定论和主观宿命论的误读。以文化哲学理解范式重新解读马克思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历史则呈现为一个包含丰富内涵和多种可能性的实践进程。这种解读有助于一种真正的人的历史的生成,展现社会历史理论的文化丰富性内涵。  相似文献   

13.
历史如人之血脉,在最深的地方流淌,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影响着天地万物;历史是一座城市的心灵归宿,即使在最迷茫、疲惫的时刻,也不会失去信心、迷失方向;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深厚的根基给了这座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以归属感和安全感,以最深沉的底气,在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  相似文献   

14.
对新时期广州打造英雄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爱珍 《探求》2010,(3):68-71
在新的历史时期,向世界重新阐述广州作为英雄城市的历史,不仅能鼓舞广州人以前人为榜样再接再厉、发奋图强,而且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造出全新的广州形象,形成新的城市名片,赢得世人的认同。为此,广州要抓住机遇,从政府领导、文物研究、行动宣传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英雄城市。  相似文献   

15.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逐步迈进反制自然的“制胜期”——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与此同时,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文明转型势在必然。城市化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和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环境压力、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等诸多新矛盾。其中,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模式、生态环境质量、历史文化遗存诸多要素之间的矛盾冲突尤为凸显。人类需要重建与大自然间的新的供需平衡、用补平衡关系,必须完成对发展意义的全新解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建设新生态文化系统、新社会生态系统、新文化生态系统,用有效推进的行动方式,推衍新城市规划发展观念,提高城市管治能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才能找寻到新的平衡方式,并反哺自然,支撑人类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在村城市化,其含义在于上海衣村拥有与城市一样的设施和条件,使农民过上与城里人无多大差别的生活。这是上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奏曲──衣村工业化的结果,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所要求的。上海农村未来的格局:近郊──都市里的村庄;远郊──村庄里的都市。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5,(8):126-130
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与林希的《天津卫的金枝玉叶》都运用了"城与人"相互指涉的文学构思模式,以都市豪门的命运沉浮讲述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南北两座城市共同的殖民历史以及创作者的地域文化自觉形成了两个文本共同的"东方史诗性"美学追求。但南北两个大都市以及创作者投射其中的情感价值又有本质区别,代表了近代以来殖民环境下中国都市现代性的诉求差异,一种是对西方文明的有限认同,追求文化共性和融合;一种是认别,强调文化差异和自我。  相似文献   

18.
曹彦 《社会工作》2010,(19):9-9
近期,中央综治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街道(乡镇,下同)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同时,近年来上海、深圳、福州等城市,在当地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司法局等部门的牵头下,已推出司法社工“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预防减少违法犯罪”,其中上海发展最为成熟。上海的司法社工分禁毒、矫正和青少年事务三种,分布在各街道社工点集中办公,  相似文献   

19.
《社会》1998,(1)
上海城市经济调查队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京津沪穗四大城市市民在消费理财方面各有特点。北京人最注重穿着;上海人有钱炒股却无意购房;天津则是市民收入提高幅度最大的一个城市。调查结果表明,1996年市民收入增幅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其中天津市民的人均收入增长最快,较前年上升19.43%,其次是上海、北京和广州,分别为17.34%、13.18%和9.66%。但相比之下,广州市民的收入仍高于上海、北京和天津。广州市民不仅爱吃而且会得吃,经调查该城市每年人均花费在酒楼、茶座、夜排档和快餐店的达IO56元.这个数字占其食品类支出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在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管理中,重建并完善上海城市社区卫生保健网络,已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不仅是率先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战略,进一步优化上海市民身体素质的保证,而且也是上海建成一流国际性大都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1世纪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建成国际性大都市的战略要求,结合医疗卫生资源的调研,深入分析上海城市社区卫生保健的现状,并就适应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与21世纪国际都市相称的卫生保健网络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