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重温经典作家对人民范畴的描述,用唯物史观观点来分析邓小平理论里人民观的价值内涵。通过价值中主客体辩证关系分析,体现人的主体价值及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用社会发展的眼光,提出社会评价标准与改革标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才能经得起"卡夫丁峡谷"的检验。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将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温经典作家对人民范畴描述,用唯物史观观点来分析人民观中党群辩证关系,再现价值内涵的发展,通过价值中主客体辩证关系分析,体现人民的主体创造,在方法论上指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群众路线、人民与政党内在联系。用社会发展的眼光,提出评价标准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方法论层面上是解决当前干群关系紧张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官僚主义,避免与人民脱离,中国才经得起"卡夫丁峡谷"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重温经典作家对人民范畴描述,用唯物史观观点来分析人民观中党群辩证关系,再现价值内涵的发展,通过价值中主客体辩证关系分析,体现人民的主体创造,在方法论上指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群众路线、人民与政党内在联系。用社会发展的眼光,提出评价标准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方法论层面上是解决当前干群关系紧张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官僚主义,避免与人民脱离,中国才经得起“卡夫丁峡谷”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纠纷不断聚集、价值冲突不断明显 ,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法律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律价值准则的筛选和评价 ,应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出发。所以当代中国法律的价值评价标准应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用此价值评价标准来解析当代中国社会关于个人与社会、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效率三对主要价值矛盾 ,其结论应是 :在个人与社会之间 ,要大力提高个人的主体地位 ,并防止个人主义的蔓延 ;在稳定与发展之间 ,要以发展为主 ,以稳定为保护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 ,要以效率为首选价值目标 ,以过程公平为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以结果公平作为对效率的保护和维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第一,社会价值评判标准以一定的社会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为基础,而新的社会价值6标和价值取向的确立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历史使命的本质把握,以及对中国基本国情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第二,“三个有利于”是一种社会价值评判体系,它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物质利益标准,是以增强综合国力为标志的国家整体利益标准,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人民根本利益标准;第三,运用“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价值实现的目的和方式、价值功能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施贯穿着社会发展规律性与社会主体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其价值旨趣就在于 :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理性 ,体现历史必然与人民意愿相一致 ;坚持生产力的价值标准 ,体现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相结合 ;坚持人民主体性价值目标 ,体现国家主权与人民自治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体现在党建引领确保人民发展的有效运行、科学方法提供人民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共商共建共享嵌入人民发展的社会治理格局三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深层次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人民立场的价值旨归、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及以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评价标准的价值导向。基于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是:深耕人民发展理念,夯实人民工作和事业的基础;依托人民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扬人民创新精神,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人民生活变迁实践逻辑做出的事实判断,更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逻辑的必然价值关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关涉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事实与价值标准等四重向度,这四维向度又内在蕴含人民利益至上、社会供需平衡、生活方式健康、价值规范科学四个层面的价值诉求.必须全面透析价值向度的逻辑理路,综合考量四维向度的内在诉求,充分激发人民共建、共创美好生活的主体性力量,促进供需动态平衡,打造兼具时代特色与中国风格的现代生活样式,大力弘扬"美好"的生活理念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分析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容,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实现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中的价值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面对主要的价值客体——同自己息息相关的国家和社会,而会形成一定的价值理念以表明广大民众根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由于我国人民群众与执政党在价值标准、价值追求上是直接同一的,所以人民群众在某些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当然也就会再成为执政党在国家和整个社会中所推崇、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当前培育和践行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满足人民群众的主要需要之角度考量,应该特别强调人人平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样几个价值理念。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公务员们应该深刻认识和积极践行,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力求满足人民群众期望体面生存、幸福生活、顺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了人民群众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体现着当今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通往幸福中国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发展成果共享的深刻内涵,才能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了以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由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同时,从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出发,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价值目标,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通过改革开放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社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价值多元、观念波动,需要一个共同梦想凝聚力量。而理性思考中国梦,探寻中国梦实现的关键路径,就是把实现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相统一、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敢于梦想,用中国梦引领新航程。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标准.但是由于对生产力基本价值标准存在着一些错误理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一理论是生产力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展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具体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衡量社会不同领域发展与进步程度的基本价值标准体系.江泽民同志这一思想是以生产力为价值基础、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导向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的价值理想的现实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实际问题并将其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前提是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创造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给予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给予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判断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处发展阶段以正确指导,给予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道路选择以正确指导,给予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以正确指导,给予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正确指导。要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关键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历史发展主体的价值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总体进步和广大人民挣脱贫困和人身依附的角度提出 ,社会转型在价值判断上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维度 ,并认为就中国的发展而言 ,贵族精英式的、单纯的精神审美标准是值得警惕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历史的发展与生产力标准、历史的发展与实事求是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并对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价值、意义作了一定的认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最高标准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评价标准,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价值客体,评价其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福祉是否有价值[1]。党的四代领导人在最高标准问题上一以贯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时代先进性。研究党的四代领导人关于中国共产党最高标准思想,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党的性质宗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以崇高的价值追求和远大的价值理想创造了伟大成就并破解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以增进全体人民共同福祉为价值指向,把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的价值主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自觉,追求物质财富极大丰裕与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担当,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价值观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共产主义为价值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人民满意为价值标准。价值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构成要素。价值安全是国家价值观的安全和国家内的价值安全的统一,也是观念性价值体系安全和实在性价值体系安全的统一。中国价值安全意味着人民的主体地位、共同的价值理想、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一致的价值标准。维护中国价值安全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培育和践行人民满意、人民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人民自己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